談到歷史對于人的影響,最為熟悉的應該是唐太宗之于魏征的緬懷,"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歷史的變更,不僅體現了對事實的陳述與反思,更展現在以史為鑒,展望未來的判斷力。而世界歷史的變更更是呈現出了宏大的歷史觀,超越民族種族與文化的差異,展現出人類內核的共性。
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前后由地理大發現引發的世界爭奪,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
五百年來,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臺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大國,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歷史不可以復制,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
公元1500前后,是人類歷史的重要分水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各個國家相互隔絕,彼此獨立。每一塊大陸上的人都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在相同時期的中國,還處于封建社會的明朝,中國船隊七下西洋,目的是宣揚國威。而在西亞和中亞的阿拉伯人,印度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也就僅僅停留在印度洋沿岸的商業往來。
世界的完整格局的形成,是來源于地圖的完善,開始將未知的人和地域連接在一起。在公元1500前后的地理大發現,促進了整個世界的聯系,掀開了整個世界各個國家的對抗與爭斗。
最先成為世界霸主的葡萄牙,西班牙,其勢力范圍覆蓋全球。在航海冒險和對財富的渴望的推動下,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小國率先成就一番霸業,以航海為突破口,征服海洋,開啟了一個新的格局,主宰世界長達一個多世紀。
征服是從被征服開始的。
在公元前11世紀左右,當時的葡萄牙先后被羅馬人,日耳曼人,摩爾人的征戰征服,國家內火紛爭,硝煙戰火不斷。在葡萄牙人的奮力斗爭下,終于在公元1143年光復領土,建立了歐洲大陸上的第一個獨立君主制國家,并得到羅馬教皇承認。
12世紀,13世紀的葡萄牙,盡管已經統一了國家,但依然擺脫不了困境,在兩個多世紀的政權發展中,葡萄牙危機四伏,風雨飄搖。從本身的國情看來,葡萄牙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小國,相對其他國家而言,葡萄牙資源匱乏并且面積很小,這在當時以陸路貿易為主的背景下,它的先天的條件并不能提供任何優勢。
并且國民對胡椒香料的巨大需求又加劇了矛盾的演化。胡椒的作用是保證食物新鮮,防止變質。然而在14世紀到15世紀并沒有冰箱,因此在人們巨大的需求下,胡椒供給不足,市場價格非常高。更令葡萄牙一籌莫展的是,由于海洋并沒有開發,商業陸路先是被阿拉伯壟斷,后又被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帝國其壟斷,葡萄牙在此期間進行的陸地軍事突圍也是宣告失敗。此時的葡萄牙內憂外患,無論從宗教的引領,還是商業扭轉,葡萄牙都急需擺脫此時的困境。一個掙扎中的國家開始思考,未來應該走向哪里?
12世紀君主制統一后的葡萄牙,建立了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王權,得到了百姓信任和貴族勢力支持。在君主制的統一下,葡萄牙人民具有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同時,熱情好斗的葡萄牙人具有天生的追求刺激和喜歡冒險的民族性格。一個近海的國家,子民世代又以捕撈為生,因此一切解決問題的矛盾斗爭焦點,最終指向了海洋。
恩里克王子(1394-1460)國王若昂一世的三兒子,出生在歐洲中世紀剛剛過去的時代,意大利文藝復興盛行,科學和人文思想在這片大陸上都得到極大的傳播。恩里克王子一生癡迷于航海學戰略,他一生未婚也從未出海遠航過,但卻被后人敬仰為海上之路的英雄,歐洲所有載入史冊的航海計劃,都是以親其一生之力組織實施的航海計劃作為起點的。
恩里克王子面容古板但性格慎重果斷,善于和匯集到一起的意大利人,猶太人等各國學者相處。對此造成沖擊的,還有1406年的地理知識和觀念革命,古希臘人托勒密筆下的《地理學指南》為航海人展示了一個冒險的藍圖。盡管從現在看來托勒密的著作錯誤太多,但相對西歐各種的旅行游記看來,依然是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兜乩韺W指南》為葡萄牙人拋出了一個疑問,大西洋難道就沒有辦法航行嗎?
經過20多年航海人的不懈探索,葡萄牙人改造了帆船,并在15世紀,在恩里克王子的支持領導下,在領土南端的薩格里什,建立了人類歷史第一所航海學校,以及為人類航海的天文臺和圖書館,同時建立數學委員會作為航海事業的輔佐。終于,兩百年來的國家計劃,葡萄牙形成有系統和組織任務的策略,不再是商人單獨行動,開始有規律的向南出發,拉開了世界航海史的大幕。
1443年遠航開始,三支承載國家冒險使命與希望的帆船出發了。在穿越非洲博哈多爾角后,便是是已知世界的盡頭。帶著葡萄牙人愛冒險的民族個性,對財富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宗教指導下的超越,葡萄牙人沖破了生理和心理的極限。
一路向南的葡萄牙,不斷通過戰爭和控制航海線的搜刮,終于擺脫了本國的貧窮和困境,源源不斷的胡椒香料,黃金,象牙引入葡萄牙。此時,通過航海改變國家命運并帶來豐厚國力的葡萄牙,讓整個歐洲嫉妒紅了眼。
而與此同時,歐洲其他地區還處在中世紀的封閉明爭暗斗中,英格蘭法蘭西沒有統一,貴族之間斗爭不斷;德意志幾百個邦國斗爭,意大利城邦傳統貿易,西班牙還在為光復國土而戰。
1487年7月,在恩里克王子去世20年后,若昂二世接過了恩里克王子的接力棒,派迪亞士繼續南下。因為一次罕見的風暴,迫使遠航船只向北出發。迪亞士意外發現船只早已越過非洲大陸最南端,為紀念航海史上的里程碑,若昂二世命名此地為好望角。
越過好望角,葡萄牙的商路徹底打通,香料貿易掌控在葡萄牙手中。但此時,葡萄牙卻遭遇了強勁的對手,剛剛實現統一的西班牙。在與西班牙的海上爭奪中,經過了一年多的談判斗爭,終于將世界劃分為東西兩半,各自管制兩個半球。
葡萄牙的地理革命帶動了整個地球的侵略行為,擁有東半球掌控權的葡萄牙成為了控制世界的鐵鏈,霸占海上交通據點,壟斷商船航線,胡椒香料的交易額從22萬英鎊一直飆升到230英鎊,成為了海上貿易強國。
但君主立憲制的葡萄牙沒有把大量財富用于振興具有自身生產力的工商業,甚至把進行工商業的外國商人趕出國家,同時大量的財富涌入并沒有讓百姓得到好處,相反社會上層的皇室主要將大量的財富用于購買其他國家的奢侈品。
16世紀下半葉的葡萄牙,奢侈的社會風氣盛行,這一切都導致了葡萄牙貨幣萎縮貶值,沉迷消費,本國國內不具備后續強大的生產力。
掀起地理革命的葡萄牙,在眾多后起之秀的競爭下,終于悲劇性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