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只是一種假象!??!

文/劉皇叔

這個時代發展的太快,我們不僅要擔心丟掉了靈魂,更要擔心丟掉了飯碗!

記得小時候上學,課堂上學生們不注意聽講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今天不努力學習,長大后只能出苦力去”。根據現在情況看起來,老師當時還太樂觀了,哪里有出苦力的機會給我們?

記得前段時間和一個順風車的司機聊天,他的工作是廣東一家大型紡織廠的技術工程師,我們的話題由近幾年的市場環境聊到了企業管理,而后話題又轉到了自動化生產。

他對我講,他們廠主要生產高端紡織品,做出口貿易,之前一個生產車間要一百多人進行生產工作,才保證生產任務的達成,而今年年初,公司投入了上億資金,對他們的生產線進行了技術升級。

現在,一個車間只需要9名技術人員,就可以保證生產工作的正常運轉,而他們平時工做也不忙,主要就是負責檢查設備易損配件,預防問題及故障處理。

時隔不久,就在國慶節期間,我又在央視紀錄片中看到了一段展示了機器人高速分揀快遞包裹的片段,這兩件事對我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內心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震撼!

如果你是企業主,采用6臺“小黃人”就能替代20個人的工作量,其成本與20個員工一年的人工成本持平。并且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做管理工作,去擔心它們消極怠工、抱怨、辭職……,你會選擇誰?

社會的進步太快,大環境影響人,更準確的說是影響人的心境,當周圍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時,就會在無形中帶給人們不安,從而產生恐懼和焦慮。為了讓自己的焦慮情緒得到緩解,人們常常采用讓自己忙起來的方式來創造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比如工作的加班加點、上學的課后補習,就連等車、走路上廁所的碎片時都在玩兒命的用手機刷咨詢、刷朋友圈!就好像只要一停下來,馬上就會被社會遺忘。

人們不斷的讓自己忙碌起來,把自己的時間統統填滿,讓自己沒有時間焦慮,更沒有時間思考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這讓我想起了一條廣告詞:“根本停不下來!”

我自己就曾有過同樣的經歷,因此感觸至深!記得當時自己吧每天日程排的滿滿的,多線程工作,同時處理眾多事物,經常是一天忙到晚上,才想起來早飯和午飯還沒吃!

然而,即便自己如此忙碌,卻并沒有給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仿佛人生受到了詛咒,像個不停轉的陀螺,雖然轉的很努力的旋轉,可是仍在沒有走出腳下的原點!

我開始反思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1、心中沒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缺乏規劃便容易迷失自己。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或主動追求,或被動的被世人影響著追名逐利,看到別人做保險代理人很賺錢,自己就跑去做銷售。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銷售非常辛苦,不如做電子商務,不用外面風吹日曬,收入也高的多,于是就趕忙砸錢拉人,去搞電商。

后來又發現,做網商的營銷推廣、供應鏈管理、平臺運營非常難,遠比自己想象的復雜的多,而且紅利期已過,不如微商好做,又調轉船頭去搞微商……。

就這樣不斷的轉換陣地,慢慢的就成了這羊群效應中的一只迷途羔羊。追逐著別人的步伐盲目前行,卻從未肯花時間,認真、仔細的考慮過,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當腳步快過了思想,就必然會走入迷途。當你幡然醒悟,卻已站在一片荒灘戈壁,找不到來時路。因此才有了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任何未經過規劃的努力,都是窮忙》

2、積累不足,急功近利。

古話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財不入急門”,“欲速則不達”,到處追熱點、抓風口,卻從未給自己時間,去踏踏實實的做資源和經驗的積累,打造自己獨有的競爭壁壘。

任何行業都是內行人賺外行人的錢,不深入到一個行業5年以上,你甚至對這個行業是沒有發言權的。只有先成為業內人士,成為少部分的精英群體,你才有可能在一個行業取得成就。

如果你本身能力和資源就有限,還要不斷的跳來跳去換項目,那就好像是用很少的柴燒很大一鍋水,沒等水燒開,火已經滅了,等你架起第二堆火時,水已經冷了,你又要重新開始。沒有積累就好比柴禾不足。一大鍋水就是你能力無法企及的事兒。

可供選擇的方法只有兩個:1)厚積薄發;2)降低標準。

我們不能只圖著忙的感覺,而不去思考我們的人生、規劃我們的方向。謀定而后動,才不會讓自己迷失,才不會讓自己忙的沒結果,不會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工作沒有生活,只有名利卻沒有親情和友情。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是有使命的:或為了幫助和成就別人,或讓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一朵綻放的浪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