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校籌備省級賽事,忙翻了天。
繁忙當中,我成了熱線客服,接聽全省各地來的電話,給他們答疑解惑,比如比賽的材料怎樣才是規(guī)范的啦,截止日期啦,截止日當天寄送第二天到達可不可以啦?雖然大部分問題都在通知里寫清楚了,但是當有人咨詢的時候,我還是會很有耐心,輕言細語的解答。
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可是我很無語的是,中午休息時間我貓在辦公室啃外賣,一邊刷刷手機的時候,電話響個不停。
起初我還是會順手接的,心想著一次兩次接一下算了。好嘛,沒想到電話那么多。
然后我就不接了。
我也是有工作時間的,我也需要休息。
不過有人一次打不通還打兩次,兩次打不通還會打三次。中午一點多!
十二點多我還可以告訴自己說,唉,可能人家自己沒下班,接一下算了。
兩點多我還可以告訴自己說,唉,可能人家已經上班了,作息不一樣,接一下。
中午一點多誒!
我們工作時間又不是八小時三班倒!就是在商場做促銷中午也會有半個小時吃飯好么!
關鍵是第二次還沒有人接的時候,難道對方就不會停下來看看時間想一想嗎?!
仿佛知道我在電話旁邊。
仿佛知道我忍不住想去接電話。
仿佛知道我只要待在辦公室就自然而然的工作,不管是什么時間。
活久了真是什么人都能見著。
這種情況一點都不是偶然現(xiàn)象。
中午關起辦公室門休息的時候,也總有人來敲門要求辦事。起初我會開門,然后提醒說,下次請在上班時間來。
可是時間一長,我也不干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有的人提醒了根本沒用,你為他考慮,覺得既然自己在,那就辦,免得人家白跑一趟。可到了下次,他又找一個尷尬的時間施施然的來了,你如果不給辦,他還要說你明明在,辦一下又不會死,干嘛為難他。
這到底是誰為難誰?我好心塞。
這種情況下,碰上一個客客氣氣的人心里還好受一點。
碰上一個明明自己來的時間不合適,還一副我占理你趕緊給我辦的姿態(tài)的人,你分分鐘想踹人。
這樣的人越多,機關的服務越差,這是肯定的。
理解是相互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退一步換不來好結果,那就進一步,反正結果一樣差。
自己占理的時候,先禮后兵;自己不占理的時候更要放低姿態(tài)。
當然,有的人會聰明又討喜,提前在扣扣上或者電話知會我,征得諒解和同意,希望我能夠等等再下班或者直接約時間過來。既方便了自己,也讓人容易接受。
我理解的好的服務,是指:在工作時間微笑面對顧客,盡心盡力的提供幫助,不厭其煩的爭取做到最好。
那種要求別人無時無刻不裝孫子的人,我只能說,你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別人吧!
在工作中還有一些讓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事情:有的人來辦個事,看到我,最開始以為我是值班同學,于是毫不客氣:“這里有個表,給我蓋個章”。Excuse me?我是和你有多熟?我在心里說。
如果只是普通程度的大大咧咧或者表現(xiàn)比較積極熱情,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會有同學很自來熟:“誒?同學,你哪個學院的?你天天要值班嗎?值班辛苦嗎?啥時候去吃飯?”這時候我也還是會自然而然的跟他們聊上幾句。
但如果是一種輕蔑,會很容易讓人感覺得到。
因為通常不會有長時間接觸,所以尚可忍受,我也不會親自點破。
有時候事情辦到一半會有熟悉的學生進來叫老師,這時候起初誤以為我是值班同學且不講禮貌的學生就開始透露出一絲惶恐,連忙賠禮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老師,我看到您這么年輕,還以為是值班同學呢!”
切,以為是值班同學這個理由就很好嗎?就能解釋之前的不禮貌嗎?在我看來,對這個人的印象已經直接是負分了。
我從來不認為被叫老師有什么好嘚瑟的,同理,值班同學幫人辦事,也應該受到基本的尊重。老師和同學的關系在我看來本就不是什么上下級關系,我們對老師的尊重,可能更多的是對知識與智慧的一種敬重和謙卑。
當然,像我這樣,并沒有給別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年輕人,白白被人叫了老師,內心惶恐,倒不如被人叫學姐來得自在。
可是,對值班同學呼來喚去,卻能對老師畢恭畢敬的人,讓我覺得很不痛快。
我寧愿對方是一個得知我是老師身份,依舊不改態(tài)度的人,最起碼這樣的人只是性格如此或者不懂禮貌。
但是明知禮貌,卻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的人,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哪怕這個人對我其實是尊重的。因為我不知道這個人到底覬覦我什么,什么時候他的態(tài)度會一落千丈。
從前一度執(zhí)著于學習如何識人觀人,生怕自己交到不好的朋友,生怕自己遭人背叛,生怕自己遇見小人。可現(xiàn)在看來,所謂觀人識人,有時候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吧!
敵意你會感覺出來,疏離你會感覺出來,假意你會感覺出來。
真誠你會感覺出來,熱情你會感覺出來,親切你會感覺出來。
最重要的,變化,你會感覺出來。很多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征兆,可是,我們往往事后才留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