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的關鍵詞是常想一二。這是昨天在十點讀書會里聽到的林清玄曾說的有意思的一個詞。這個詞的意思是:人生不如意之事時常八九。我們生命中不如意的事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兩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兩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
? 透過這個詞讓我想到了很多,結合自己而言,我的性格里樂觀的部分,很多都是受奶奶和父親的影響,她們就是兩個非常樂觀的人。父親是經歷文化大革命的人,大家都知道十年的“文革”時期是一個黑白顛倒的時代,而父親是個生性耿直的人,他那樣的性格,生在那個年代,那是一種痛苦的煎熬。因為那個時代,你的價值觀不得不被顛覆。出賣朋友,出賣家人,出賣靈魂的事情比比皆是。奶奶,則經歷了動蕩、饑餓、逃難、文革、新社會、現代社會等5-6個時代的起伏和變遷。一般人經歷這幾個大跨越的年代,可能早就沒命了,而奶奶一直堅強的活著。雖然奶奶最后因為心肌梗塞離開了我們,但是直到緊急住院意識清醒的那一天,她還是一臉微笑。奶奶沒有什么文化,因是家中老大,為了供弟弟妹妹上學,只好犧牲自己。在我的印象里,即使再苦,她也能把日子過好,變出好吃的食物,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她堅持只要一個父親孩子,因此沒有更多的負擔,她是在那個年代,少有的每月定期去銀行存錢的女人。她即使沒什么錢,也會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干凈而整潔的出門。
? ?所以在生命中,我們常想一兩件那些讓我們欣慰快樂的事情,我們才能把看似苦難的日子過成詩。更何況,我們的生活跟老一輩的人比,現在的日子真的沒什么困難,真的要幸福太多。
? 最后仍以林清玄的這句話作為結尾:“常想一二,十之八九,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