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的人都比你要努力得多得多92/100

這幾天都在學習時間管理3張萌的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年級那么輕,居然取得那么多成績。作者自述,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開始踐行時間管理后取得的。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這么多年以來自己堅持做的事情。最長的堅持項目居然達到20年以上了!

相比一下,自己踐行精力管理才短短3年,堅持過程當中,有過往復,有過沮喪,有過放棄,還時不時感嘆自己運氣不夠好,抱怨客觀條件限制,想來實在慚愧太多啊!

先羅列作者堅持項目,以此激勵自己繼續加油。

真的是那些比你成功的人,還比你要努力啊!

1、連續26年,每3-4年訓練一門硬技能;

現代管理大師德魯克也有過這樣的計劃。他要求自己每3年精通一個領域,比如紅酒、威士忌等。英雄成長認識都是一樣的。

結合自己情況,是不是也可以做同樣的規劃。

自己在12-15年內開始學習價值投資理論,到現在初步掌握了價值投資的基本精髓。從后視鏡來看,就是因為那段時間的學習,自己才能在3年內收獲了投資成功的果實。

在16-19年內踐行精力管理。自從開始踐行精力管理,自己運動、體形發生明顯的變化。早起、跑步、自重訓練對自己來說已是習慣成自然了。自己做俯臥撐能力從10個增長到100個。這是之前我自己做夢都不會想到的。到現在,居然分分鐘鐘就能做到。

相信自己改變是可以發生的!

自己打算19-22年期間學習財務知識(或者是演講、制作PPT),主要是學會分析報表。打好價值投資的基礎知識。在投資領域,不僅要有理念,還要有技能。

等執行三個階段任務以后,自己再根據興趣愛好重新規劃自己的硬技能。

2、連續24年,每天堅持寫日記自省;

從時間上推斷,作者初中就開始開自省日記了。這個習慣遠遠超過同齡人。難怪,作者在初中以后10年時間里取得非凡成績。所獲得的成功,遠遠超出自己同學的想象。從這里看出,成績的取得就是這條底層邏輯的發揮關鍵作用。

作者經歷不僅可以給教育小孩有啟示,也給自己打了一劑強力針。自己從15年開始寫日記,算起來也有4年了。但是,自己在寫日記過程當中一直是有所懷疑的,總覺得寫日記真的有用嗎?好像自己沒有明顯進步吧?

兩項一對比,我想應該是寫日記自省的方法不一定對,二是堅持的時間肯定太短了。還沒有到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階段。自己還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定要相信一切都靠積累這條真理!

3、連續18年,每天堅持早上5點起床,看書寫作;

每天比一般人都要多出4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18年堅持下來,早就超過10000小時定律。人家不成功才怪。

自己才2015年才真正開始踐行早起習慣。到目前為止才區區4年時間。但是,即便時間不長,但是成果還是很明顯的。以前一年也就看十幾本。堅持早起以后,自己的看書的數量一下子翻到五十本。今年有可能突破100本。

正因為大量的閱讀,才真正明白閱讀對自己思想深刻影響。才知道自己以前真的是浪費了大把時間。還自我陶醉覺得自己很努力。還自我抱怨生活不夠公平。看對比作者的踐行,自己實在慚愧之際。

4、連續17年,每天堅持喝一兩杯咖啡,用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意識、有計劃。參加工作以后,有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都是隨遇而安的,領導讓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從來沒有思考做事背后的邏輯。對自己職業規劃也是漠視的。覺得就這樣平淡的過日子挺好的。待在自己的舒服圈里不愿意出來。稀里糊涂的過了四五年。一點點進步都沒有。

2013年發生在身上的事情徹底把我搖醒了。我突然發現以前不如自己的小伙伴都遠遠超過了我。領導對我這個老實的人評價也一般,雖然自我感覺工作還是很上心的。自己的體重也在一直上升。活著活著就成了一個油膩的中年人了。

這些痛苦,就是因為自己前一段時間舒服日子給慣得。前面輕松,后面辛苦。前面辛苦,后面輕松。真的在我自己身上應驗了。

在接下來的四五年時間里,自己都是痛苦的。知道踐行精力管理以后,自己的狀態才得到恢復。

5、連續16年,堅持使用效率手冊這項時間管理工具規劃;

學會使用工具可以加速進步的速度。效率手冊就是可以提升人生效率最重要工具。

即便我早就知道這項工具,同時也在有意識的運用。但是在從實際情況來反思,自己運用得不是很好。

我們對自己一定要有個認識。那就是我們的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不能讓記憶的事情耽誤大腦大腦的思考。

所以,一定要把你想到的具體事務性事情,都一股腦的寫在你的效率手冊上。然后根據手冊記錄的的情況,執行相關工作任務。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諺語是不會有錯的。

一定要鍛煉自己使用工具的能力。重視工具的功用。有個成語是事半功倍。工具的正確使用就能讓自己事半功倍。

工具不單單是效率手冊,還有很多,比如電腦,思維導圖,讀書筆記等等。

6、連續10年,進行“行走的力量”,探訪了40多個國家;

自己對旅行興趣一般,很多時候都是在出差的間隙走馬觀花的看一看。根本沒有做相關功課。但是,身邊的同事就不是這樣的。在去之前,一般都會做很多功課,知道哪里有美食,哪里有博物館,哪里有網紅經典。

很多時候,我和同事去得地方都相同,但是朋友圈的發出內涵完全不一樣。存在的差距就是做功課多少決定的。

不要成為“伸手黨”,要有專研的精神。這些專研的能力是可以遷移的。可以鍛煉自己信息收集、過濾、采用的能力。這和一個決策作出都是相似的。你如果想要提高自己決策水平,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7、連續7年,每年出一本書;

如果沒有前幾項堅持,這個項目是很難實現的。一定要用積累的信念去看待手頭做得所有事情。

有些事情是沒有積累的,盡量不要去做。比如,看連續劇,胡吃海喝等。

有些事情是有積累的,即便剛開始做不好,也要持續去做。比如,寫作,演講,投資等。

對照作者的精進項目,自己可以指定相似的寫作任務。比如,一年里寫作200篇千字文章,持續在網絡媒體上發表。這個任務要比寫一本書難度小很多。但是,同樣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訓練自己一項硬技能。這樣做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還可以提升自己寫作能力。

8、連續5年,堅持創業從沒有想到退縮;

自己身邊也有幾個創業的朋友。和他們相比,自己的日子真的舒服太多。創業是非常艱辛的。付出心血遠非上班族能比的。他們取得成績是理所當然的。不管是時間,還是精力,都是上班族好幾倍。

一年的時間里,他們面對事情挑戰強度度是我們上班族好幾年的強度。幾年下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迅速的提升。

9、連續5年,每年堅持演講100場;

自己也想在演講上有所提升。可是,自己在單位培訓都要可以回避。沒有實踐練習,怎么可能會有進步呢。演講是門實踐的技能。看10000小時理論書,還不如直接實踐100場演講呢。

自己現在的問題就是實踐太少。如果自己想要在這方面有所進步,那么就要千方百計準備實踐。之前有個朋友說,他第一次演講是求著朋友們過來聽的。久而久之,他的演講能力駕輕就熟了。經過幾年的鍛煉,現在出去演講都可以收費用了。

10、連續4年,堅持以人為師的自主學習方式,每年向50多位成果人士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自己先天并不喜歡社交。不太喜歡認識陌生人。這是自己性格上的短板。用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可能在短時間改變很難。

但是,自己喜歡看書,完全可以用閱讀人物傳記的方式向別人學習。同時,自己還可以利用出差培訓的機會,向行業的的領袖學習,或者本公司的專家學習。

在聽課和交流的過程中,提前做好功課,準備相關疑問,這樣在聽課過程就可以有目的學習。

自己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收聽和收看大V的課程。現在知識訓練營挺多的,只要付費就可以找到高質量課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