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書吧有四大業態,其中之一是青旅書吧,凡是看到微微青旅書吧的就意味著可在此書吧住宿。正因為此,每年微微會接待許多來自客棧、民宿、酒店等相關產業負責人和微微聊合作眾籌青旅書吧的可能性,稻城香格里拉的阿央微微青旅書吧便是合作的成功案例,合作方不乏來自鄉村旅游文化產業“大鱷”,由此導致我對鄉村旅游的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強調鄉村旅游要打文化概念牌和鄉村特色牌,鄉村本身應該是城市人群旅游或文化消費時常光顧的地方,包括鄉村旅游在內的鄉村文化經濟,會在中國未來的旅游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新動力的角色。
我們這代人除了挖掘、整理、傳承前人的文化外,是否還應該做點其他?如果只是一味地傳承已有的鄉村文化,那后人如何評價我們這代人的文化貢獻呢?這里要引入一個概念叫原真性,真正決定鄉村休閑文化的原真性的是這種文化和這片土地的主人。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需要做的是給“主人”更多的選擇方案,在鄉村建設植入創客行動更多的是文化增量。
鄉村文化的建設者應該明白,鄉村是包括農業經濟在內的多元化經濟類型協同共生的空間。鄉村應是百花齊放、節目豐富的多元化大舞臺。如果鄉村配合國內“眾創”大潮提供創作和創新的空間,遠遠超出僅作農業的單一空間。比如在鄉村開展拓展訓練、特色會議、稻田酒店、主題民宿、生活客棧、眾籌書店、國學書院、明理堂、農機展覽、文人雅集、露天影院、時尚酒吧、養趣培訓、先鋒劇場、鄉間民謠、鄉村音樂、民間傳承、播種收割、藝術創作等文化產業形式,都可以與鄉村傳統相得益彰。
發展鄉村旅游的根本是要為鄉村發展找到新的道路,拓寬鄉村消費。共同應做出城里人和鄉村人都向往的生態青山綠水、生活富足現代、鄰里關系和諧的美麗鄉村、魅力鄉村。因此,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一定要發自內心地敬畏鄉村、幫助鄉村,而不應有“剝削”鄉村、“撈一票”走人的思想。
由此,要做好本地村民與外部力量的平衡,如果鄉村發展完全依靠內在力量是很難做大鄉村“消費”盤子的,還面臨資金和人才的困難。如果全部讓外部或外來精英占主導地位,很可能與當地居民存在沖突,導致“空心村”,無法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百年鄉村”的夢想更是難以建立,應當構建“政府-投資者-當地居民組織”三方協商談判的科學機制。
另一個棘手問題,一個鄉村的發展如果不能吸引更多年輕力量加入,衰落是必然的。那如何才能讓更多當地居民愿意留在鄉村,甚至讓更多城市人群愿意走進鄉村呢?以素有“陜西的麗江”之稱的袁家村和臺灣民宿為例,他們都是族群進化以及城市人群向鄉村流動的新概念助推了其發展,這個新概念就是今天重點說的新財富概念,也叫“新財富革命”。
“新財富革命”認為,財富不僅僅是錢,還表現在健康、心態、生活工作方式等方面。相對于犧牲健康拼命掙錢,然后用掙來的錢不斷放到醫院里為自己健康買單的行為,走向農村、發現自我、升華自我的做法更值得倡導。國家倡導“三年內引導和支持百萬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展鄉村旅游實現自主創業。鼓勵文化界、藝術界、科技界人員發揮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創作創業”。
新春伊始,國務院剛頒布的農業一號文件,第三點第13條把“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正式寫入國家的頂層設計里,相信這些舉措真正落地之時,便是鄉村經濟美好藍圖展現之時,也是鄉村經濟現代化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