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奧妙
“用心靈溫暖心靈,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是韋志中心理網校的宗旨!
感恩我的保定老鄉甄捧老師引領,讓我有機會參與韋志中老師為期一個月的“心理學百團大戰”的免費直播課程的學習。從十五號周一晚上8:00開始到9:40開課到,今天不知不覺已經5天了,每晚都在聆聽事例時都能感到學心理學的神奇與奧妙。
向《西游記》取育兒經,每一講的核心內容都是韋老師受《西游記》的啟發,講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孫悟空的成長相類比,獲得的靈感和智慧。在講解的過程中,韋老師會引入很多案例,這些都是幫助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第一講 :《天生我材必有用》,給我啟示最多,這個題目很吸引我。韋老師從《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的個性分析入手。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各具特色,我覺得用這個題目非常形象貼切。因為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各有所愛、各有千秋各有自己的活法。印證了那句話,什么人什么命。
看似軟軟無能整天吃齋念佛的隊長唐僧,唐三藏是大善大德,慈悲為懷,堅持,只要我不死就能到西天取經。做人干事業就得有這種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堅忍不拔之志,有這種不到南海不回頭的執著精神。生活中很多領袖精英就屬于這類人。
劈山開路的孫悟空,是一個神通廣大、武藝高強的精英人物,整個西游記九九八十一難是孫悟空從野蠻蒙昧的潑猴成長到斗戰圣佛的過程。我感覺整個《西游記》中的艱辛曲折,都是為了成就孫悟空和唐僧的。現代社會中很多骨干精英都是這類有能量、有擔當、有魄力的角度,特別受大眾的追捧。
又饞又懶,又丑有狡猾的豬八戒是一個快樂的令人嘲笑甚至諷刺的角色,它也是最能吸引孩子哈哈大笑的笑料。這類人活得真實灑脫,在社會上更是遍地開花。因情商高能博得女子歡心。其實,平凡一點,自愛一點也是一種幸福人生。
沙僧就是那個腳踏實地,就樂意屁顛挑擔,雖然能力一般但是不偷懶耍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如同老黃牛。這類人在公司普通崗位上是很需要這種死心塌地人為之盡忠效勞的人。
師徒四人就像一個家庭有好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各有不同一樣。做父母的多每個孩子都是疼愛有加,甚至對長得瘦弱,過得不太好的孩子更是心態。
我想起美國一位總統剛選上總統時一個記者采訪他的母親說:“您一定為當選為總統的兒子驕傲吧?”這位睿智的母親回答說:“是的,我也為我大兒子感到驕傲”
記者問她大兒子是做什么的,這位母親回答說:“他正在田里挖土豆。”
心是藝之首,愛是心之源。
韋老師的這句話令我內心震驚。
第六節 《拜師要趁機》。
學習是實現快樂的途徑。四書之首,至圣先師孔子《論語》開篇就是《學而第一》《為政第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提到了學習讓人快樂,學到東西使人變得聰慧,變得豐富、變得高雅,很有成就感,而良好的人際交往使人快樂,朋友是財富,財富不是朋友,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雖然只是以普通教師,渴望真誠的朋友關心未結,幫我抵御人生冬季的寒冷。
人都是學而知之的,學習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推動器。
韋老師風趣的講到,孫悟空上幼兒園期間,菩提老祖這個園長交給他兩樣本領讓他終身受益,事業有成:一是七十二變,教會他靈活創新變通的能力。
二是一個筋斗云就是十萬八千里,翻到天邊,眼界開闊,體驗豐富。所以他的一生上可升天,下能入海,一路降妖除怪,嫉惡如仇,終成取經大業。
不能告訴孩子是什么,應該告訴孩子怎么做。談學習,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為什么班上孩子們個個那么浮躁,一個是我們總想讓他們個個乖巧挺好,忽視了他們是活生生的兒童,天真淘氣。再有就是教師在課堂上不斷灌輸壓制孩子的天性,我的課堂上學生還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有時候看起來熱熱鬧鬧的課堂學生們并沒有真正精心思考,所以這段時間的小組合作,是假合作,沒有動腦筋思考,真正上臺是很多小組長不敢搶臺展示,即使誘惑半天,有的小組上臺了也是語言干巴巴,不知道怎么說。甚至文本都沒弄明白,朗讀都都不到家。沒有主動思考就沒有高效學習。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每天跟隨學習,思考,分享,效果才能最大化。
學心理學首先療愈自己,成長自己,悅納自己,才能更好的助人自助。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