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天龍八部的目錄連起來就是幾首詞,下面就對其進行賞析。
金庸小說中的詩詞雖然大部分為引用,但并非沒有原創作品,而且其中更有精品。這里就先說說金庸自己的小說詩詞最高峰——《天龍八部》回目詞(我個人認為其也是章回體小說回目中的頂峰!)
《天龍八部》詞之一:段譽少年游
《少年游. 本意》金庸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縠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詞是能配合音樂的詩歌,填詞人按譜填詞,這個名叫《少年游》的詞牌,原先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是寫“少年游”的故事。查詩人特意選這個詞牌來為“段十回”作回目,所以標明“本意”。全首詞剛好十句,一句一回。
解讀:
《天龍八部》有三主角,小段皇爺又是主角中的主角,頭十回全用作敘述他在老家的少年游。
第一句“青衫磊落險峰行”。“青衫”有多解,可以是位卑的小官兒(比如“江州司馬青衫濕”),也可以是平民百姓。小段皇爺是離家出走“不良少年”,這里指他以一介布衣的假身份,跟隨馬五德去趁熱鬧。
“磊落”則是光明正大。段呆子光明得過了頭,坦率而不通世務,見了人家比武跌倒便笑,闖了禍而挨打,還要口出狂言,要不是上天安排一個梁上的美少女出手打救,小白臉就要給打成大腫臉。但是的小白臉還是有點本事,一句甚么“瓜子一齊吃,刀劍一塊挨”就征服了鐘靈的少女心。毛手毛腳的輕薄了鐘姑娘,雖然捱了打,卻得以靠在鍾姑娘的懷中,還枕在人家的腰間,又可以手指彈面頰,夠本夠利。結識了同樣是湊熱鬧看戲的鐘靈,這才方便展開一幕又一幕的奇遇。
至于“險峰行”呢,原本不甚險,只是段呆子自找麻煩而已。以姓段的身份,去萬劫谷求援,那也算是險地。無量山原本不是險地,只因他跑去跟無量劍、神農幫那些人講王法、說道理,磊落是磊落矣,難免無端生險。
第二句“玉壁月華明”,寫無崖子與李秋水練劍之處,因月華反映,無量劍的前代掌門還以為是神仙,倒是段呆子誤打誤撞揭開了玉壁之秘,邂逅了“玉像神仙姐姐”,還拜了玉像神仙姊姊為師,得以接觸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波兩大絕學。
第三句“馬疾香幽”。“馬疾”是馬蹄疾,不是馬有病,乃是快的意思;“香幽”自然是指香噴噴的木婉清木姑娘了。這里的馬疾是逃命,木婉清的坐騎黑玫瑰結果可不妙。“香幽”指木婉清自身的體香和精制的香料,花香自是不及體香。令段譽心魂皆醉,后來在西北道上,就憑著一份幽香,段譽與女扮男裝的婉妹相認。不會武功的段呆子要學人強出頭,木姐姐便與鐘靈小丫頭爭風呷醋了。木姑娘出手可不輕,但是給美人兒拳打腳踢也不失為風流韻事!
第四句“崖高人遠”,“崖高”寫婉妹在高崖上苦候負心的段郎,“人遠”是小白臉差點給關成老白臉的險事。婉妹柔情百轉,原來郎君不是負心,段郎守信回歸,正好“大功告成,親個嘴兒”。(可這書呆子吃了朱哈…)
第五句“微步縠紋生”,倒敘小白臉學凌波微步。段呆子原本不想學,只一味對玉像神仙姊姊敷衍了事。但是為了香噴噴的婉妹,只好勉為其難學來逃命,所以段小白臉其實不算得特別負心。段譽有博愛性格,對初相識的美少女顯得情深義重、不離不棄。文弱書生,以無縛雞之力的手,做其護花人,于是輕而易舉的贏取木婉清和鐘靈二人的芳心。
第六句“誰家子弟誰家院”。借婉妹的眼,一步步揭露這個似傻非傻的書呆子原來位列大理國皇位繼承人名單的第二。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婉妹便怕起來了,怕大富大貴的段郎會寒盟變心。婉妹心里敘述段正淳和觀音娘娘的模樣乃是極高明的伏筆,看第一遍《天龍八部》的時候估計沒人會注意這個細節,暗示國字臉的段正淳不是段譽親爹,與段小狗的樣貌不似,待到最后一卷,才知是“觀音娘娘”出去播撒“楊汁玉露”的結果。查詩人真是深謀遠慮啊。
第七句“無計悔多情”。原來段郎雖不負心,老天爺卻會開玩笑!師父原來是媽媽,公公卻是爸爸,愛郎變了兄長。唉!爸爸不能由人挑,拗不過老天爺。這事又怪不得師父媽媽,所以便需“悔多情”了。天下第一惡人卻有計,只是此計萬萬行不通。(可伶的婉妹便從此折磨了大半本書)
第八句“虎嘯龍吟”是說大理國皇家,依江湖規矩行事,勞師動眾去營救小王子。眾高手較量武功,龍爭虎斗。龍低吟而聲小,虎長嘯而聲高。
第九句“換巢鸞鳳”。“換巢”指華赫艮巧挖地道,拿了鐘靈去換木婉清。然后便“鸞鳳和鳴”了,段大哥他日要娶鐘靈妹子,就有一大票的證人見證,鐘貴妃倒是坐穩了釣魚臺!
第十句“劍氣碧煙橫”,寫小段皇爺初學天下第一劍,打敗了鳩摩智。“劍氣”當然是以氣馭劍、無形無影的“六脈神劍”;而“碧眼”正好又對應鳩摩智的絕招“火焰刀”;一劍一刀,你來我往,縱橫交錯,又對上了一個“橫”字。
查詩人這首《少年游》做得四平八穩,詞意有段十回做后盾和腳注,一句一回,生動貼切,怎能不為回目詞之巔峰之作?
《天龍八部》詞之二:喬峰
《蘇幕遮.本意》金庸
向來癡。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
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萬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
上闕:書呆子引出大英雄
《天龍八部》的第一冊可說是“段十回”,回目的詞牌選了十分切題的《少年游》。第二冊雖然不能算是“喬十回”,但是內容實以這位契丹英雄為主,只頭兩句說段譽,再詠王語嫣,第十四回由段譽帶出“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喬幫主,喬幫主既是契丹人,以“胡人舞曲”作詞牌,亦不作他想。蘇幕遮本來是胡樂,唐朝時傳入中國。
第一句“向來癡”,寫段譽邂逅十二分溫柔的阿碧,因其“膚白如新剝鮮菱,嘴角邊有一粒細細的黑痣,更增俏媚”,便愿向化了裝易了容的阿朱磕頭。金庸詠美女膚白的修辭層出不窮,這一回如此遣詞用字,是因為雅人小段皇爺親嘗過阿碧素手所剝的菱肉。在媽媽的眼中,小段皇爺永遠是那個執著的“癡兒”。
第二句“從此醉”,寫大理無量山玉像神仙姐姐的弟子段譽,竟然在江南得見一個還真會說話的神仙姐姐,焉能不醉?竟能有仙福坐在一起說話,得睹仙范,可以大膽望著如蔥管的仙手指,和雪白嬌嫩的仙手背,于是乎“喉頭干燥,頭腦中一陣暈眩”,無酒亦可自醉。
第三句“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寫小白臉小段皇爺成了輕薄少年,竟然教唆大家閨秀王姑娘離家出走。眾人到阿朱的住處聽香水榭,中國武藝活百科全書王姑娘初次涉足武林,指點青城派和秦家寨一眾江湖上五六流的小角式比武,誰勝誰負,取決于王姑娘那“世上怎能有”、“如此好聽”的仙音。
香怎么能聽?這里的聽,應該解作“裁斷”,所以阿朱還未到家,便可以“聽”出*河蟹*露、玫魏花露和寒梅花露都被秦家寨一眾莽夫蹧蹋了。《周禮》有所謂五聽,是為審案五法,即辭聽、色聽、氣聽、耳聽和目聽。這回阿朱用了氣聽。再讀這段,忽然很有感觸,阿朱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因為結識了大英雄喬幫主而玉殞香銷,而兩人聚散匆匆,蕭大哥竟是沒有品嘗諸種花露的福份。
王姑娘一眼便看出諸昆保的手法是蓬萊派天王補心針,而不是青城派青蜂釘。隨口說了,純粹是學術上求真,卻惹來許多讀者的非議。惜哉!正是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腳注。
聽香還另有一解,民俗婦女于中秋夜,向神明點香默禱,求指點渴欲預知的事,然拈香出門,以路上最先聽到的任何聲音或人言,來預測事件的順逆吉兇。
第四句“劇飲千杯男兒事”,寫小段皇爺借著無上內功與北喬峰拜了把子。金庸曾說自己不怎么會喝酒,但很羨慕能豪飲之人,一般認為,大英雄就是應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放。這“男兒事”三字,很是點明這種概念。
此過程中可見喬幫主實是丐幫凈衣派的老祖宗,后文寫吳長老為了喝酒,連楊家將的頭頭楊處元帥送的“記功金牌”都押了,喬幫主卻大刺刺的在酒家胡亂消費,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旦不做幫主,丐幫便腐化了。這一回亦側寫包不同和風波惡兩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得一個“忠”字而已,不是第一流的人才。
第五句“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寫喬幫主冷靜敉平叛亂,順便表揚四長老的功勞。丐幫中人原該沒有家室,因為要安插康敏來陷害喬幫主,金庸只好從權給「窩囊廢」馬大元有個老婆,并附送一塊綠頭巾。當然少不得趙錢孫與單正一家斗嘴,點出做男人要學「挨打不還手」這一門「天下第一等的功夫」。
下闋:英雄第一
論武藝,此刻的喬幫主、日后的蕭大王在金庸所寫的武功高手中應非頂級,估計比起后來兩位把弟還差了一截;但是論英雄的形象,不得不承認喬幫主蕭大王是金庸筆下的魁首。
第六句“昔時因”,忽然揭開喬幫主身世之謎,但是線索又含糊不清,緊扣讀者心弦。
第七句“今日意”,忽然又寫段譽,喬幫主一去,大樹飄零,丐幫適合一敗涂地。段公子有幸與王語嫣同行,還出生入死。實在不必做甚么心理測驗,一旦有危險,段公子不假思索便撇下阿朱阿碧,只管救王姑娘。后來表明心跡,還碰得一鼻子灰。
第八句“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故事發展急轉直下,大英雄忽然背上弒父弒母弒師的十惡不赦大罪名。英雄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一回,真的要傾英雄淚。
第九句“雖萬千人吾往矣”,取材自《孟子.公孫丑》引孔門弟子曾參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句話小段皇爺也講過。因為遷就詞牌格律稍作改動,寫喬幫主在聚賢莊大開殺戒,慘烈得太多了,還把最可愛有趣的奚長老也打死了!
第十句“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確定了喬幫主是契丹人,但因為壁上無字,當中的謎團仍未解開。
個人認為,金庸《天龍八部》的最高成就在于其偉岸龐雜的架構,作為武俠小說絕對位列頂峰。小說中有三大主角,必然涉及到主角及其相關劇情的更替,金庸在如此復雜龐大的背景架構中,讓讀者的視線隨著一個主角傳遞到另一個主角,交替順暢,情節緊湊,自然而然,不著痕跡,此番功力,非一般小說家所有。
《天龍八部》詞之三:蕭峰破陣
《破陣子》金庸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外牛羊空許約。燭畔鬢云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群英。
解讀:
《天龍八部》第三冊回目用《破陣子》的詞牌,上下兩半各五句,剛好配十回。《破陣子》源出唐代教坊曲的《破陣樂》,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時所作,這里第七句講的就是大英雄蕭峰以一人之力,大破叛軍的陣。
第一句“千里茫茫若夢”,寫蕭英雄美女作伴,千里追兇,結果每次都慢了一步,總是給大惡人捷足先登,眼前種種,真的如夢如幻。此蕭峰當然萬萬想不到大惡人竟然是自己的生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第二句“雙眸粲粲如星”,阮星竹“一雙烏溜溜的大眼晶光燦爛,閃爍如星”。阿紫也遺傳得“一雙大眼烏溜溜地”,再加“滿臉精乖之氣”。阿朱呢?第十一回《向來癡》早借段公子的眼來告訴讀者是“一臉精靈頑帔的神氣”、“眼珠靈動”,母女三人都是“雙眸粲粲如星”。用眼神的特點來做情節伏筆,怕也算是金庸首創了。
第三句“塞上牛羊空許約”,原本平平無奇,但是一眾讀者讀來每每不能不為之鼻酸。上一篇“論金庸文細節”的帖曾說過,若要推薦“金庸小說十大心碎場景”,蕭峰死義是要位列前排的,為這一回中的蕭峰親手打死有情人,豈能不位列“心碎”三甲?阿朱原來還只是個年輕貌美的小女孩,初出場時與阿碧同是十六七歲,幾個月后就自己設計讓愛人一掌打死,何其慘烈!?這一句詞煉字也很精到,“空許約”之一“空”字,凄涼茫然,卓絕千古,憑添許多悲切。我以為,此一“空”字,不下“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字,皆為詩詞煉字極品佳作。
第四句“燭畔鬢云有舊盟”,寫蕭峰發現驚人大秘密!原來平素“冷若冰霜”的馬夫人,竟然還有“艷媚入骨”的一面,“柔到了極處,膩到了極處”,而且還又是岳父大人段王爺的舊情人老相好!結合上一回看,更顯得阿朱死得冤了。
第五句“莽蒼踏雪行”寫大英雄的無助感。愛人死了,仇人不知是誰。天地之大,竟似無處容身。原本阿朱遺言要他照看阿紫,也同時要阿紫照看姐夫,即是有意以妹代己。但是蕭大英雄不肯聽“老婆”的話,堅持一男不伺二女,只好踏雪而行,去尋訪本族。
第六句“赤手屠熊搏虎”,寫蕭峰錯手打傷了阿紫,無計可施,不得已遠走北國,找人參續命。后來殺熊取膽給阿紫療傷,殺虎吃肉,還先后與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和大遼皇帝各自拜把子。話說這大英雄就喜歡跟人拜把子,蕭峰另兩個兄弟小白臉與小和尚也不是等閑人物,一個是大理儲君,一個是西夏駙馬,都是有頭有臉的。就這一點上看,蕭英雄跟韋爵爺倒是蠻像。
第七句“金戈蕩寇鏖兵”,就是寫蕭峰破軍,以一人敵萬軍。《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寫關羽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曹操稱贊道“將軍真神人也!”關羽卻答道“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這里金庸寫蕭峰的神威勇武,勝過了關張:百萬軍中來去自如,生擒逆首,蕩平叛變。平地而起,一躍而為“去天子一階”的南院大王,還爵封楚王。
第八句“草木殘生顱鑄鐵”,寫阿紫殘虐游坦之,視之如草如木。如果蕭峰不是妄顧阿朱的遺言,多點用心去引導阿紫歸回正道,不知又會變是甚么樣的局面。然而,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蕭峰不理會阿紫,還派人去逢承她,便將間接激化阿紫兇暴的一面。
第九句“蟲豸凝寒掌作冰”,寫游坦之一再死里逃生,練成了《易筋經》的武功,再得冰蠶寒毒,合為亦正亦邪的第一等內功。
第十句“揮灑縛豪英”,卻是寫丁春秋生擒少林高僧、姑蘇慕容和函谷八友,順便鋪排一下,為下面的“竹十回”展開序幕。
《天龍八部》詞之四:虛竹洞仙歌
《洞仙歌》金庸
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且自逍遙沒誰管。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風驟急,縹緲峰頭云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夢里真真語真幻。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胡涂醉,情長計短。解不了,名韁系貪嗔。卻試問,幾時把癡心斷?
《天龍八部》詞第四首《洞仙歌》,倪匡的《再說金庸小說》認為是《天龍八部》全書之旨。
第四冊可以說是“竹十回”,由少林寺一個低輩小和尚誤打誤撞、解開珍瓏棋局開始,一幕幕奇遇接踵而來。先是胡里胡涂的當上了逍遙派的掌門,然后小和尚一再犯了各種各樣的波羅夷大戒,又吸了逍遙派三巨頭的內力,兼任全女班眾香國的靈鷲宮新主人。這樣的際遇,真是時來風送滕王閣,神仙也不如,故此金庸要挑《洞仙歌》這個詞牌來作為“竹十回”的回目。這首《洞仙歌》自成篇章,講的卻是佛法。
第一句“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深含哲理,寫江湖上各路英雄應邀破解珍瓏棋局,一“爭”字,盡顯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而人算不如天算,結果是最無心破局的虛竹無心插柳柳成陰。慕容復、段延慶差點自殺,范百齡狂噴鮮血,都是為了贏不得。段譽盡力而為但不成功,卻處之泰然,蘇星河期許甚殷,而極度失望,反教段譽過意不去。
第二句“且自逍遙沒人管”,寫虛竹被半哄半迫,當了逍遙派掌門人,這個“且”字用得最好——既來之,則安之。
第三句“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揭破了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秘密,再一次點出慕容復的弱點。論外表和名氣是第一流,實際的本事,只能是第二流。
第四句“風驟緊,縹緲峰頭云亂”,指三十六島七十二洞密謀反叛天山童姥,風起云涌。
第五句“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寫天山童姥先是返老還童,然后一天抵得一年的重新成長、快速衰老。佳人易老,青春快逝,美貌原來不能長久。佳句!
第六句“夢里真真語真幻”,寫虛竹在西夏皇宮中的冰窖破了色戒。人能夠做夢,夢中的世界,與醒來的世界相似。究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虛竹似醒如夢,便與那不知是誰的姑娘以夢姑夢郎相稱。夢里種種都是真,耳鬢廝磨時的綿綿情話、喁喁細語卻是幻。
第七句“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寫童姥與李秋水為無崖子爭了大半生,原來兩人都早已一敗涂地。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比喻,說有人仍在賽跑道上爭先,人家早已站在頒獎臺上領獎!正是二人的寫照,童姥大叫三聲“不是她”,李秋水也說兩人都是“可憐蟲”,兩人都是哈哈再三而死。正是“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
第八句“胡涂醉,情長計短”,寫段譽與虛竹各自思念情人,一個是意中人心有所屬,一個是不知情人身在何方,多情偏逢無計,唯有同赴醉鄉。難得小段皇爺誤會虛竹也看上了王姑娘,竟然不生氣吃醋!
第九句“解不了,名韁系嗔貪”,正寫的是鳩摩智要以一之力挑了少林,側寫的卻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降龍羅漢”神山上人,解不開六十年前被拒于少林山門之外的舊恨。
第十句“卻試問,幾時把癡心斷”,虛竹對少林的眷戀是癡,段譽對王語嫣的迷戀亦是癡。虛竹能斷,段譽卻不能斷。強烈建議備胎協會把段譽列為名譽會長,癡心不死、死皮賴臉、軟磨硬泡,堅持不懈,此正是一個備胎應有之精神,所有終于熬到轉正,雖然我特別討厭這種跪舔。
《天龍八部》詞之五:虎嘯風生、龍騰云萃
《水龍吟》金庸
燕云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
枯井底,污泥處。
酒罷問君三語,
為誰開,茶花滿路?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
敝屣榮華,浮云生死,此身何懼!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威震武林
五首《天龍八部》回目詞以這首《水龍吟》最長,詞意也最為雄偉,真如龍吟虎嘯。詞牌用李白詩的典:“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蕭峰、虛竹、段譽三位結義兄弟在少室山少林寺山門門口大展威風,論內力和招術,蕭峰不及兩位把弟,但是臨陣時的氣勢,卻遠勝之。各回的回目也是詠蕭大哥的較為剛猛勇武,詠二弟三弟的較為婉轉柔情。
第一回“燕云十八飛騎、奔騰如虎烽煙舉”,寫蕭峰帶同一十八位契丹武士闖少林,語帶相關,以大遼的立場,占了燕云十八州是宣揚國威的好材料。這里虎不是說馬,乃是喻人,金庸說“人似虎,馬如龍”。
第二回“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老魔是丁春秋,小丑是游坦之。虛竹以逍遙派的武功對付丁春秋,全無困難。游坦之內力雖然強過蕭峰,但是拳腳上的功夫太差勁,一到單打獨斗,捱不了多久就給打斷一雙狗腿。所以說“豈堪一擊”。“勝之不武”卻要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平常的用法是指強弱懸殊,打敗了太差勁的對手也沒有甚么了不起。這里卻是指慕容復人品太低,打不過段譽,靠王語嫣求情才得以活命,卻去恩將仇報。所以蕭峰一招得手,罵道:“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
第三回“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寫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老僧點化蕭遠山和慕容博,“王霸雄圖”和“血海深恨”分別是慕容博和蕭遠山的心結,兩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一個不再興復大燕,一個不再報復妻仇。而從此,一干武俠小說讀者中也多了一個“無名掃地僧”的形象,此人是否就是金庸書中武功最高者?眾說紛紜。不多久前,各家論壇興起一種帖子“每一個公司都有一個無名掃地老太太”,便是對這位高僧的致敬吧。
第四回“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既寫段譽對王語嫣的迷戀,又寫虛竹思念那未曾見過面的愛人“夢姑”,還寫木婉清對段譽的戀戀不忘,附加鐘靈對段譽感情。(“良緣安在”?而新版對于段譽的感情也有了交代,對王語嫣是以神仙姐姐為鏡像而迷戀,被“心魔”所因,發現了木婉清對他的深愛,雖然有點晚,最后也娶了木婉清、鐘靈等。)誤會鐘靈可能是夢姑的一節寫得尤為幽默,很想摸摸面龐、摟摟纖腰,卻又不敢造次。很多JRS說金庸不擅描寫成人場面,其實他老人家是深層次高手,不著聲色,你看這一回,只要你自己肯去琢磨,YY點眾多啊。這一回癡情的婉妹也是忘不了那傻小子前來尋他,還是一往那么有魅力,但是卻碰見了段譽迷戀上了王語嫣………
第五回“枯井底,污泥處”,是備胎轉正的一回。一邊被表哥拋棄的王語嫣走投無路,對段譽婉轉相就;另一邊,發了脾氣的木婉清代替“哥哥”娶親,而段譽也帶著王語嫣趕來,在一旁牽手細語,只是苦了一傍的木姑娘,只能“淚水瑩瑩”。到此回止,段譽的故事如果用BXJ發帖風格來命題,可以叫做“一個備胎的成功轉正史:我所愛的人曾深愛她的表哥,散卡,求TX……”
英雄無路
第六回“酒罷問君三語”,寫皇天不負有心人,中原武林的第一風流浪子、“玉面郎君武潘安”夢郎虛竹,終于得與“端麗秀雅、無雙無對”的西夏公主夢姑劫后重逢。
第七回“為誰開,茶花滿路”,寫大對頭人原來不是段延慶而是王語嫣的媽媽王夫人,原本要捉段老狗,卻誤擒“禽獸不如的色鬼,喪盡天良的浪子”段小狗。
另說一下,段譽為他老爹補詩句也是金庸自己所寫,既貼切題目,也映襯情節,相當不錯:“青裙玉面如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
第八回“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寫段正淳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不斷偷人家的老婆,結果在身邊的兒子卻是對頭人的骨肉。段延慶重傷之中“播種”,早為論者所譏,此外,金庸為了遷就詞律,把觀音菩薩的楊枝甘露改為楊枝玉露。而新修版小說也在這回附加寫明了段譽的感情問題,段譽頓悟了她迷戀王語嫣只是因為被“心魔”所困,只是因為王語嫣長的像神仙姐姐,并拿王語嫣知道是自己妹妹時的狀況與木婉清對比,突出了木婉清的好,為后來的結局做了鋪墊。
第九回“敝屣榮華,浮云生死,此身何懼”,寫蕭峰不畏皇帝義兄的脅迫,寧死不愿助紂為虐。榮華富貴,視若浮云,輕如敝屣,生生死死,勇者何懼?
第十回“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單于指義兄耶律洪基,被迫折箭為誓,終生不得南侵。相傳周制天子帥六軍,蕭峰、虛竹、段譽三位武功蓋世的英雄,令大遼六軍退避,止戈為武。最后大英雄怒而自戕,以示清白。因為他一生最受不得人冤枉,可是結義兄長卻以賣國重罪相誣,英雄無路,只得以鮮血洗凈自己的名譽。惜哉!痛哉!
新修版在這兒加上了段譽感情的結局,王語嫣為了永保美貌去找“不老長春功”,段譽再次見到石洞仙子,頓時徹悟,他迷戀王語嫣是被“心魔”所致,王語嫣并非想的那么美好,一切都是他在YY,王語嫣也去找他表哥了。段譽處理完政事后與木婉清、鐘靈等出游,卻碰上了服侍慕容復的王語嫣與阿碧……再后來段譽說明了他的身世娶了木婉清鐘靈等…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