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 | 迎神接神,五路財神福臨門!

迎 神 接 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圖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接 五 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羊 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各地習俗對比!大年初四很多地方都有迎財神的習俗,但有些地方是有自己獨特風俗的。那么,這一天各地有什么不同的習俗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01

廣東:迎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接神儀式一般在下午4時到晚上進行,準備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舊年發達的要用雞鴨魚肉祭拜。

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四之前基本上是向直系親屬,如兄弟姐妹或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拜年,大年初四這一天忌出遠門,因為此日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大年初四以后,就可以開始向表親、堂親甚至朋友鄰居登門拜年了。

02

山東濰坊:折羅、迎灶神

大年初四這一天濰坊各地有著吃折羅、恭迎灶神、不出門、接五路等習俗。

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民俗中說的“扔窮”。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恭迎灶神。初四占羊,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接五路財神。

03

北京:忌登門

? ?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還有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京民俗特色。

04

福建莆田:做大歲

在莆田,除夕大年三十,叫做歲,而初四叫做大歲。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相傳明朝年間,倭寇不時騷擾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一次,莆田人在高高興興過年三十時候,倭寇殺過來,燒殺搶掠,幸存的人們跑進了山里。后來倭寇被打退了,人們也從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沒過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親人。

所以在莆田,初二是嚴忌去別人家里拜年串門,因為在古代莆田,這個日子,人家在治喪。等過了初三,大伙都覺得,因為年三十沒過好年,應該再過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過一次年,而且辦的更隆重。于是,這個習俗就被莆田人代代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05

陜西:打掃年貨“扔窮”

? ? ? 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紅包。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大年初四的禁忌】

1.忌出遠門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中國民俗特色。

2.正月不剃頭

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

3.忌摔壞東西

忌打碎器物 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內會有不好的運勢。所以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4.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盡量在正月里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5.忌吵架、罵人

正月里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里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迎 神 接 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
    flyflyfly嘭閱讀 1,340評論 0 2
  • 迎 神 接 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
    小臺醬w閱讀 529評論 0 1
  • 聽著老婆孩子沉靜的入睡聲,我也安靜下來喝點茶。忙碌了一天,很充實,但仍然有些失落,畢竟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打心底里想做...
    尚岸閱讀 360評論 0 3
  • 拍攝地點:學校花臺角落 拍攝器材:佳能60d 圖片版權歸本人所有,圖片授權于簡書用于設置為app開屏圖,一切版權糾...
    _格非_閱讀 259評論 1 0
  • 文/劉子 昨夜今晨的“望京女子酒店被強行拖拽”事件在短短的一夜之間占據各大網絡新聞的頭條,并且在微博中以迅雷不及掩...
    大嬌呀劉大嬌閱讀 32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