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朋友轉述師長的話,老師的教育方式我們很是羨慕。
他的孩子初中時,一周五天,三天在校,周一周五是一定不去的。即便這樣,孩子還是不愿呆在學校里。有次,他回到家中,看到孩子在家和同學玩的不亦樂乎,那開心的笑容足以感染每個成年人。孩子對他說,爸你上班一走,我就悄悄回來了,好開心啊,沒被你發現!這樣的快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里是彌足珍貴的記憶吧。
突然聊起這些,是因為老師申請簽證,要送孩子去國外讀書,孩子對學校的厭倦,逃學,并沒有影響升入重點高中,但是還是決定送孩子出國接受學習教育,心疼孩子,想讓孩子接受盡量快樂一點的教育。
太累!我們活在中國大地上,孩子活在中國教育里,有幾成人能夠如此任性,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底氣給孩子更多自由的選擇與學習的快樂?
其實,我們從內心都期待,孩子能成為孩子自己,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們也期待我們成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們的心卻蒙著世俗的塵,目光隨著世俗的標準強加于孩子,我們希望孩子優秀個性但不另類,一切按部就班,孩子的成長之路順順當當就好,快樂是副產品,能體會學習的快樂是最好的。
恰恰相反,快樂才是主題曲,學習,交往,生活的種種體驗,學習只是其中一種途徑,能么?活在中國教育里的孩子,學習是他的全部,一切都為學習讓路或者鋪路奠基。
我們期待孩子快樂成長,沒有那么多的牽絆,沒有那么多的壓力,考試,排名,作業,讓他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如何讓孩子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活的快樂明媚,沒有那么多的比較,不去討厭別人家的孩子和別的班級里的同學!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會管理自己嗎?他們能解決玩和學習之間的矛盾么?我們一邊期待孩子學會管理自己,卻也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一旦空出一點時間,他會選擇自主學習嗎?
教育最大的失敗在于,十幾年的教育,卻沒有教會孩子自己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安排自己能安排的時間,要么被安排,要么一放手就放羊完全處于失控狀態。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孩子成為自己,人在磕磕絆絆的成長里終會長成某種樣子,喜不喜歡都是自己,即便我們干涉,孩子也終會成為他們自己,時間只是早晚,道路只是遠近!
最大的希望,是希望孩子能快樂,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其時,我正讀莊子的《達生》,“棄世則無累”,我們活在世俗里,為外物所累,難于免俗,如何達生,做快樂的自己,是我們也是孩子的課題,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