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易評價

和朋友談到我們專業學習的問題,我說,我們專業大學里化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測量外業操作是在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為測量外業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按照說明書操作儀器就行,一個農民工,給他培訓一兩個月就能玩地六六的。

朋友當時就嚴肅地批評了我,說雖然我沒有在外業方向工作過,但畢竟是測繪行業的人,居然也和外行人一樣對測量外業做出如此無知的評價,是在讓人笑話。然后跟我科普了下外業測量里面的學問。聽完我感到十分慚愧,學藝不精,沒有領會到外業測量的精髓,只看到局部的儀器操作而沒有思考為什么這么操作,對測量作業的核心思想,全局控制思想,誤差控制理論,根本沒有真正理解,跟別談外業測量各種方案設計工作了最可悲的是卻要裝成有識青年對此進行一番評價。朋友還說,這些話幸好只是和他說了,要是被我們的專業老師聽見了,估計老師都會說,以后不要在外面說是他的學生。

這件事讓我感到無知是多么可怕,而無知的評價更可怕。行業人對自己行業尚且會有這樣那樣錯誤的認識,不同行業間的誤解該會有多大呀。

比如在很多人看來醫生是個高福利、高薪水、受人尊敬又穩定的工作,說的好像天下所有的好處都聚集在這個工作上了。我網上查了下,實際情況差很多,丁香網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2015 年醫生的人均年收入為 7.7 萬元,人均年終獎為 3179 元。然而,大部分醫生是「被年終獎了」,約有 56% 的參與調查醫生并沒有收獲年終獎。這樣玩的收入應該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好吧,而且要知道大部分醫生都是高知人群,在類人群中醫生的平均收入算很低的了。


醫生平均收入

不僅如此,醫生的工作強度也很大,有 7% 的醫生每日工作時間超過 12 小時,然而他們的年收入卻只有 7.2 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醫生超負荷工作成為一種普遍現象,78% 的醫生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了 8 小時。


醫生高強度的工作

醫學生之間流行著這樣一個段子,小明18從醫,年23取學士而歸,24再謀碩博,而立之年畢,規培專培再7載,至37方得醫生之職,尚無妻兒,年38遇醫鬧,卒。

再比如再外行人只看到軟件從業人員的高薪,而不知道普通程序員的工作其實都是青春飯,而且工作強度是很大的,北上廣深很多程序員經常加班到深夜甚至是凌晨。而且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興起,很多低級的編碼工作可能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大量程序員面臨失業的風險。

你看,其實任何一個行業不是那么簡單的美好,好和不好背后都是有邏輯的,而且也是相對而言的。我們輕易的評價很可能是有失偏頗的,所以首先要做到不輕易評價,其次在做評價之前思考背后的邏輯。這不僅僅是在對行業的認識上,在待人接事各方面都應該這樣,否則不僅會讓我們自己做出錯誤判斷和錯誤選擇,而且還肯能會傷害他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