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證真題《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在兒童的日常生活、游戲等活動中,創設或改變某種條件,以引起兒童心理的變化,這種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自然實驗法

C.測驗法 D.實驗室實驗法

答案:B

2、幼兒看見同伴欺負別人會生氣,看見同伴幫助別人會贊同,這種體驗是()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主感

答案:B

3、幼兒如果能夠認識到他們的性別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改變,說明他已經具有()

A.性別傾向性 B.性別差異性

C.性別獨特性 D.性別恒常性

答案:D

4、讓臉上抹有紅點的嬰兒站在鏡子前,觀察其行為表現,這個實驗測試的是嬰兒哪方面的發展?()

A.自我意識 B.防御意識

C.性別意識 D.道德意識

答案:A

5、個體認識到他人的心理狀態,并由此對其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推測和解釋的能力稱為()

A.元認知 B.道德認知

C.心理理論 D.認知理論

答案:C

6、兒童最早玩的游戲類型是()

A.練習游戲 B.規則游戲

C.象征性游戲 D.建構游戲

答案:A

7、實施幼兒園德育最基本的途徑是()

A.教學活動 B.親子活動

C.閱讀活動 D.日常生活

答案:D

8、《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規定托幼園所工作人員接受健康檢查的頻率是()

A.每月一次 B.半年一次

C.每年一次 D.三年一次

答案:C

9、從科學知識取向轉向兒童經驗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A.《理想國》 B.《愛彌兒》

C.《大教學論》 D.《林哈德與葛篤德》

答案:B

10、被黃蜂蟄傷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A.涂肥皂水 B.用溫水沖洗

C.涂食用醋 D.冷敷

答案:A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兩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15分)

答案解析: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是闡明人怎樣在社會環境中學習,從而形成和發展他的個性的理論。社會學習是個體為滿足社會需要而掌握社會知識、經驗和發展的過程。該理論主要提出兩個要點:

一是交互決定觀。他認為個體、環境和行為是相互影響、彼此聯系的。三者影響力的大小取決于當時的環境和行為性質。

二是觀察學習。這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核心。觀察學習是指人通過觀察他人(榜樣)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在觀察學習中,觀察學習的對象稱為榜樣或示范者。班杜拉將觀察學習分為直接的觀察學習、抽象性觀察學習和創造性觀察學習。并將觀察學習的過程分為四個具體過程:(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復制過程;(4)動機過程。

12、簡述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要點及其目的。(15分)

答案解析:

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教師對于角色游戲的觀察是多維度的,不同年齡班,角色游戲觀察的觀察要點和目的也不一樣,具體表現為:

(1)大班觀察要點:游戲主題能否主動反映生活經驗和人際關系,合理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計劃游戲,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提高。

目的:培養兒童的獨立性,鼓勵兒童在游戲中的創造性。通過講評讓兒童相互學習,拓展思路,不斷提高角色游戲水平。這也是角色游戲的高級水平。

(2)中班觀察要點:游戲主題是否穩定,有沒有與別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備交往的技能,發生糾紛的情節和原因。

目的:指導兒童學會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規范,促進兒童與同伴的交往,在游戲中解決簡單的問題,引導幼兒分享游戲經驗。這是角色游戲的中級水平。

(3)小班觀察要點:游戲內容是否重復操作、擺弄玩具、主題單一、情節簡單。

目的 :注意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兒童在游戲中學會獨立。這是角色游戲的初級水平。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

13、幼兒園為什么要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9分)?應做哪些準備?(11分)

答案解析:

(1)幼兒園要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的原因:

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身心發展會發生變化: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是一個不斷矛盾統一、變化發展的過程。

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階段會發生變化:雖然同屬于基礎教育,但這兩個階段在教育任務、內容、形式、方法、作息制度及常規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過渡適應的過程。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是相鄰的兩個教育階段,銜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響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發展。

幼兒園和小學的心里發展會發生變化:兒童在認知、情緒情感、社會行為等方面都會出現較大的變化,所以就需要一個過渡。

因此,幼兒園應該為幼兒入學做準備,以實現幼小銜接的平衡過渡。

(2)幼兒園可以在環境、對兒童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準備:

①加強兒童入小學適應所具備的素質培養,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發展人際交往能力、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發展動作等。

A.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態度積極,激發幼兒對活動參與的欲望和興趣,給他們提供自己選擇、自己計劃、自己決定的機會和條件,鼓勵他們去探索嘗試,獲得成功的體驗。

B.培養獨立性。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自己穿脫衣服、按時喝水、獨自上廁所等。

C.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幼兒在新的人際環境中,可以主動與同伴交往,友好相處。

D.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在大班階段,可以開展規則游戲活動或其他活動,幼兒知道生活、學習、游戲都是有規則的;如果不遵守這樣的規則會有什么后果,有意識發展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縮短入學后適應小學規則的時間。

E.發展動作,增強體質。小學的學習活動較之游戲互動顯得枯燥,兒童入學后腦力活動增多,書寫任務較多,學習壓力增大。因此,兒童應具有健康的身體、強壯的體魄,抵抗疾病的能力,較強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

②做好兒童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A.縮小與小學差異程度的工作,如調整每日的作息制度,改變活動時環境的布置。

B.開展適應小學的教育活動,進行進入小學適應性方面的教育,帶領兒童參觀小學,開展聯誼活動。

③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兩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14、材料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媽媽散步時,有下列對話:

媽媽:月亮在動還是不動?

莉莉:我們動他就動。

媽媽:是什么使他動起來的呢?

莉莉:是我們。

媽媽:我們怎么使他動起來的呢?

莉莉:我們走路的時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兒園教學區活動中,老師給莉莉出示兩排一樣多的紐扣,莉莉認為一一對應排列的兩排一樣多。當老師把下面一排聚攏時,她就認為兩排不一樣多了……

(1)莉莉的行為表明她處于思維發展的什么階段(2分)?舉例說明這個階段思維的主要特征及表現。(12分)

(2)幼兒這種思維特征對幼兒園教師的保教活動有什么啟示?(6分)

答案解析:

(1)莉莉的行為表明她正處在思維發展的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根據皮亞杰的研究成果,表現為思維具有不守恒性、具體形象性、刻板性和泛靈性;以自我為中心,只能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不守恒性表現為兩排相同數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會認為數量也發生了更改;具體形象性表現為孩子知道2個蘋果加3個蘋果是5個蘋果,但不知道2+3=5,思維需要具體事物給予支持;刻板性表現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幾;泛靈性表現在孩子認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樣是有生命有思維的;自我為中心只能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表現在孩子認為月亮是跟著他在運動的。

(2)這種思維特征對幼兒園教師的保教活動的啟示為:

首先,要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表象,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感性經驗,使幼兒能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其次,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要堅持直觀性原則,在為幼兒提供活動時要盡可能具體、形象、直觀化,重視教具的形象、生動性。

15、材料:

大班幼兒在玩積木時,出現了自發探究行為,其探究過程與結果如下圖所示。

(1)圖中的幼兒在搭建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4分)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能獲得哪些學習經驗?(10分)

(3)該游戲中的材料有什么特點(3分)?這些特點對幼兒的學習活動有什么影響?(3分)

答案解析:

(1)圖中幼兒在搭建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

①缺乏合作的意識,不會協商;不會分工與交流;只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完成搭建;

②搭建過程中積木頻繁倒塌,只好重新再來一遍;

③搭建過程中,兩頭的積木難以達到平衡,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獲得以下經驗:

①有關幾何體特征的學習經驗

各種形狀的積木就是各種形狀的幾何體。幼兒操作積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感知幾何體特征的過程。幼兒在解決積木的匹配問題時,往往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比較各種不同幾何體的異同,從而選擇最能表現建筑物特點或最符合現實比例要求的積木。

②有關物體穩定支撐的學習經驗

在積木游戲中,垂直堆高是幼兒早期就獲得的基本的積木搭建方法,但是隨著積木游戲技能的發展,幼兒開始追求堆高的高度、形式以及穩定性。于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順其自然地進入到探究物體支撐規劃的過程中。這種穩定支撐的學習經驗對于幼兒空間思維的發展有深遠意義。

③有關形狀感知與理解的學習經驗

積木本身就是一種低結構的材料,加之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所以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操作空間。幼兒在搭積木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同樣的積木數量不夠用了。他們通常的解決方法就是用其他形狀的積木代替,于是在代替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形狀組合的新問題。

(3)游戲材料的特點為:體積較大,種類單一,數量豐富,功能較多。

這些特點對幼兒學習活動的影響表現為:

體積較大的材料,一方面便于幼兒抓握,另一方面便于幼兒更好的觀察活動材料。

種類單一的材料雖然可以提升幼兒的專注能力,但也容易讓幼兒喪失游戲的樂趣。

數量豐富,功能較多的材料能夠調動幼兒的探索精神,幫助幼兒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和操作能力。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題,30分)

16、某幼兒園的院子里有幾種高大的樹,也有一些比較低矮的灌木。請你結合院子里的這些資源,設計一個題為“幼兒園的樹木”的中班主題活動方案(含3個子活動),要求寫出總目標,每個子活動的名稱、目的和主要環節。

答案解析:

活動名稱:幼兒園的樹木(中班)

主題活動總目標:

引導幼兒愿意和樹木做朋友,對幼兒園里的樹木感興趣。

2. 能夠主動提出有關樹的問題,并能與同伴積極討論。

3. 感知大樹的生長變化,簡單了解樹對人和環境的作用。

4. 能積極與同伴一起探究問題,在探究中獲得經驗,能夠簡單地記錄。

5. 以樹為主題進行美工創造,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

6. 感受幼兒園的美,激發愛樹、愛幼兒園的感情,培養愛護環境意思。

主題活動一:樹木的秘密(科學)

目的:

1. 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幼兒園中的樹木,了解樹與人類的關系。

2. 學習做簡單的記錄發現樹木的不同特征。

3. 積極參與有關樹木的探索活動,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有關樹木的知識和經驗。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活動開始前,教師帶領幼兒到院子去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讓幼兒觀察身邊高低不同、顏色各異的樹,教師向幼兒講解常綠樹和落葉樹,從而引出本次活動內容。

2. 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

(1)教師通過多種角度教會幼兒區分兩種樹的特征(大小、厚薄、形狀)

(2)教師小結:常綠樹的葉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的;表面有蠟質。落葉樹的葉子是軟軟的、粗糙的、薄薄的、沒有水分的。

3.學習樹的年輪

在掌握常綠樹和落葉樹的知識后,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樹的年輪,并教會樹的年輪方法,幼兒學會后,講幼兒分組,分發記錄卡片,讓幼兒在園中找找書的年齡,并記錄下來。

4.游戲結束

(1)教師帶領幼兒玩“樹葉找家”的游戲。教師分發樹葉,讓幼兒把樹葉貼到相對應的樹上,找找幼兒園中哪些是常綠樹哪些落葉樹。

(2)教師讓幼兒交流大樹的秘密有哪些,通過本次活動學到了什么。教師總結樹與人的關系。

主題活動二:樹的想想(美術)

目的:

1. 能自主選擇各種材料,對不同的“樹”進行裝飾

2. 大膽運用自己的想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出大樹

3. 養成正確使用、有序收放材料的習慣。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活動開始,教師組織小朋友們坐好之后提問小朋友們知道哪些大樹。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回憶,通過幼兒描述教師總結,引出本次活動內容,運用自己的想象,描繪出我們身邊的樹木。

2. 講解示范,掌握繪畫方法

(1) 教師出示范畫,提問幼兒畫上都有什么,教師告訴幼兒畫上的樹是我們幼兒園里的樹。

(2) 教師示范作畫,在示范的過程中,依次說出描畫、吹畫、點畫的方法,引導幼兒注意畫面布局。并帶領幼兒觀察繪畫器材,進一步了解不同繪畫材料的使用方法。重點講解吹畫、點畫的注意事項。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1)教師交代要求,要畫出小朋友們在生活中看到過的樹,要畫的盡量大,布局合理,幼兒開始作畫,鼓勵幼兒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2)教師巡回指導,對于繪畫能力軟弱的幼兒適時的予以幫助,對想象力豐富的幼兒,教師要注意保護其創造力,適時予以表揚。

4.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提醒先畫好的幼兒寫好名字,將作品貼在展板上。引導幼兒互相欣賞,用貼五角星的方法選出“你最喜歡的樹”。請幼兒說說喜歡的理由,并請其他幼兒提點意見。

主題活動三:和大樹做朋友

目的:

1. 通過“樹朋友”的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2. 知道關心幼兒園里的樹木,關注周圍的環境。

3.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對自然的喜愛之情。

活動過程:

1. 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 活動開始,教師播放和樹木有關的視頻,將幼兒的注意吸引到活動中來。并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

(2) 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出本次活動的內容

2. 教師出示與環境相關的樹的圖片,讓幼兒認識到樹的作用

通過觀察圖片,教師問幼兒講解樹的作用,(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通過這一形式,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通過真實、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系,從而讓幼兒感受到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3. 學植樹

教師告訴幼兒,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結合植樹節,幼兒自選材料,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建構“森林”,通過這一環節來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愛護。教師始終參與幼兒活動,及時地引導、幫助。

4. 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樹木,在幼兒園的大樹旁,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小樹苗,教師帶領幼兒載歌載舞,讓幼兒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進一步提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起成長,但要試著朝同一個方向; 一起改變,但要試著不讓對方害怕; 初嘗戀愛的美好,瞬間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很美好;...
    想念像風閱讀 1,458評論 0 0
  • 枝屈猙獰伴日斜,迎風昂首樸無華。 從容歲月帶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
    揚州仲尼琴箏閱讀 552評論 0 0
  • 8月26日 今天下了一整天的雨,從早上開始,天空就是陰蒙蒙的。我不喜歡陰天,因為他會讓我感到很壓抑。 這兩天的心情...
    Sernedipity閱讀 3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