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翻看朋友圈,發現今天是“吃土節”。為什么響當當的“光棍節”稱謂會讓位給“吃土節”?據說是因為全中國(也許是全世界)的女同胞們在這一天會把所有的錢財全都布施給“馬爸爸”,于是乎,人人都窮到沒錢吃飯的份上,只能吃土。
其實,何止是女同胞,大老爺們也是如此。雖然我與“馬爸爸”保持距離,但因為奶茶妹妹,我卻與東哥關系很鐵。今年因為新房裝修,加之買書,幫襯東哥不少,東哥欣然贈與“鉆石”寶座,當然,這僅以一年為限,一年后待遇如何還得看我的表現。
不管是“馬爸爸”還是東哥,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激起了成千上萬年輕人的創業熱潮。當網購的觸角伸向祖國的大江南北,試問有誰人能夠抵擋?想當年,很多磚家不看好東哥的自建物流,而我卻被他家的次日達俘虜,而這也似乎成為了東哥的法寶。
當然,網絡在帶給我們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危害,“吃土”是最直接的影響了,而更大的危害則是激起了我們對物質的過多追求和占有,人們一旦執著于此必將深受其害。網絡真是個好東西,各式各樣的商品可謂琳瑯滿目,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但每年的“吃土節”過后,總有此類的報道:多少人因為沉迷于網購而讓家成了廢物堆積站,又有多少人因為深陷網購而喪失工作。
昨天在閱讀《德蘭修女傳》時,有一個章節讓我記憶深刻。天主教的修會本就有守貧的戒律,而德蘭修女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對此更是苛刻,她不僅在修會的規定里要求大家過貧窮的生活,更是對此身體力行,衣食住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除了印度,仁愛傳教修女會后來在世界其他地區逐漸開辦分支機構,很多慈善人士和義工看到修女們生活清貧,欲提供簡單的生活幫助,小到一臺電風扇、冰箱,但德蘭修女卻對他們說:“你們可要幫助修女們恪守貧窮哦。”
這讓我想到了佛教的素食和苦修。
其實,修行本不在于你是吃葷還是吃素,花和尚魯智深雖酒肉不忌卻可以修行成佛、受人敬仰;修行也不在于你是身穿名牌還是衲衣,多少所謂的佛門中人一輩子身著僧衣、打坐念經卻不得開悟。
民以食為天,飲食男女不管去到哪里總是追尋各地的特色小吃,以吃遍天下為快。這很好,既能使各地的人們在傳承本地經典美食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又能推動人們之間互相交流,促進經濟發展。但是我們知道,白粥咸菜、鮑參翅肚皆能飽腹。如果我們看到花花世界中的美好總想著去追求和占有,甚至因為別人有了所以我也想要,那么在日積月累中對物欲的追求勢必越來越多,執著越來越大,從而影響到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想法、做法。
所以守貧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當然,這不是要你一定只能白粥咸菜、衣僅遮體,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飯菜是為我們提供能量的,吃飽就好,不要浪費,不要餐餐大魚大肉,更不要去追求魚翅燕窩,甚至是吃野生動物。當你能安守住簡單的生活(清貧),你便能放下對物欲追求的執著,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空間去工作,去助人,去做更多于人于己更有益的事。否則,你隨波逐流,天天追求魚翅燕窩,即便你曾開悟,也會很快被物欲控制,讓你失去自我,走向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