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氣

飛躍

女兒拿一篇她師姐的文給我看。初中生的文筆,沒有華麗的辭藻,平實地記敘了一次春節前的貧困山村之行,著重寫了同樣在赤貧的境況下,一位母親的困而不貧。

滿眼是灰暗的低矮的泥草房,床上是補了又補、露出棉花的被褥,穿的是打了補丁的衣褲;讓人覺得特別無助的,是男女老幼茫然的、暗淡的、無望的眼神。

當她走進一三口之家的小屋時,她詫異于他們家的亮堂,甚至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第一眼感覺就是:這一家子與眾不同。

一個母親帶著倆上中學的孩子,早年就失去了父親。她打零工、種田地拉扯著倆孩子,卻把家拾掇得井井有條。親戚送的舊洗衣機、舊電視;舊的家具和簡單的日用品;廚房里的調味品只有鹽和油。

然而,一切是整潔的、錚亮的、一塵不染的;三口子都穿著親友送的或城里人捐贈的衣服,不怎么合身卻是干凈的。

他們的笑容是熱切、自信的。在他們面前,慰問品顯得渺小和次要;反而是去送溫暖的女生,被深深地打動和震撼,得到了一種物質之外的精神上的力量。

她堅信,這一家的貧困只是暫時的,因為他們的內心從來都最富有的。

那位質樸、自強、樂觀的母親,在頂梁柱坍塌之時,承擔起父親和母親的雙重職責,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高遠的藍天。

是的,貧困不可怕,一切困苦都能扛過去,他們有未來,因為一家人的精氣神兒還在。

無獨有偶,圈子里有一位脾氣特別好的甜美姑娘,被別人調侃時她從不生氣,人緣好相貌好業務好。生著那種所謂的特別有涵養有福氣的面相。

我想,她一定來自小康之家,一家子都幽默風趣,教養良好,自幼過著安樂無憂的日子,養成了從容大氣的好品性。

她讀書優秀,一路順風順水。上了好大學,考了研究生,成了一位令人羨艷的法律工作者。

直到有一天,她在朋友圈發了一篇寫自己母親的文,為她媽媽的橘園代言,賣柑橘。

我細心讀完,轉發。心情幾天平靜不下來:

她父親重病臥床的時候,她的小妹才四歲,她最大十二歲;中間還有倆,一共四個孩子。

家庭支柱倒了,四個孩子啊!當母親的該何以面對!

她送走親人,擦干眼淚;既沒有一走了之,也沒有找個搭火的幫自己一把。

生活在城鄉之交的他們,只能靠干體力活賺取微薄的血汗錢養活自己。

母親扛水泥包,大男人干都吃力的活,她瘦弱的肩膀一樣地承載了;夏天水泥遇到汗水,燒得肩背上的皮肉裂開,和衣服粘在一起。

冬天冰封之后工程少了,扛水泥的活計斷了,她就蹬人力車、編竹簍、賣豆腐。

白天晚上地勞作,拼死拼活地干,她心里始終亮著一盞燈,那就是讓每個孩子們都接受好的教育。

實在湊不齊學費的時候,她就四處借貸;一季沒還上,下一季費用又來了;為此她受盡了親戚鄰居的白眼,卻依然堅信:她能夠還清,加倍地還清好心地幫扶過她的人情。

如今大女兒在律師業界干得很出色,下面的弟妹有學畫的、有學音樂的,都已大學畢業或者在讀。

母親為了生活得寬裕些,獨自承包了一座山丘,開荒地,育苗木,種橘子。

春去秋來,櫛風沐雨,如今橘林掩映,雞鴨散養,她儼然成了一位女大王。

多少年辛苦勞作,她并不見蒼老,反而膚色紅潤,顯得年輕而富有活力。

一個女人的美,在樣貌?在衣飾?在精雕細琢?


奇跡

在這樣一位母親面前,所有的修飾都黯然失色。

她,莊嚴如同黃天厚土,承載著幾千年來所有關于女性的榮耀與贊美:孕育、責任、堅韌、無畏、無所不包地寬和、容忍;讓不毛之地生發出希望的熱切與執著。

在安穩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女人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女主人的和樂決定了一個家庭安樂的基調和氛圍。

一個整日愁容滿面或吵吵鬧鬧的女人,從不知足的女人,必定讓一個家庭蒙上晦暗的陰影。

對比上面兩位母親,并不是日子真的那么難過,而是那個女主人壓根兒就是個悲觀主義者。

前些陣子聽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講<<男女關系>>,談到男生交友喜歡找蕩婦,結婚卻一定娶淑女。

從生物演化上講,女人為了保護孩子,會竭盡自己的全力,因此她柔和容忍,不會隨便跟人發生正面沖突。

女人自己懷孕生子,孩子當然是自己親生的;男人從生物學角度講,卻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所以他就特別在乎女人對家、對他的忠誠度;他一定找個淑女結婚。

婚后的女人,懷孕、生子、哺乳、養育,這個過程猶如一個連環套,一旦鉆進去,就是一輩子。

所以,一個女人,她承載的其實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她所做的一切,絕不是利己或利他這么簡單。

俗話說,一個好媳婦興三代。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教育一個男童,你教育的就是這個男童;教育一個女童,得益的是一家子,和上下兩代。

一個好媳婦,安撫得了上面的公婆;教育得好自己的孩子;助力了丈夫的事業;撐得起晚輩的天空。以德服人,感化新進門的兒媳婦。

聰明的婆婆自然會豁達地對待兒媳和她的娘家人。

拿中國的現狀來說,你的兒媳有很大可能是她父母唯一的掌上明珠。

自幼父母嘔心瀝血,拿時間精力金錢,把女兒培養成人,德才兼備,交付到女婿的手里。

你說,這是多么金貴厚重的儀式啊!你怎么能夠不對媳婦的娘家人,如同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好呢!

明理的女婿和家人懂得,怎么樣對媳婦好,對岳父母好,都不過份。

你不是在承擔什么另外的責任,你是在為自己的美滿幸福生活鋪路,在為將來的孩子積德。

只有媳婦過得踏實、安然、心情愉悅,才會把愛和責任,傳達到后人和家庭身上。

反觀上一段時間的裸貸事件,比對上面的兩位母親,一個家庭在教養女孩方面真的是任重道遠。女娃精神道德的差池,害的絕不止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家庭和后面將要走進的丈夫的家庭。

女子自一出生就承載了不同于男人的更為厚重的養育的責任。這就注定她不能輕松地獨自耽于享樂,自古到今,從無變更。

除非你是個不婚族,做個女強人。

一旦走進家庭,女人面臨的是一個龐大的關系網,前后左右,維系推進,更多的時候,她愿意不愿意的,都要犧牲小我,成就大家。


愿景

特別是在生養、教育方面,女人即使殫精竭慮,或許收效甚微。這時候母親又往往成了被詬病的對象,孩子一旦在體格上或學業上不成器,首先被埋怨的是母親。

你想不招惹別人,耳根清靜,就能過得從容?夫妻恩愛日子就會圓滿?

那個史上最可愛、最通情達理、最有韻致才情的女子蕓娘,她又有怎樣的結局呢?

客死異鄉,連置辦棺木的錢都沒有。

她只是想和夫君一起出游、吟詩,過平淡的日子,卻是不能夠。

沈復是一個弱質男人,撐不起一個家,養活不了妻兒,放不下身段勞作;蕓娘,一個窮苦家庭出身的女子,做針線、下田地,補貼家用。

她卻又不甘過這么平淡的日子,喜好像游吟、讀書這些富貴人家才能有的消遣。

結果窮困潦倒,逃債投親;無錢治病,客死他鄉。

我想,蕓娘若嫁給一個小店主,衣食無憂,也許就沒有后面的坎坷,就能夠善終。即使后人不知道曾經有過蕓娘這么一個人。

嫁了一個不能倚靠的人,你還一味去依賴他,到頭來唯一的結果就是家破人亡。

所以,女人的心氣一定要高,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和見解。

不能靠別人的時候,自己照樣能撐起一片天;甚至能為孩子們打拼,撐起一片未來。

如今物質豐盛,女子仿佛不用奮斗了,甚至在富貴鄉里迷失了自我。

一旦遇事,就容易彷徨無助。比如出軌這樣的爛事也能把她打擊得爬不起來。

這樣的話,真就讓自己低微到塵埃里,成了男人身上的一條肋骨了。

生養、哺育中的女人,當不被善待的守候,該怎么面對不堪的生活呢?

前面窮困中寡母們的精氣神兒,她們所走出的路,或許會有一定啟迪性吧:

什么時候都得把腰桿挺直了。

社會不會因為你是女人而分外顧惜你。

你要戒備的是,說不定什么禍端還會乘虛而入,給你更加不堪承受的一擊。

寫給風雨中前行的女性們。





P.S.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夏末,在五臺山的深山中,有一片少有人踏入的森林。林中的樹木遮天蔽日,原本原本炙熱的陽關都被樹葉擋住,異常的涼爽。林...
    冰月光輝閱讀 14,317評論 0 14
  • Ewing間隔年閱讀 14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