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晴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多,身上自然就會帶上一股書卷之氣,言談舉止間流露出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或溫文爾雅、或清麗脫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與書籍結伴,就能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筆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妙筆生花。
然而,在快節奏時代,很多人都抱怨自己工作太累太忙而沒有時間閱讀,其實,上班族在生活的重壓下,哪個人又能擁有大量完整的時間去閱讀呢?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往往都是利用零碎的時間閱讀、寫文章的。
梁實秋先生說:不管他是多么忙,他總不至于忙得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讀書,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積少成多,無論研究什么都會有驚人的成績。零碎的時間最寶貴,但是也最容易丟棄。
例如,出差在火車上,如果用這段時間讀本書,豈不受益匪淺?周末打掃衛生的時候也可以聽聽自己喜歡作家的文章。總之,利用一切零碎的時間讀書或者聽書。這并不需要減少工作的時間,也不需要占去必須的運動、睡覺的時間。
平常在看電視追劇用掉的時間以及和朋友的閑談所用掉的時間,如果用在讀書、寫作上,便會使你在余生中成為一個讀書人、寫作者。這并不需要進學校,用不著課室,無需費用,非常簡便易行。
只有沉下心來多讀書,才能吸取真正的養分。只有讀書才能使人內心得到真正的安寧。女兒從蘇州乘火車回來,需要坐臥鋪車十多個小時,在火車上有許多孩子很吵,讓她有些煩躁,我就要她讀書,告訴她唯有讀書可以讓她的內心安靜下來。其實,女兒也非常喜歡讀書的,只要開始閱讀,沉浸在書中后,就會讓她忘卻很多煩惱。
不讀書的人,永遠也無法想象書中蘊藏著的強大力量,它們能讓靈魂能得到救贖,它們能讓精神感到無比愉悅,只要擁有書中的精神力量,一個人就不會孤獨、痛苦。不讀書的人,眼界永遠會被限制著,如井底之蛙永遠只能看見井上面的那片極其狹小的天空。
當你用心閱讀了大量的人物傳記后,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成功和優秀的人的背后,必然有一個偉大的人格。讀書是用成本最低的投資,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眼界和擁有一個完善的人格。
讀完更多的書后,你會發現讀書讓人的姿態越來越低,眼界卻越來越高。書不會拒絕任何人,讀書的門檻總是很低,在歲月的流逝中,它會把好運融進你的生命中、血液里。
工作以后就基本沒有專門的、大量的時間來閱讀了。記得最初分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時候,感覺自己啥都不懂,就天天泡在工作中,白天黑夜地忙,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讀書。
不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會有的”,下班了,在井里打水,在寢室里做飯,吃完飯、干完家務活兒就拿起像磚一樣厚的專業書看,把上班中遇到的問題對照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仔細來看,才慢慢有所領悟。
工作三年后就到武漢進修學習,上班期間病人很多,遇到患者出現特殊病情的時候,老師在處理的同時,我就趕緊翻翻專業書,很多醫學臨床基礎就是在邊工作、邊看專業書中打下的。下班了就疲憊不堪了,這個時候就看看小說、給我當時的男友(現在的老公)寫信。
如此積累了厚厚的一大疊書信,如今偶爾、輕輕地翻翻閱這些已經泛黃的信紙,才發現那個時候居然利用下班后的許多零碎的時間看了許多名著,信中寫了很多讀書感悟。
進修回到在鄉鎮衛生院后,領導就安排我做了婦產科主任,感覺壓力很大,那時唯一釋放壓力的辦法就是看看小說、讀讀詩歌。在鄉下工作七年之后就調入綜合醫院的婦產科上班,那就更忙了,真的就像打仗一樣,每天都在匆忙的腳步中前行的。
那些年除了看看專業書籍,幾乎沒多少時間看大部頭的小說了,于是,就常常在空閑時間讀宋詞,那時一遍遍翻閱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一遍遍吟誦詞人們千種風情的作品,讓人完全忘卻了工作帶來的沉重的壓力。
那個時候,我偶爾寫點日記,都是在節假日休息或者出游的時候記下的,不像現在堅持每天寫點。那時的時間真的太緊了。完全沒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太忙了,感覺自己一顆熱愛生活的熱烈的心都已經消亡了。
龍應臺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太過忙碌的工作讓人厭倦了,于是,通過考試,我考取了一份稍微輕松、休閑一點的工作。終于下班以后就可以讀書、寫作了,原本還有許多應酬,但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逐漸推脫了幾乎所有的聚會,一下班就回到家中,讀讀書、寫寫文,不亦樂乎。
這兩年在北京學習,業余時間也讀了大量的書、走了大量的路,過上了我喜歡的生活。回想起來,除了陪讀的艱辛,工作、學習都讓人非常開心。
如今回到家鄉,孩子也算是金榜題名,做為一個母親,也算是大功告成。工作上盡力而為,工作之余便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書讀的悠閑日子不正是自己一直渴求的嗎?這樣的狀態真好!這樣的生活真值得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