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最近有朋友問我,閑錢太多,買點什么理財比較好?
我說,起步低,風險小,收益高的是港股打新,可以去看看。
額,不幾天后,朋友回說,不對啊,我看了很多新聞,港股風險很大,老千很多,隨便玩下,本金就賠完啦?!
嗯,這答案當然也是對的。
我會騎自行車,就覺得騎車不是事,放開把手也照樣穩(wěn)當,可壓根沒騎過車的人,就覺得騎上去就會摔個狗啃泥;
我2009年考駕照時,那是北京駕照考試改革第一年,嚴得不行,怕會掛掉,就瘋狂練車,練到可以超級快速倒庫,側方停車,一直練一直練,考科目二那天,我早早到,教練對我們幾個說,好好練,現(xiàn)在仨個掛倆,不練過不了。但他和我說,你不用練了,就是我考掛了,你都不會掛。哈哈,后面順利通過。
但說到我的死穴游泳,那真是費了勁,有位教游泳一直以5分鐘包會出名的朋友,教了整整兩小時,我剛學會仰泳,還得有人在邊上呆著,不然就死活仰不下去。
朋友說,教你個絕招,你閉氣,沉到水下,試著慢慢吐氣,然后打坐,坐到泳池的地板上,然后就妥妥的不怕水了。
再然后...沒有然后了。
當水沒過脖子,我就感覺水晃得眼暈,腳踩不穩(wěn),根本站不住。
反復試了幾次,泡在水里,手指都凍紫了,還是沒法沉到地板上。
朋友反復說,這么簡單,到你這,咋就這么難呢?不就是一兩分鐘的事兒么?
我凍得瑟瑟發(fā)抖,連說,就沒遇過這么難學的東西,你看著我點,別淹死了,額...
啊啊啊,反復學了三四次,到現(xiàn)在都沒有辦法自己游個全程,汗顏。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你以為的冒險,只是別人的小菜一碟。
什么是冒險?
去做你沒把握,沒經驗的事才叫冒險。
而當你熟練掌握,清楚知道哪里有危險,也非常清楚怎么避開它,那這樣的事對你來說危險只是看起來是而已。
港股是有無數(shù)的老千股,還怕你識出它,不斷的改掉名字,但如果你想玩,可以避開它們,去玩更安全的。
比如,港股打新。
港股打新雖然有破發(fā)的風險,只要你看好股票的基本面不差,就可以果斷申購,新股上市當天流動性非常高,只要你想賣出,始終都有接盤的人在,上漲,你就等漲到你喜歡的價位賣出,下跌,你就果斷賣出,賠不了幾個點。
T+0交易,賺賠都非常可控。
如果你想勝算再大些,除了研究港股基本面,還可以研究它的同行業(yè)競爭對手情況,再看看保薦人和承銷商的歷史業(yè)績,看看認購情況,上市前看看暗盤價位,做好這些,基本上市前一天,就能知道第二天的價碼,散戶多還是機構多,機構會持碼待漲,散戶會出手獲利了結,從而你來判斷并決定賣出或繼續(xù)持有。
七七八八的規(guī)則掌握好,再去作好記錄,簡直就是白送錢的買賣,但是不作分析的人,照樣可以虧光本金。
有人賺,有人賠,這才是一個守恒的市場。
至于誰賺,誰賠,就取決于前期工作做了多少,是否了解交易的規(guī)則,是否清楚交易的底線,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做好,還怕什么風險呢?再危險的事,也可以變作安全。
蹦極安全么?穿沙漠安全么?登珠峰安全么?準備充分的人都覺得安全。
當然,在你玩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聲音來勸你,這個投資太冒險了,不要玩了。
當你好奇地抬頭問他,你之前做過這類投資?
也許他會吶吶答,啊,新聞上有說風險啊?所以不要玩了。
嗯,你去道聽途說,還是自己親自去試,或許結論真的不一樣。
港股只是舉例,投資有風險,試水需謹慎,沒有只賺不賠的買賣,別人賺錢,那是在你看到賺錢之外,別人花過時間,花過精力,虧過錢吃過虧,才換來的。
經得起多大的詆毀,才能承受多大的贊美。
投資也是一樣。
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多少。
不然,你以為別人在冒險,他們只是在安全地掘金而已。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