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切中西醫(yī)療法的最高境界

? ? ? 艾灸是中醫(yī)學中防病治病、養(yǎng)生延壽的一種簡便易行的而又切實有效的方法。是用易燃的艾絨等在體表經穴或患病部位進行燒灼、熏烤,借助藥物溫熱的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從而達到保健養(yǎng)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可能讀者朋友會疑問:有什么證據來說明艾灸被譽為中西醫(yī)療法最高水平?

答:中醫(yī)學“治未病”乃是醫(yī)學最高境界。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上醫(yī)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其在中醫(yī)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

中醫(yī)認為,“未病”包含無病狀態(tài)、病而未發(fā)、病而未傳幾層含義。首先,“未病”為“無病”,即機體尚未產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沒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狀態(tài)。其次,“未病”為病而未發(fā),即健康到疾病發(fā)生的中間狀態(tài)。此時機體內已有潛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臨床表現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病理信息的發(fā)展仍處于“潛伏”時期。再有,“未病”可以理解為已病而未傳。根據疾病傳變規(guī)律及器官相關法則,身體某一器官已有病,會影響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醫(yī)學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傳脾,當先實脾”以防之。

中醫(yī)“治未病”的根本原則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陰陽。“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治未病”越來越成為醫(yī)療衛(wèi)生實踐的理想境界,倡導惜生命,重養(yǎng)生,防患于未然。

  中醫(yī)講: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此處的“灸”就是艾灸!

  艾灸補益的基本原理

  艾灸防病、治病的作用大多源于艾灸的補益作用,其基本原理如下:

1.調節(jié)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人就會發(fā)生各種疾病。艾灸可以調節(jié)陰陽補益的作用,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2.調和氣血

  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yǎng)血,還可以疏理氣機,并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血調和以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3.溫通經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之通路,經絡通暢,則利于氣血運行,營養(yǎng)物質之輸布。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后,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艾灸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

  4.扶正祛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的抵抗力強,衛(wèi)外能力強,疾病則不易產生,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氣海、關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氣,增強人防病治病的能力。尤其對于虛寒證,所起的補益作用尤為明顯。正是這種溫陽補益,調和氣血的作用,幫助人們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yǎng)生的目的。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艾灸補益的方法

艾灸補益主要是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的。一是直接補益,如對腎俞、命門等穴直接施灸,起到直接補益腎陽的作用;一是間接補益,比如艾灸足三里,可以調整脾胃的功能,使得食欲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增強,使得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從而補益了心血、肝血等,起到了間接補益的作用。

  艾灸補益的現代研究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艾灸的補益作用在消化系統(tǒng)方面主要是通過對胃腸活動的變化,消化腺分泌的變化等實現的。在對犬的足三里施灸時,發(fā)現犬的胃腸活動出現興奮性和抑制性的改變。艾灸對人體內各種分泌腺均有一定的調整作用,如胃液分泌過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對于膽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

  2.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1)灸天突、百會穴后,腦血流圖的若干指標均有顯著變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管彈性,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腦循環(huán)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腦功能和腦細胞代謝的恢復,可提高記憶,改善睡眠,使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2)灸足三里、三陰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流凝聚。日本金萬淳夫等觀察艾灸對健康人血流凝固力影響時發(fā)現:艾灸后1~3小時可見血凝固時間有縮短傾向。艾灸足三里可使纖維蛋白原明顯下降。

  (3)艾灸不僅使施灸部位灼熱溫暖,局部血容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且可以改變全身的情況。艾條溫和灸和文柱隔姜灸左側足三里穴時,發(fā)現因施灸而引起的局部溫熱或灼痛,皆能很靈敏地反映在右手示指、中指容積曲線的變化上。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細胞數量,其中以中性粒細胞升高明顯。艾灸大椎可以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艾灸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細胞(TC)和B淋巴細胞(BC)增加明顯,而以TC更為顯著。說明了艾灸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艾灸乃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精妙之術,很多吃藥打針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灸療,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知艾者福,善灸者壽就是這個道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艾灸是中醫(yī)學中防病治病、養(yǎng)生延壽的一種簡便易行的而又切實有效的方法。是用易燃的艾絨等在體表經穴或患病部位進行燒灼、...
    御冰臺閱讀 192評論 0 0
  • 如果非要畫個層次關系的話,我會這樣寫 區(qū)塊鏈:超主權國家:主權互聯網:服從主權 從這個意義上看,就能理解區(qū)塊鏈的意...
    凌利新閱讀 249評論 0 0
  • 一是什么直接的原因促使你加入呆萌? 答:寫作能力的提升和講話水平的提升,我覺得寫作能力和講話的能力是有關聯性的。 ...
    張立夏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閱讀 396評論 1 4
  • 不知道這樣自暴自棄了多久,說好要有一個未來,說好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或許真的懶是人的天性。正如基督中所說,人生下來...
    稀飯次茶葉蛋的皮皮閱讀 193評論 0 0
  • 蘋果幫助文檔更新目錄:https://developer.apple.com/library/downloads/...
    Ljson閱讀 589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