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為了記錄而寫、有的人為了療愈而寫、有的人為了園文學夢而寫、有的人為了變現而寫,我為什么而寫,在寫了15.6萬字以后,我仍然要問自己。
從小不擅長寫作的我,為了更好的讀書,2020年初開始了在簡書的練筆。我知道,我寫作的初心是為了內化知識、促進思考、解答我心中的疑問。我也知道“輸出倒逼輸入”,所以2020上半年我參加了簡書的“日更挑戰”。
6月份,簡書“談寫作”專欄的主編徒步獨行找到了我,讓我在“談寫作牛人堂”分享我在寫作上的感悟。這次分享極大的鼓勵了我,也促進了我寫作的欲望,于是開始了關于寫作主題的探究之旅。
11月份開始在讀書群領讀寫作主題。所以又開始了連續八周的周更文。就這樣,斷斷續續,有了在簡書上的文字。
在最近這兩個月的領讀活動中,雖然我也每周寫一篇文字,但持續兩個月的讀書和寫作,讓剛到異地開始新生活、很多事情都要理順的我感到非常的疲乏。
本想歇一歇,但新一輪的寫作打卡又開始了,因為舍不得離開當初領讀拉起來的船隊,所以又跟著打卡寫作。雖是跟著,但我也在不斷地問自己,我的寫作是為了什么?我需要堅持周更寫作嗎?我的寫作真的要建立習慣嗎?我需要為了堅持而寫作嗎?
所以,在寫了15.6萬字以后,我仍然要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寫作?我有新的發現嗎?我希望新的嘗試嗎?當我自問自答之后,我發現,我的寫作初心仍然沒變:我寫作,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疑問,是為了內化我的所讀所思。
我寫作,是需要有表達的沖動、我不想為了堅持而寫作。因為我讀、我寫、我思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生活。
所以這一次,我坦然寫下了這些文字,作為這一次的寫作打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