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盞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微小的往事,像一粒塵,就躲在眼簾前,躲在睫毛黑黑的影下。時不時的,隱隱約約地看得見它的影子。只是隨著時光流轉,也會漸次模糊起來,而正當要忘諸腦后的時候。只是眨了眨眼,便又清晰可見地浮現。

那些片段,就像影片中未曾剪輯的畫面,總是在不經意中涌現在腦際:外婆枯小的身影,那老樟樹,那小清河......還有屋檐下那盞昏黃的燈火。

那時的七月時分,最愛去外婆家。外婆家在練莊路口,路口老樟樹下蜿蜒著一條青翠的河。孩提時,就覺得那棵老樟樹,那條小青河,便是可以抵擋所有酷暑的清涼世界。

而八十年代的鄉間,是飽含著生機的,一切都像又剛剛開始的樣子。伐木造林的漢子不知疲倦的喊著山謠;山坡上正咀嚼著甘草的羊群,也會偶爾抬頭聆聽;莊子里來來往往的鄉間生意人,有搖著鈴鐺的挑貨郎,也有人在路口擺開古老的爆米機,瞬間就可以神奇地炸開一缽爆米花。

我就端坐在路口老樟樹下的小板凳上,看著南來北往的人,在午間,在黃昏,盡情地收集這些簡單純粹的快樂。但這種快樂總是被外婆不經意的呼喊聲截住。她總是要人在天黑前,把要看到的書看完,要寫的字寫完。晚飯過后,就不開燈了,她的解釋是"讀書人,要有好眼力。"其實,我心里透亮,外婆是節省習慣。她那件繡花圍裙,已經綴滿五顏六色的碎布,真的成"花"裙了。

我納悶的是,門前屋檐下,那盞昏黃的燈,總是在外婆清晨起來后,才熄滅。在晚上入睡前,有時我會執拗地把它關了,但外婆一發現,即刻又打亮了。"咱住路口上,有點光亮,大伙方便些。"外婆偶爾會這樣提及。

黑夜里,會聽見屋外悉悉窣窣的聲響,從門的縫隙里看去。昏黃的燈光下,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影,從門前的井里打水,雙手掬起就猛喝起來,極渴的樣子,有洗擦的聲音從河邊傳來,這些應該是伐木造林的漢子,從山里出來,趕夜路回家,從這路過。

有時會發現,那些白天在莊子里,做生意的外鄉人。在夜深人靜后,拖著疲憊的身影,尋著燈火過來,打起一桶水,喝上幾口,先解解乏,再擦把臉。或許是太困了,很快就蜷倦著身子,在屋檐下的草垛邊睡下。那一刻,昏黃的燈光顯得異樣的柔和起來......

漆黑的夜里,路口人家,一盞燈火。給夜行的人,給漂泊的異鄉人傳遞著異樣的溫暖。外婆這細小的動作,讓少不更事的我感覺到一種很質樸的東西。

多年以后,看見央視四套,有則很走心的廣告:夜晚,男主人正要熄滅陽臺的燈,女主人伸手阻止,朝樓下的街道望了望,一對年老的環衛工人夫婦,在一天的勞累后,終于停下,坐在路邊的石椅上,開心的吃著簡單的晚餐,陽臺的燈光很溫馨地籠罩著他們的身影。

這是一則公益廣告,畫面讓人動容,留一盞燈,給人貼心的暖意。孩提的我,不會想到外婆細小的動作,會是今天可以廣為宣揚的善念,具有普世的價值。一件小事,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可以讓人感受一生的溫暖。

后來,看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即便是武術主題,故事與畫面卻是一如既往的文藝范。而真正讓我感念于心的是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是的,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就有溫暖,就有力量,也就有了希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