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完《王者速讀法》,覺得30分鐘讀完一本書真的很厲害,也想嘗試用這種方法讀書,并且挑戰(zhàn)每日一本書一篇讀書筆記。為了降低難度,我選擇的都是之前讀過一遍,卻沒有寫讀書筆記的,或者只是摘錄其中的句子,沒有整理成文章的書。但是,只堅持了幾天,便再也寫不下去了。
想要放棄,但想想自己才堅持了幾天,這么快放棄真的很不甘心。但是,繼續(xù)寫又很煩躁,完全沒有動筆的欲望。
這時候,看到了小伙伴發(fā)的一條朋友圈。
“讀完1小時,寫書評3小時,排版2小時,糾結了2小時,寫篇沒質量的書評也是不簡單。”
“我以為就我自己這么費時費力。”
“真心話,現(xiàn)在感覺讀的時間反而是最少的。”
……
這或許是人類的通病吧,在面臨挫折的時候,總會抱著“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這樣的想法。舉個例子,我們只看到別人寫出爆款文章,閱讀量達到10w+,而自己寫了那么多文章卻少有人問津,卻沒有看到別人背后的努力和糾結。
豆瓣紅人,暢銷書作家特例獨行的貓在一次分享中就提到她每天下班后都堅持寫作,并且堅持了7年。
彭小六用了一年成為簡書關注度第一的作者,他的文章經常登在首頁,而卻他電腦里存著更多少有人問津的文章,那些10w+的文章只是其中的一兩篇。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2、
我們在嘗試新的事物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我剛開始學習手繪思維導圖的時候,線條不夠流暢,關鍵詞提取不到位,畫面構圖混亂,中心圖不知道畫什么,很多問題困擾著我。不同的是,有些人一遇到困難便放棄了,這部分人占多數(shù);有些人堅持了一段時間也放棄了;只有很少的人能夠真正堅持下來,便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獲得成長。
過早放棄的原因往往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未來的不確定,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會有收獲,他們畏懼困難,不敢堅持,同樣他們也不會堅持。
劉未鵬在《暗時間》中提到,“如果你遇到困難,不妨用一用互聯(lián)網(wǎng),用一用群體的智慧,看看別人當時是怎么想怎么辦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并不孤單,你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遇到過,你踩過的坑里盡是前人的腳印,不要僅僅因為一時摸不到頭緒,找不著出路就退出。”
“你踩過的坑里盡是前人的腳印”,不要認為你遇到的困難是獨有的,在網(wǎng)絡的世界里,你能找到很多的前輩,他們都經歷過你所遇到的困惑,與其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不如聽聽他們的建議,幫助你度過難關。也許,他們的建議并不適合你,但你能夠知道有這么一群人和你一樣迷茫過、痛苦過,也就不會陷入到“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的心理陷阱中,也能夠更客觀地面對困難。
我的心情其實慢慢平靜了。我明白寫作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寫出好的文章更是困難。而且,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碼字的過程中,會遇到寫不下去的情況,會糾結、煩躁,會擔心寫的文章不夠好,會再一次被首頁拒絕……但這絕不會成為我放棄的理由,而且我也明白我寫的文章真的不多,不夠好。
那怎么辦?不斷寫,不斷修改。雖然這句話已經被說爛,但是總是前輩們無數(shù)次掉進坑里總結的經驗,我表示虛心接受。
3、
前幾天看到彭小六的《讓未來現(xiàn)在就來》中的一段話:
“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走過的路、爬過的坑跟你敘述一遍;我寫文章的目的不是讓你繞過哪些大山和深坑,而是告訴你,盡管你會遇到這些大山和深坑,但是沒事兒,你會扛過去的。”
彭小六的這本書中集合了很多他之前寫的干貨文章,書中介紹了時間管理、知識管理和閱讀的方法,很實用。
書中也有一些雞湯,比如“你若努力,全世界都會為你制造機會”,“盡管你會遇到這些大山和深坑,但是沒事兒,你會扛過去的”,讀來很溫暖,像是一個長輩對我們的鼓勵和叮嚀。起碼,我們在遇到這些大山和深坑的時候,能夠想起這些話,重拾信心。
信心,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很虛幻,但卻給人以力量。也許我們并不能確定未來是好是壞,但信心可以讓我們不至于太受打擊,過早放棄,而過來人的信息是信心最靠譜的來源。
相信我,在這個世界上你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