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起了一個大早就趕到杭州東站,坐上了開往紹興的高鐵。這也是第一次坐高鐵,心情還是有些激動,不過這比坐飛機要稍微輕松一些。
高鐵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擁擠。沒過十幾分鐘就到了我們旅游的第二站:紹興。
之前對于紹興的印象就是非常小,這是魯迅的故居,紹興黃酒很有名,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但是到了那里之后才覺得,紹興的生活節(jié)奏比杭州還要緩慢。因為大街上根本看不到來來往往的人群,街道十分干凈,也沒有過往的汽車。只是在湖邊能夠看到來往的漁船。
我問當?shù)氐乃緳C這是什么湖,司機告訴我們這是鑒湖,紹興黃酒用這里的水做才是最正宗的。還告訴我們,紹興黃酒一定要嘗嘗。可是,我們這一路人都不會喝酒,有一個會喝酒,但是又對酒精過敏。算了,還是留些小遺憾吧!
在去酒店的路上,街邊有很多的古老建筑,這些建筑大多都是低矮破舊的。司機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民居。順著窗外看去,許許多多的白色墻壁上都蔓上了墨綠的青苔,這應該是歲月的痕跡。
依水而建的建筑都顯著很古老,同樣,也都是黑瓦的坡屋頂,與北方的民居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不一會兒,就到了下榻的酒店。從酒店的窗戶向外望去,看到了紹興的真正面孔。原來,這是一座既古老,發(fā)展有迅速的城市。在高樓大廈的兩旁依然可以看到民居。
短暫休息了一會兒便去了魯迅故居。這是來紹興必去的地方。
我對魯迅的了解還是很多的,這也多虧了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述關于魯迅的生平之類的故事。而我也真的很喜歡魯迅的作品。這次旅行,我就拿了一本《魯迅經典全集》,一邊讀魯迅的書,一邊了解魯迅的故事。
還好那里的人也不是很多,而且不需要門票。
在那里,我們把該看的都看了。包括百草園,三味書屋還有一些故居。后來聽旁邊的導游講解才知道,原來這些建筑大多是根據(jù)周氏家族的族人回憶而建的。不過這里的知識真的很多,包括魯迅的一些比較詳細的生平。好多東西在百度百科上都是看不到的。比如他和他周圍人的一些故事還有一些詳細的照片等等。
在參觀魯迅故居時,遲子建曾經在《魯鎮(zhèn)的白天與黑夜》中寫過:我是邁過魯迅故居的門檻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歷史卷軸一樣的門檻會被踩碎了。我也產生了共鳴,因為這里的一切,都傳唱著歷史的聲音。仿佛真的回到了魯迅的孩童時代,在百草園里玩耍,在三味書屋里和壽鏡吾先生學習。一切都非常的真實又有些難以置信。
我還喜歡狹小的弄堂,當穿過弄堂時,放慢腳步,靜靜地看地下布滿歲月的青苔,傾聽著它們訴說。
魯迅故居就先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又去了沈園。
沈園里面的故事也不少。都是關于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
最主要的便是墻上的兩曲《釵頭鳳》。一個是陸游寫的,一個是唐婉寫的。
這是一個愛情悲劇。陸游和唐婉是一對情侶,然而陸游的母親為了兒子的仕途,就讓陸游離開唐婉。陸游聽從了母親的意見,于是一紙休書,兩人就分開了。然后,為了感慨,兩人就在墻上寫下了《釵頭鳳》這兩首不朽的佳作,這也有著淡淡的悲涼。
游完之后,旁邊的小河還不時經過烏篷船。這可是江南特有的交通工具。
已經快到傍晚了,夕陽和烏篷船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天黑得很晚,我們沒能看到烏篷船上的燈火。不過美景什么時候都會出現(xiàn)。靜謐、祥和的畫面出現(xiàn)在城市中,恐怕也只有這里了。
在酒店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又到了烏鎮(zhèn)。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