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for my existence.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制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p>

? ? 近日由于一些很個人的原因,喜歡上了中島哲也的電影,以及由此我才知道太宰治。日本的藝術家,似乎很喜歡以“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系”為題材表現自我的藝術,就像中島哲也的所有片子的出發點均是“不平等關系”——不平等的關系是所有悲劇的起點,而將“核心”包裹其中的是導演的技巧。同樣太宰治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太早的恐懼和認知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他所書寫的人生虛妄和荒誕,那些人戴著傻子的面具在社交場周旋,博取那無聊又乏味的歡笑和認同。而混亂的世道,滔天的戰火,讓他無所適從。他是個男性主導的叢林法則下的失敗者,因為他內心過于敏感纖細了,但他對女性的憐憫和愛又缺少一種勇氣來支撐,所以家庭啊事業啊都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生本就無謂絕對的錯與對,黑與白,換句話來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混沌之中游走著,從無意義中探詢絕對的有意義。有些人能夠形成一套自己的邏輯,強迫自己接受“已經獲得了意義”的幻覺;而大庭葉藏始終徘徊在黑與白,愛與恨的兩端,生活在社會之中,他沒有自我,而和他人的羈絆,又不足以強大到為他指明方向。在自我厭棄之中,他選擇了死亡,以此來凌駕于人生之上。這也是他“絕望”的來源,而這絕望的確是無人可拯救的。


松子是一個和太宰治很像的人,一個依賴性人格和討好型人格的結合,加上不合格的童年塑造,以及周遭人的影響給她的悲劇添加了更多的戲劇化,像喜劇卻也是悲劇的混合交替,他們都是失敗者。于松子而言,人生的起起落落在她這里似乎只有落,無數次的被欺騙站起來,被傷害走出來,在絕望之后的希望之光點亮的也只是她短暫又漫長的一生的一瞬,因為她無私的上帝之愛,葬送了自己,死在了通往光明的路上盡管只有幾步就可以重生了,是那么的諷刺也是那么的無奈。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愛是太耀眼的,是她自嘲不需要回報的付出,所以所有的人理所應當的浪費著這樣的愛。

在那些立于洪流之上觀百川灌河的人眼里,每一條小溪流的喧鬧是不是顯得愚蠢而徒勞。那些更加敏感聰明、善于體察人心的人,是不是在演戲的時候,感到的不僅是戲弄的快樂,也有一種悲涼和自憐。

大庭葉藏的悲劇不在于不能合群,不在于交友不慎,不在于吸毒,也不在于性關系混亂,而在于他本身就是“沒有自我”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書名叫《人間失格》的原因。想必大庭葉藏自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才再三自殺,嘗試把“不合格的”自己,從這個世間抹去。如果說吸毒和混亂的男女關系是他惡的體現,那么自殺就是他嘗試的自我救贖。我們也會在“世俗”眼光和個人間欲望間猶疑不定,會在做出決定的同時身懷對他人的愧疚感,會“虛假”地撒著白色謊言取悅他人,也會為自己的虛偽而感到羞愧,進而懷疑自己是否已經沒有了自我。


說實話這兩個人都是對世間有著敏感的觸覺的人,感受著所有人的喜怒哀樂還要承受著這些人的壓力,或許你會覺得為什么我要替別人的情緒負責,然而情感的傳遞實際上是無形的,只能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只是體會感情的能力。那些對于生命與生活都有著更高的領悟力(或者說更細膩的感觸能力)的人,仿佛能感知到周遭的五十光一百色。這樣的纖細敏感,雖然能體驗到更多層次的美好。但這種能力的背面是,他們也必將承受著敏感帶來的十倍百倍的痛苦,且無人能訴說。我記得看過一個抑郁癥患者說:看到有人說《人間失格》全篇都是呻吟病語,矯情且不知所云。我由衷羨慕他。大概這就是,作為常人被羨慕的道理吧


文中部分觀點引用知乎用戶 李洋白 謝謝筆者給予的傳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個人,不怕將來后悔做過什么,怕的是后悔沒做什么。而奮斗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撫平你自己的那份不甘心,...
    九等天使閱讀 114評論 0 0
  • 親愛的老公,今天你干活回來說受傷了,還一直堅持干完了再回來,也沒有休息,胳膊腫的像個雞蛋,我趕緊找到我們家的紅花油...
    傲雪_4612閱讀 109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