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說
大家好,
我是蘭心,很高興和大家在《漲知識》欄目見面。
有時候,對寶寶的啟蒙,是不被一些爸爸們看好的。他們不理解媽媽們的良苦用心,覺得那么小的寶寶對她進行英語啟蒙真的有必要嗎?他們可能覺得,聽到寶寶開口說英語才有用。但是,流利說英語是一個過程,只有啟蒙方法得當并且持續對寶寶進行啟蒙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寶寶在開口說話的時候給你驚喜!因此,今天我就為寶媽們支支招,讓大家有方法教,教出效果,讓那些覺得英語啟蒙是無用功的寶爸肯定和理解媽媽們的辛苦付出!
如果你在英語啟蒙上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這篇文章留言區給我留言哦!說不定下次我們解答的就是你想知道的哦!Mua~
漲知識
問:低齡寶寶英語啟蒙怎么做才算有效果?家長要怎么教才是正確的方式?
蘭心:有的家長會疑惑,小寶寶都不怎么會說話,英語啟蒙會有效果嗎?
首先,爸爸媽媽們需要明白一點,不論是什么語言,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語言學習。華盛頓大學大腦與學習科學研究中心主任Professor Patricia Kuhl在TED的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中講到:每個嬰兒剛生下來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
他們的大腦可以統計不同語言的發音,雙語者便是大腦中形成了兩套統計數據,他們在說不同語言時,就可以自行切換這兩套數據,所以并不用擔心過早的英語啟蒙會讓他們與中文混淆。哈佛大學也有幾項關于兒童學習外語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在學齡前,尤其是3歲前能學習第二語言,這個語言學習本身將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大腦靈活性。
讓孩子從出生時就開始英語啟蒙,是為了在孩子語言敏感期先建立對這個語言的認識。
讓孩子理解英語只是和中文一樣的一種語言,用來交流,溝通,認識世界。
其次,語言的學習,輸出和出入成正比的,持續的輸入,才能給孩子帶來對應的輸出。
0-2歲小朋友,雖然還不會說,但是ta們能聽懂,小腦瓜每天都在吸收新知識。無論你是跟ta說英文也好,中文也罷,ta都是當新東西在學習。家長可以給寶寶一些動作指令,讓ta去演出來,或者配合出來。怎么在親子陪伴過程中融入英語,讓寶寶在有趣的親子游戲中感受英文,這才是小齡寶寶家庭英語啟蒙的關鍵。
寶玩在這個年齡段有很多的家長為主導或者親子游戲一些玩的一些東西。比如說我們有寶寶健身操,爸爸媽媽可以跟小朋友可以一起玩,說:“Bend and reach, bend and reach, fingers to toes”就可以拉著小朋友的手去摸自己的腳趾頭。
在學習tickle(撓癢癢)的時候,0-2歲的寶寶們可能不太能說,但是能感知爸爸媽媽撓癢癢身體的感受,會咯吱咯吱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就慢慢能理解tickle的含義。我們很多櫻桃班的寶寶,都能聽英文做出正確的指認,或者聽英文指令做出正確的動作。等到了會說話的年齡,ta們也就能自然的輸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