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的天總是灰蒙蒙的,好天氣總是神出鬼沒,難得一見。沒想到,這幾天竟然連續的晴好。于是乎每天上午10點,我都到駟馬橋邊坐一坐。看遠處車水馬龍,近處草木蔥蘢。一邊仰觀俯察,享受風物之美;一邊撫今追昔,撥弄心琴之弦。
駟馬橋以漢武大帝時期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的遺蹤而聞名。相如當年雖窮斯濫矣,卻心高齊云,離開成都的時候發誓,以后不混出個人樣,非高車駟馬,不入此城。據說,我們的大辭賦家還將自己的誓言書之于橋柱。前年臺灣著名散文作家張曉風女士來成都,我差一點陪同她來此尋幽訪古呢。不過,往事越千年,就算去到駟馬橋下,恐怕也只會看到一水南流,司馬之跡,再無覓處。
唉,風云雷電,花鳥蟲魚,駟馬橋邊的野花野草,就這樣靜靜地生長了數百千年,相如時代的升仙水,如今變成了沙河。宇宙為萬物之逆旅,光陰乃百代之過客。人生歲歲,江月年年,一切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亙古如此。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品著,想著,我的思緒也隨云而散。
打小,我就喜歡看云,就像那時喜歡在沙灘上玩一樣。云與沙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其形多變,變幻莫測。你看,有時如棉,有時如鱗,有時如山,有時如水。靜若飄煙,動若奔馬,明若可鑒,暗欲摧城。其千姿百態的變化,常常令我浮想聯翩,驚詫莫名。
何況,天有四季,春夏秋冬,云之形、云之態,又別有面目,回味無窮。所以,如果四時都能詳觀云之或動或靜,或明或暗,則必定妙趣橫生,自得其樂。
上午的陽光煞是和煦,這樣的陽光正適合晾曬郁郁的心情。水流無聲,但四圍高低錯落的各式林木,竟然漾起一片森林的氣息。而那樹枝上歡歌的小鳥,竟如音樂之悅耳,讓我從內到外,四肢百骸,充滿一種說不出的舒坦。
就這樣靜靜地看,就這樣靜靜地想。美酒成都堪送老,芙蓉花發五云高。如果司馬相如生活在今天,他還會爬過艱難的蜀道,不遠千里,到京城長安那米珠薪桂之地,去當北漂一族么?我想,他一定舍不得離開成都,說不定會像我一樣,一杯清茶,一把躺椅,沙灘水岸,慵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