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風歲月》|成長不止到18歲,還是到老到死。

“假如死神是個小孩子,那么他一定是天底下最孤獨的小男孩…….他注定只能一個人踽踽獨行,只能說話給自己聽,而他的那種神秘深邃的眼神是凡人無法理解的,他腦海中的神秘,是凡人無法承受的。”

科里在小伙伴死后,終于悟出一個道理:自己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死亡。即使經歷了一連串的死亡事件,對于只有12歲的科里,死還是無法理解的世界,他不相信空洞的“天堂”,他在思考死的意義同時,也在思考生的意義。書中有一段,他在火車上遇到三個奇怪的人,他們帶他在“成人的城市”中走了一圈,科里看到了各種痛苦與無奈。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真實的世界太殘酷,于是他決定回家。

在知乎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學校不告訴孩子社會的真相?”提問者覺得,社會是殘酷和黑暗的,孩子提早知道人性的丑惡才能保護自己。回答很多,有人都覺得個人的認知是片面的,有人說應該保留孩子對美好的向往的權利。我想,沒有比成長更困難的事情,人的成長不單單是18歲前,智慧的成長是不斷的而曲折的,或許到死那天,才能說:“我長大了”。

曾經有一陣子被疾病困擾,看了大量關于生死思辨的書籍。為的是安撫自己對于疾病與死亡的恐懼,后來發現虛驚一場,于是心理警報解除,但也覺得在恐懼邊緣游走了一圈,對于死亡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最近,再做一次身體檢查,醫生看完后說,看得不夠清楚,讓我兩天后再去復檢,心里的警報又再次拉響。我才真正的明白,對于死亡的真的一無所知。隨著年紀的增加,死亡的恐懼有增無減。科技既帶來重生,也帶來痛苦的隱憂。你可能不會死得那么干脆,你可能會死得很漫長與痛苦。一個人只有真正與死亡接觸過,才能說你見過死亡,但不代表你就懂得它。死亡是最孤單的事情,你只能自己面對。

四年前第一次讀這本書,當時邊看邊哭,無論是老師、同伴、小狗的死亡都讓我印象深刻。再次重讀,我竟然不再流淚,而且動我的情節也與當時不一樣。這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約翰尼被打后的改變,由于嘗到了痛苦的滋味,于是作者認為“靈魂中那種自由奔放的神秘力量似乎已經消失。”而這正是大人與小孩的區別。他認為小孩子應該不知天高地厚,喪失掉了,就變成了大人。回想自己,自從小時候在從自行車摔下來后,雖然偶然還是會騎車,但都是小心翼翼,充滿慌張不安。人的身體與精神都會成長,但不代表是往越來越好的方向,也許是妥協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那是去年的冬天,我在跑市場,在超市買水的時候和老板閑聊幾句,她是做安全套的,也許是出于職業的敏感度,我感覺男性市場...
    805bd580ce79閱讀 302評論 0 0
  • 參考 伯樂在線 - 你真的會用 Java 中的三目運算符嗎? 三目運算符的官方文檔 Java_Chuck - JA...
    xiaofudeng閱讀 1,201評論 0 0
  • 首先找出一些學習的鏈接 AttackOnDobby POP介紹與使用實踐(快速上手動畫) 2.Pop 學習 學習p...
    LeeDev閱讀 469評論 0 2
  •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I almost wasted. In the mind ve...
    realmine閱讀 45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