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廬02/3/2017《超級個體》gd11032016
知識要點
一、自由
自由職業態:
是個人和組織最好的站位。可修煉,進可共創,退可自保。
自由:
對其誤解:不受約束,有很多空間,可以做很多選擇。
深層理解:你的選擇需要承擔自由背后的責任。
觀點:一個項目給予你自由做決定的權力,同時,也要你承擔做決定后的責任,是因為你有能力。
沒能力:沒有談判的自由,也沒有換工作的自由。
現在的能力:你的現狀是你過去“自由選擇”的結果。
自由=責任=能力=過去的選擇
二、如何在自己職位上培養“自由職業態”
1.運營能力修煉:自我管理,自律,開始理財,學會基本法律常識
2.產品能力修煉:從交付結果開始,做了多少事情,省了多少成本,滿足誰的需求?清晰呈現給內部客戶看。這就是封裝自己的能力。
3.媒體能力:從練習表達和思考開始
三、自由職業態的三種能力
律師:
產出產品:見客戶,準備訴訟材料,來往于不同法院開庭
自我營銷:為人處世讓人舒服,替別人打官司,與別人成為朋友
自運營能力:自我管理強,勤奮專業精,善推銷自己。
四、怎樣把能力包裝成產品
能力包裝成產品:可交付,有價值,脫離你依然存在的東西。
五、自由職業者有哪三個階段
起步階段:積累聲譽和客戶群,建立互信關系。(雇傭)
中期階段:穩步提高價格,通過觀察和談判篩選客戶。(自由交易)
第三階段:根據興趣愛好挑選客戶(共創)
如到新的領域,能力遷移,三個階段從頭來一次。
六、自由職業者如何進一步放大自己的能力
1.提高產品能力,提高水平,質量或者增加附加值,能提高單價。放大價值
2.提高媒體能力,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傳播口碑能提升重復購買。放大影響力
3.提高運營能力,能提升自已的效率(降低時間成本)或者讓更多的人跟著你一起干。放大效能
啟發思考
? ? 本篇文章是古大大揭開了“自由”的面紗,撕下了它的偽面具,讓我們真正看清了自由的真面目:自由=責任=能力=過去的選擇。
? ? ?過去認為“自由”是無拘無束,沒人管,空間大,我想干嘛就干嘛。而今天的職業社會出現新的自由職業者,具有三種職業能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產品能力,營銷能力,運營能力,一人就是公司,貝有獨家選擇與人或公司的合作自由。這種自由度取決于你過去的選擇,工作八小時外你是怎樣渡過的?你是怎樣一步步咬緊牙關,培養自己的三種能力?當你有了能力才貝備擔當責任,才有了做決定的權力的自由。
自己該怎么做
如何培養自己在職位上的“自由職業態”?
1.產品能力修煉:目前我有一塊重要工作是處理來訪接待,這塊工作是重中之重,關系到三方的利益,損壞誰的利益都不行,平衡三方關系,滿足領導和ZF的需求是我的工作職責。我必須封裝自己能力,呈現給領導看:一年接待了多少人次?處理了多少個案?市民滿意率達到多少?同比下降多少?這些個案中分門別類有哪幾種類型?每種類型中突出問題是什么?是何種原因?你是如何處理的?經驗教訓是什么?舉一反三等等諸如問題。
2.媒體能力修煉:我這塊工作一直以來是被媒體關注的焦點,如何應對媒體成為我的必修課。先從表達和思考入手,經常向朋友或家人分享一些所思所想,閱讀讀后感,鍛煉語言能力和結構思考力。
3.運營能力修煉:為了工作和擔當,憑經驗干工作已跟不上節奏,持續學習,長期呆在學習區,遠離舒適區,防患于未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獲得更好的自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