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農村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絕大多數勞動力外出務工掙現錢,
留守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幾乎全是老年人,尤其以男性老年人為主 ,現在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頭在家用鋤頭挖田挖地種莊稼,用鐮刀收割小麥、稻谷、油菜等農作物,生產工具幾乎處于原始社會時代,生產技術一無所有,生產效率低下,產值回報率入不敷出 ,所產的糧食和農付產品只能維持全家人生活,即使有剩余部份糧食可儲存一點,最多能夠維持到一年.個別家庭生產的剩余農副產品運到當地市場銷售,雖然能賣點現錢,但把運費、成本費和勞動力費除開便所剩無己.所以年輕人都不愿在家務農,便造成大面積田地撂荒,長滿雜樹野草,看見無不讓人痛心.
? ? ? ? 農村面臨的實際情況 ,從上到下人人皆知,可就是視若網聞,根本沒有解決的辦法,其實早在黨的十七大十八大期間就作出了大力發展農業的戰略部署,為"三農"制定了很多相關政策,可農業特別是山區農業卻停滯不前,很難得到發展,關鍵要徹底解決好以下三方面問題:
? ? ? ?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 ? ? ? 農業要發展,思想認識是關鍵。不僅農民要轉變觀念,領導干部更應該首先轉變觀念。特別是縣級主要領導更應該走在前面,農業大縣領導更應如此,不要只注重抓城鎮建設,彰顯政績,而忽視抓農業發展。要帶好各鄉鎮和農業主管部門一班人,深入村社制定農業發展規劃,改造土地和水利設施,把發展農業的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鄉(鎮)主要領導和農水部門的主要領導,要為當地農業發展出謀獻策,帶頭率領所有干部駐村蹲點,苦戰兩三年,徹底改變農村落后面貌 ,打好農業翻身仗.
? ? ? 二,動員年輕農民返鄉務農
? ? ? 現在多數在外務工的農民都覺得在外工作難找,錢難賺到手 ,
其原因是國家重點建沒項目和城市建設已走到盡頭,發展到頂尖,所以工作的機會少了,好多年輕人無工可做,都在準備返家務農.現在他們手中還多少有點剩余的錢,如果動員他們把錢投入到土地承包發展種養殖業,不僅對農業發展有利,而且對他們個人創業走致富路也會體現人身價值創造更多的財富.
? ? ? 三,科技興農是關鍵
? ? ? 農業要發展得快,獲取的利潤高,必須打破常規農業發展模式,走科技興農的發展道路.土地必須整治,打破戶承包界限,實行流轉大承包,小田小地變成大田大地,實行機械化耕種收割,或推行大棚科學種植,像荷蘭那樣發展高科技農業,以低成本創高產值,讓年輕一代當上新型農民.不過,國家和當地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機械化設備,水利設施建設,道路設施要由國家和當地政府投資,其他由承包者負責種養,所需經費自己解決.
? ? ? 只有這樣,山區農業發展才有希望,山區黨政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政績也同樣會彰顯出來,山區的農民也才會永遠脫貧致富奔小康,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