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蘇州歸來

昨天晚上坐火車回到武漢,到了住處已是深夜10點,肚子好餓,和同事吃了燒烤

日記本上一次記錄是出發蘇州前,如今半個月過去,已經回來了。這半個月,實在是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寫日記,要說時間,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的,但是工作太忙,真的是沒有那個心情

這一站,對我個人來講,收獲的更多的是認可和自信,也讓我對老板的管理、人與人的相處有了其他認識,我也基本知道我適合的是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樣的領導。說實話,這家經銷商的管理,簡單大氣,只要你不出大的紕漏,老板會放開讓你折騰,總經理格局高,人豪爽。所以你會看到下面的人大多都比較平靜不浮躁,每個人都把工作當首位,存在感也是由工作刷出來的;同事之間,打打鬧鬧,亂開玩笑,也挺熱鬧;最后一天,行政經理領著我們在蘇州逛,照顧的很周到,也絲毫看不出來她替老板擔心錢的問題,晚飯我們都說不用破費了,我們自己吃就行了,她還是邀請我們一起吃龍蝦;他們的工資水平在我見過的經銷商里算是高的,所以員工的幸福度應該是很高的。反觀我自己,我想問自己一句: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幸福度?高工資?要說幸福度,其實我待在這個公司一直不快樂,高工資?其實和這家經銷商的員工比,還真不如人家,畢竟人家包吃住,而我們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沒有我還待著干啥?自己都搞不懂自己

這次重新認識了東風的張主任、劉工和dfs的秦老師,我發現他們就是我想要的那種領導和同事。以前,被公司的領導、同事先入為主的觀念誤導,對東風、DFS有偏見,所以在沈陽那會沒有用心去認識這些人,這個事情也說明當群體的輿論導向都偏向一邊的時候,你很難說服自己不去附和他們的想法。張主任,心直口快,對事不對人,我一個小小的實施經理,她會和我探討客戶的問題,會仔細聽我的問題、方案,甚至也會爭論。首先,她不會因為我身份比她低好多檔次而看輕我,拒絕與我溝通;其次,她不會隨意打斷你講話,雖然她性格急,但是也會耐心聽完你講的內容;再次,雖然會爭吵,但這只是針對這個問題而言的,就事論事。我喜歡這樣的領導,這一次和張主任在一起,刷新了我對領導的認識,以前像井底之蛙一樣,以為所有的領導都是LI那樣的。張主任也比較認可我,她說這個男孩不錯,和客戶溝通啥的都很不錯。最后一天,聽說他們寧波的伙伴買不到火車票,張主任就說:我也是話少,買不到就直接買飛機票好了。很自然,很簡單,反觀我們公司對我們的態度,我只能呵呵了。一個公司對員工的關懷和體恤是最基本的準則,這真的和你公司有錢沒錢關系不大,即使你沒錢,日常關心的話也是可以的,這就是公司氛圍的營造。認識了劉工,沒想到待在國企的人反倒比我們這些待在民營企業的簡單,所以萬事沒有絕對,誰說國企的人就會復雜。我和劉工有爭吵,那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他給我感受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小細節:會在夜晚買雪糕給我們每一個人;我和財務的擠了一晚上,他會把枕頭、牙膏牙刷統統拿過來給我。這些小細節讓我感動。而且我覺得同事關系就應該這樣:工作的時候歸工作,生活中互相幫助,為什么整那么復雜。畢竟拋開工作不講,我們還要處下去幾年甚至更多,沒有溫情的地方待著索然無味。當然我也理解,這種事情不能強求,但是我確定我要的不是現在這種的。認識了DFS的秦老師,其實在沈陽那會對他有些偏見的,但是當你敞開心扉的時候,他也會沒有保留的展現給你,雖然從大的方向來講,我們是合作方,責任利益要分明,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講,我們只有認真溝通才能共同把這個事情做好,這一次,我們之間就到達到了另一個層面:我會及時的把數據給他,方便他提前整理,他會發現我數據里面的問題,及時提醒我,沒有因為我提供錯誤導致他返工而心懷不滿,最后雙方也算是把這個項目順利的完成了。最后一天,由于公司不給報銷費用,我和秦老師說去他們屋里將就一晚上,可以打地鋪,秦老師還是默默的把兩張穿拼在一起,三個人擠了一晚上,感謝秦老師。現在想想當時看到公司群里有同事幸災樂禍的發消息:DFS的今晚上集體加班,好開心。我覺得很不理解,有什么好開心的。不過就因為領導對DFS有敵意,所以你需要說這些話哄領導開心,這就是群體的導向。這也讓我不斷地提醒自己:時刻要保持清醒,要有自己的立場,你待在一家公司是短暫的事情,但是你交到的朋友是長期的,一定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蒙蔽自己,錯失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認識了莫工,也是個很簡單的人,莫工他們廣州公司的氛圍很好,大家處的像家人一樣,他說這也是薪水不算高但是大家都不愿意走的原因。他坐飛機半夜2點回去,都是同事去火車站接的他,換做是我,我真的找不到這樣的同事。我們之間也吵過,我發了幾次脾氣,但是我們都是對事情而言,過后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作為我來講,我很擔心項目的進度不能按照計劃進行,而莫工有時候做事沒結果,不跟到最后,所以我總是各種操心,生怕出了問題我最后才知道。有一次,我們倆在吃飯的過程中講起來了,我發了脾氣。事后也反思自己:不應該在吃飯的時候談工作,也不應該對著其他人的面批評別人,這個體驗相當不好。總體上來講,我們就是對事,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萬事大吉,私下里大家該怎樣還是怎樣。我相信,莫工也能理解我。

未見劉工時,我心里想:國企的人一定復雜,所以不能深交,不能敞開心扉;未見莫工時,我心里想:莫工待在公司這么多年,一定適應了這種環境,而且30多歲有閱歷了,應該不簡單。事實上,交往后發現:他們都很簡單,是我想的復雜。而我想為什么我會把別人想的那么復雜?根本原因就是我待的環境復雜,里面的人復雜,造成了我潛移默化的會把每個人都想得復雜。所以,王慧田,你該走了!

沒出差之前,就有想走的想法,這次出差算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公司領導的奇葩管理、同事之間的寡淡我已經不想談,因為要走談這些就沒啥意義了。而且,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個人能力能改變的,能找到適合你的才是王道。覺得虧欠的第一是董工這邊,現在項目正式開始大批量實施,但是部門沒人,董工雖然平時不能為我們做更多,但是他也是盡量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為我們爭取一些事情,他人也很善良;覺得遺憾的一點就是剛認識了東風的這幫人、DFS的這幫人,以后就沒機會一起共事了,因為他們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人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重要的是經歷。

愛生活,同時也要努力,認識更多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