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溝通方式激發了孩子的“謊言”20170407

誠實,是每個家長希望孩子所具有的美德。然而,你是否了解,孩子的撒謊行為可能恰恰是由于家長的不良溝通方式所“誘發”。先來看看我自己的案例,那是孩子上小學以前的事情了。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學會了撒謊,有時她的話讓你真假難辨,有時卻是顯而易見的、拙劣的謊言。有一次,我讓她喝中藥,她不愿配合,為避免不愉快的爭執,我決定給她一個臺階下,我鼓勵她在不需要監督的情況下自己喝完,然后我就走開,過了好一會——她可能經過劇烈的思想斗爭——我聽到馬桶沖水的聲音和她的腳步聲,我想我猜到了她的詭計。果然,我在洗手間發現了她作弊的痕跡——馬桶邊上撒到有中藥的痕跡,這是她沒有料到的。我返回去檢查她的藥碗已經空空如也。我平靜地問她:“你把藥喝完了?”“是的”,她有點惴惴不安地回答,不敢看我的眼睛,“真的是這樣嗎?”,她仍然堅持說“是!”。這讓我十分惱火,就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她的謊言,狠狠地批評她的不誠實,最終她也羞愧、害怕地大哭起來,解釋自己不想喝但又怕被我責罵……

我為孩子撒謊的不良行為而苦惱,卻沒有意識到作為媽媽的我其實難辭其咎。當我學習了有關孩子的不良行為與親子溝通的關系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原因。

原來,和孩子溝通是一門有規則的獨特藝術,大人的不良溝通模式(由于缺乏知識和技巧),會促成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不良的溝通方式會“激發”孩子的謊言。在親子溝通中,父母不應該問那些可能導致孩子防御性撒謊的問題,如果你已經知道真相,就不要逼迫孩子在笨拙的謊言與尷尬的坦白之間做出選擇。比如上述那個喝藥的例子,當我發現她明顯在撒謊時,我不應該還故意問她“是不是把藥喝完了?”,這種逼迫式的提問會激發孩子為保護自己免于被責難而撒謊。由于沒有讀懂孩子謊言背后的真實意圖,家長常常非常惱火,嚴厲指責孩子的不誠實,這種道德評判又會加重孩子的負罪感和自卑感,形成防御性撒謊的惡性循環。

回顧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常由于缺乏親子溝通的知識和技巧,給孩子造成了很多困擾和壓力。當我明白是因為自己的不良的溝通方式“激發”了孩子的謊言時,我開始“讀懂”孩子并嘗試改進溝通方法,女兒撒謊行為越來越少,偶爾因為大人的提問方式不妥讓其產生防御性撒謊,也會很快得到糾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話說,啊狠在學前班課堂上憑著精湛的客家話演講,在2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了。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形象難以撐起自己的才華…...
    Chosing_春幸閱讀 145評論 0 0
  • 每當我突然迸發出什么新奇到別人難以理解的想法,或者想不顧一切的犯二一次,再或者只是“矯情”一下的時候,就能感受...
    愛生活愛拉拉芳閱讀 212評論 0 0
  • 今天晚上倒騰一晚上,兩個人給老公找分水器活生生找了一晚上,我的時間呀!下好單竟然快十點了,so,我決定睡覺。進來看...
    梅子Mey閱讀 189評論 4 1
  • 1、現階段使用的是蘋果手機,蘋果手機有有點,也會有壁壘。選購這款手機的原因是個人喜歡拍照和攝影,記錄生活的美好點滴...
    carol223閱讀 22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