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guī)律,我們沒必要那么趕,很多時候,那么著急,只會讓我們錯過一路上更多的美好風景。
時間真緊,飯店里著急吃飯的姑娘燙了舌頭,疼的她呷呷嘴喝了口冷水,路上奔著趕車的人崴了腳,依然倔強的跛著腳挪動到車上,我們匆匆忙忙的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和這個城市一樣默契的生活,似乎,稍稍放慢節(jié)奏,規(guī)整的生活就會七零八落。
1.
上周四,神情恍惚的去上班,眼看時間來不及了,就跑著下樓梯,誰料高跟鞋勾住了樓梯的臺階,我的身子猛然向前一傾,直接撲下去雙膝跪在臺階上,差點翻了過去。那一刻除了疼,滿心都是恐懼和委屈,“幸好沒啥大事”,我在心里默念著,眼角的淚水開始不爭氣的往出涌。跪在地上愣了半晌我扶著墻慢慢站起來,一跛一跛的坐著公交去公司了。事后,我發(fā)現(xiàn)兩條小腿被蹭破了兩大塊皮,又紅又腫,走路時都隱隱作痛,晚上回到家里,自己蘸著酒精消毒,那酸爽啊,疼的我嗷嗷直叫,嘴里嘟囔著“我再也不這么趕了”。
剛畢業(yè)那陣,我心高氣傲,風風火火,總覺得要一展才能,干出一些大事來。同事看著我的狀態(tài)笑著打趣說,“剛畢業(yè)嘛,能理解,這脾性,一看就是學生”。我甚是不喜歡他們這樣的說辭,總感覺略帶嘲諷,就一口回應著“沒有沒有,我挺成熟的”。同事聽后更是樂了,笑著說“還沒有啊,你是不是每天心里都急躁、慌亂、想干些什么又不知道該做什么,從哪做起,你比較著急的成長吧”。我去,他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他說的不就是我最近的困惑嗎?我略帶遲疑,稍后眉色一轉,連忙說,“沒有,我就是做我的工作嘛”。
不知他是否注意到我眉眼間那片刻的遲疑,不過,我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正確的。但是,我仍舊不以為然,總覺得他們早已被社會磨去了棱角殆盡了熱情,如同河流把石塊洗刷打磨成鵝卵石一樣,他們被社會打磨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懶家伙”,甚至連臨死前都不愿掙扎。而我不同,不甘屈服,不甘墮落,有著他們早已喪失的沖勁。但事實并非如此,直到那次商務課程,我才體會到自己有多么low,多么的浮躁和心急。而這些狀態(tài),是工作和成長最為忌諱的。
在這份工作之前,我實習時曾主持過將近200人的會議營銷活動。怎么開場,怎樣用詞,如何能讓觀眾產生共鳴,調動他們的情緒……關于這些我都能把握的恰到好處。然而,商務課程是我的一個痛點。我難以找到它的平衡點和主體風格,以至于會場出現(xiàn)尷尬的斷詞和卡殼。即使我明白,作為一個講師,并不只是表面上的“會說”,“能說”,那些侃侃而談是各種知識的積累和調用的結果。而我,卻因心急忽略了這一點。
果真,心急一定會出事。第一次主持商務課程因出師不利使我在講師的道路上遭遇了滑鐵盧之痛。事后,我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錯誤。活動結束后,經理做完總結,單獨跟我聊了一會,重點我只記得一句“沉下來,別急,好好學,好好總結,路還長,要拿得住”。
終于我明白了,一口是吃不下一個胖子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guī)律和流程,刻意打破和改變事物原有的規(guī)律,必定會失敗。
2.
小瓶子是我的同事,大我兩歲,做策劃的。她最近發(fā)了一篇文章《其實我也可以長發(fā)及腰》,提及了她的愿望“成為一個‘長發(fā)及腰’的‘瘦子’‘作家’”。也許,你也會覺得驚奇,“長發(fā)及腰”這么簡單的事怎么會成為愿望呢。可是,對于一個24年來一直都是以短發(fā)示人的人來講,那確實是愿望。
小瓶子說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頭發(fā)還能搭在腰間。從小到大她都是短發(fā),頭發(fā)剛長到頸間就會被她剪了,因為總覺得等待頭發(fā)長長的過程太漫長了,所以總是著急的把它剪了。大學的時候,小瓶子的舍友全是長發(fā),每次洗完頭發(fā)后她們都會慢條斯理的打理著,一轉身,發(fā)絲從空中飄過,美極了,像她這樣有“短發(fā)病”的女孩更是羨慕那一襲的長發(fā)。
現(xiàn)在呢,小瓶子也是長發(fā)了,不過是因為懶于打理而長長的,按她的說法,一切都是偶然。不過那偶然中的道理卻是長發(fā)女孩的共同點:她們都有一顆溫和的心,從從如細水,行事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沒有那么明顯的目的,也沒那么浮躁的癲狂,一切水到渠成。
小瓶子多年從未留長的頭發(fā)束起來也能搭在腰間了,她也終于明白,她太著急,著急去擁有那些美好的事情,著急著奔赴目的地,但卻忘了帶著一顆耐心等待的心,忘了駐足欣賞那一路不可多得的美景。
3.
前段日子從太原坐火車回西安時,萱萱姐分享給我一篇文章《不要太用力生活》,作者在文中說“在人生的路上,我們需要奔跑,但同時也需要適當的偷懶。我們需要盡自己努力讓身邊人過得更好,但不要太過用力。尊重自然規(guī)律,尊重個體差異,尊重自己。”
我想,萱萱姐必定是從我的話語和狀態(tài)中讀出了我的浮躁和著急。她只是沒有戳穿,而是換了另一種方式告訴我“要沉下來”,要懂得尊重事情本有的規(guī)律,尊重自己。
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匆匆忙忙,慌慌張張,但一切并不是我以為的樣子,事情也沒有朝著好的結果發(fā)展。我著急的想把工作做好,想把自己的興趣撿起來,但是設定的好多目標都沒能在既定的時間里完成,即使是完成的,效果并不好。我果真把所謂的完成事情當成了任務一般,只是每天去做而已。也許,就像小瓶子說的,頭發(fā),干嘛去管它,不經意之間它自會長長。很多路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去走,很多事是需要一點一點的去做。倘若你越關注越在意它,恨不得在最短的時間讓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事情反倒變得糟糕。
其實,一切沒那么趕,事情本就來得及。很多時候,不是事情著急,而是我們急躁、焦慮的內心把事情變得那么著急。很多事情,分開單獨來看,確實不乏時間催得緊的,但是,從整個事情的過程和發(fā)展方向來看,目標已經確定,我們又何必非要匆匆忙忙的打破它本來已有的規(guī)律呢?
一根弦,繃得太緊,反而容易斷掉,生活同樣如此,過度急躁,過度重視結果,生活就會崩盤。很多時候我們不僅要學會讓自己忙起來,有事可做,但千萬別忘記,讓焦躁的自己學會慢下來,因為張弛有度才叫生活。試想,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程序式的走過一輩子,人就可稱為“機器”,又何必稱之為人。因為,這些所謂的人和機器沒什么兩樣,他們只知道接二連三的做事情不停的運轉,根本不需要辨別是否該做,這樣的方法又是否合適,他們沒了思考,沒了辨別,只有低著腦袋眼神呆滯的慌亂。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guī)律,我們沒必要那么趕,很多時候,那么著急,只會讓我們錯過一路上更多的美好風景。我們總以為爬到山頂才能看到好風景,卻殊不知最好看的卻是那一路錯過的繁華;我們總以為河流的源頭是最好的風景,卻殊不知一路激流險灘的澎湃和徐徐而來的沉靜才是對水最完美的詮釋。我們著急的奔赴終點,以為會有驚喜,哪知所有的小幸福都在不知不覺的經歷中。朋友,學會偷懶,放慢身心,做一個慢慢品味生活的人吧,要記得,走的太快,你該學會慢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