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4 夜讀
剛剛結束 李笑來老師的 財富自由之路,緊接著又是 古典的 躍遷。說起來,兩本書的作者是新東方的前同事,現在又同是在 羅振宇得到上? 推出個人專欄的成功人士。人以群分,其實兩人的學習方法論、知識認知、觀念更新升級 有著很多相似相容之處,所以 對我們讀者來說,也可謂是 汲取他們這一派的更多養分。
未來世界的認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運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從大量信息里抓取趨勢的洞察能力。
不得不佩服古典、李笑來等他們一幫子人,提煉出這么簡潔有力、又具體充分的結論出來。此話暗含著,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具備找到源頭的能力,接著知道要流去哪里?要想著達到某種效果或者目的地,要怎么做?說起來容易(因為不是自己苦思冥想出來的,吸收的別人的認知),但做起來難! 上面古典老師的一段話,讓我聯想到 一句廣告語:一個夢想、兩個夢想、三個夢想·····千萬億個夢想? ···夢之藍。細細想想,咱們擁有的能力不也要經歷這樣的過程:一個細分行業的某個環節的具體知識或者信息,我們要擁有如何找到它的能力和熟練度,一次、兩次、三次、很多次,不同行業不同種類的很多龐雜的知識 信息等,很多次實踐之后,量變到質變,沖破一個臨界點(復利曲線),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且是能繼續成長變化的能力。后面兩部分的能力 ,也可以此類推。
獨自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異同?望文生義,其實也可略知一二了。獨自,相對于客觀環境而言,側重于外部條件的刺激,有一個和周圍環境的反應暗含在思考的過程中;獨立思考,更多是強調主觀能動性,由內到外的,仔細思考揣摩。當然,兩者都要匯集到共同的一個地方:
進入場景,面對當下資源、當下情景你如何解決當下問題?
回到內心,你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要調用多大資源?調動哪些資源?你準備通過解決這個問題創造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