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瑩:一顆玲瓏晶瑩心,書寫別樣傳奇人生

文/南湘紫


她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兒”;她是清末陜西女首富;她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她用她的智慧書寫傳奇人生;她就是《那時花開月正圓》的女主周瑩,歷史上真有其人。

01

追過《那時》劇的伙伴一定對她的俏皮、機靈、離經叛道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除了她進入吳府努力學規矩,笑料百出的樣子,還有她天賦異稟的經商頭腦,我一邊佩服一邊感嘆:七竅玲瓏心,大概說的就是周瑩,的確人如其名,她的內心里藏著他人沒有的那份剔透晶瑩。

歷史上的周瑩,出生于陜西三原,她天資聰穎,從小對數字有著敏感又突出的記憶。

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有著特立獨行的經商頭腦。

她十七歲嫁入陜西涇陽吳家,十八歲喪夫守寡。周吳兩家本是世交,奈何周母貪圖財富,周瑩嫁入吳家后受人白眼與欺凌。但堅強的周瑩并沒放棄對生活對人生的希望。在公公因故去世、吳家東院家道中落后,她用瘦弱的肩膀,擔起了發揚吳家東院的大任。

她的晶瑩心里藏著不怕困難、勇于挑戰、敢于創新的決心。

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她敢為人先,率先提出“分股制”,在吳家東院勞作的伙計不僅可以領到薪水,還可以參與股份分紅,類似于現代的股份制。

這在當時,特別是在一個女子手里開始執行,是多么難能可貴又獨具創新,可見周瑩不僅堅強而且具有創新精神。

她思想開放,目光深遠,有野心,有魄力,是近代與外商貿易的開拓者。

她積極擴大吳家東院的生意市場,不僅國內分號不但,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

在國內,吳家商號密網,撒遍各地,有“吳家伙計走州過縣不用吃別家飯,不用住別家店”的傳說。

在國外,周瑩將茯茶、絲綢等物分銷至西域的中亞、東歐各國。她還在上海設商鋪總號,積極與洋人合作,將吳家的生絲布匹、茶葉遠銷歐美,可謂是近代中國與外商貿易的開拓者。

在周瑩為吳家生意出生入死的二十五年里,她不僅為吳家積累的雄厚的資產,讓吳家東院順利走出生意低谷,更擴大了吳家東院的生意業務,涉及之廣,在當時無人匹敵:鹽、糧、鐵、茶、糕點、珠寶、酒樓、典當、木材……可謂吃穿住行均有涉獵,簡直就是清代的淘寶聚集地。

02

周瑩在經商方面天賦異稟,在當時無人能及。為人處事方面她的晶瑩心更是玲瓏剔透。

她被慈禧親手賦予“護國夫人”牌匾,授予“一品誥命夫人”殊榮,且被認作慈禧的干女兒。

一九零零年,慈禧在西安避難時,周瑩向慈禧提供了十萬兩白銀。屆時她名聲大噪,當地人都想目睹周瑩的風采。

一來因她大手筆,一口氣拿出十萬兩白銀,二來一個女子竟有這樣的心胸和義舉。在她心里,她始終認為:有國才有家,如果朝廷都沒有,哪里還有吳家。

在她不被族人理解的時候,她內心卻始終堅持“情義”二字為主,她用實際行動贏得族人的掌聲,贏得當地百姓的歡呼。

周瑩為吳家東院創造的財富在當時在當地可謂富可敵國,可她并不僅僅重視錢財,她更注重情與義,人與命,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她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她不僅有愛國情愫在心里滋生,對于周邊百姓,她更是樂善好施。

她樂于義事:修水利、助軍餉、建文廟、興教育,一件件一樁樁都是利國利民的義事大事,一個女子,在當時,該要有怎樣的目光和心靈才能托得起這樣的大義?

在戰亂和天災兩重意外到來時,周瑩更關心的不是吳家東院的生意,而是周邊百姓是否安康。她開倉放糧、廣設粥鋪,讓涇陽、三原等地的民眾受益感恩。陜西涇陽、三原兩縣修縣志時,特別用心,將周瑩的善舉大義載入史冊,從此她名垂千古,實為不易。

她的晶瑩心里,還住著平等與大度。

她不計較那些詆毀和挖苦她的人,努力經營吳家生意,將吳家東院的生意發揚光大。

《那時花開月正圓》劇照


她把伙計當家人,平等相待,與他們同甘共苦。每月初一十五,吳家人與伙計同桌用餐,但不許酩酊大醉。

周瑩這樣的舉動,不僅暖化了伙計的心,讓他們感到主人對他們的熱情,也使他們工作起來更有干勁,還加強了各自間的感情。

03

周瑩是女子,但她有著好男兒的豪氣與心胸,思維開闊,心胸寬廣;她也有著女兒的柔情與善心,樂善好施,對人有大義,關心普通百姓的安康;她雖是清末陜西女首富,但她不驕不躁,不以錢財為最重,心懷天下心系百姓,于國于家,施以援手,扶國于困捐軍餉,扶民于危設粥鋪。

她雖守寡,卻勇于面對苦難,在苦難的磨礪下奮起,成為勵志傳奇。

周瑩一生短暫卻輝煌,十七歲嫁入陜西涇陽吳家,十八歲開始守寡,以一已之力撐起低迷的吳家生意,從商二十五年她將吳家東院的生意做到海外,做滿中國各個角落。

她一生無子,僅有一女兒竟夭折。后收了一個養子。無數個漆黑的夜晚她一定是在孤寂傷心中度過,但苦難并沒有泯滅她的善心,她的善舉讓陜西人念念不忘。

她去世時,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和迂腐的吳家后人因周瑩沒有為吳家留下子女,并沒讓周瑩葬入吳家祖墳。但這并不妨礙百姓對她的祭奠,她出殯當天,自發前來送葬的涇陽周邊百姓就達八萬余人。

用樂觀和智慧書寫非凡人生


雖然周瑩只活了四十二歲,她卻締造了清末陜西女首富的傳奇,她重德輕財、勇于創新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和緬懷。她用一顆剔透晶瑩心,書寫出了傳奇人生。


后記:周瑩身為一個女子,卻被載入史冊,在那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何其彌足珍貴。更難得的是她在艱難困苦中磨礪自己的意志,以一己之身撐起了陜西涇陽吳家東院的生意,并發揚光大,遠至中亞東歐,小女子的晶瑩心里,藏著大男兒的心胸與遠見,令人佩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