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至
其實,張志明是個好男人。
觀影之前,太多的文章都在指責張志明,說他幼稚、不負責任,長不大云云,太多的文章都在心疼余春嬌。可是,當我懷著種種預設,真正觀看完電影后,卻由衷心疼張志明。這部影片,說是春嬌救志明,其實是志明救春嬌。
春嬌,是一個心傷未愈的人。從小生長的破碎家庭,玩世不恭的老爸,都讓她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以及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她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創傷,沒有得到治愈和成長,并延續下來,帶到她與張志明的交往之中。
小時候,父親的不辭而別,讓余春嬌有強烈的被拋棄感。在潛意識中,她對男性是指責與不信任的。因此,她在與張志明的戀愛中,也未曾擺脫這種影響。面對張志明,她并沒有真正信任他。當問題出現,她也首先選擇指責與逃避。
當她看到“疑似曖昧”的短信時,第一反應并不是開誠布公,與張志明進行直接溝通,而是截圖并和姐妹們討論。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現出她對問題的猶疑與回避,缺乏一種成熟自主的方式,去擔當自己的親密關系。
當志明在加油站,向她提出結婚的想法時,她無法接受這種“隨意”的方式,覺得是一種太過潦草的態度,卻也不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只說一句“以后再說”,留下志明一個人摸不著頭腦,不知她為何又生氣。
當兩人在臺北遇到地震,志明“拋棄”她,自己鉆到桌子下面時,她的不安全感終于全面爆發。即便,志明當時在不斷呼喚她,并將桌子拉過來,但是她也始終無法原諒——張志明,終于像父親一樣拋棄了自己。于是,她堅決和他分手。
張德芬曾說:“在親密關系中,我們都會無意識地把愛人,當成小時候的父母,繼續和他完成我們未完成的課題。”在影片中,春嬌也無意識地將志明,當成小時候拋棄自己的父親,和他完成“拋棄”與“被拋棄”的課題。
春嬌總是說:“我很怕遇到像我爸那樣的男人。”在與志明的戀愛中,她的指責,猜忌,不安全感,很多時候也并不是因為志明真的做了什么,或是沒做什么,而是她在潛意識中,將志明當成了自己的父親,去指責,去依戀。
于是,她看不見志明的真實存在,只將他當成一個“幼稚、不負責任”的父親替身,去完成童年時候,未完成的“對父親的改造”。她一直以“年長、成熟”的角色自居,想要完成對志明的改造——正如想要改造自己的父親一般。
因此,當志明買回達利的作品時,她并不理解,志明作為一名廣告人士,應有的藝術品位與追求,而是簡單粗暴,將他定義為“幼稚、沒用、浪費錢”。志明喜歡的電動滑板,也被她稱為是“三分鐘熱度”。至始至終,她未曾真正理解他。
長久以來,春嬌生活在一個繭里,未曾真正看見志明,看見世界。一旦志明沒有按照她預期的方式回應她,便被她視為不愛她。其實,這只是她自己的模式發作而已。她的作繭自縛,不僅辛苦自己,也讓親密的愛人倍感疲憊。
但是,即便如此,志明依然不離不棄。多少次,春嬌都說“要不我們還是算了”,志明都想要繼續堅持,自己改變多一點,去努力經營彼此的感情。志明在平時,看似神經大條,實際卻溫柔體貼,很在乎春嬌的感受。
當他意識到,“干媽”的借精生子,讓春嬌很不開心時,會堅決拒絕。當他發現,春嬌不喜歡達利的藝術時,會想辦法找出它的“實用性”,哄她開心。當他被春嬌分手時,還會去陪春嬌媽媽買菜,想辦法挽回這一段感情。
在春春的生日會上,即便被所有人當成空氣,受盡冷落與忽視,他也依然穿著“小雙俠”的衣服,在一旁眼巴巴看著春嬌,默默守護她。甚至,不惜費勁心機,排演一場“大龍鳳”的鬧劇,只為重新與春嬌和好。
很多人都說,是春嬌在等待志明長大。其實,是志明在為春嬌療傷。同樣是面對問題,相比起春嬌的“忍滾狠”,志明的“直男式”思維,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顯得更加耿直,更加勇敢,更加可愛。
正如春嬌對志明說的:“我也只是一個小女人,想有一個人可以保護我。”這一刻,春嬌還是那個小時候被拋棄的女孩,瑟瑟發抖,需要溫暖。她將志明,當成父親的替身,去指責,去索取。而志明,始終愛她深沉,不離不棄。
最終,春嬌與父親的和解,迎來她的治愈。當父親對她,坦誠內心的歉意,說出那句久違的“對不起”時,春嬌一瞬間淚流滿面。她將自己的頭,枕在父親的肩頭,多年的恩怨終于消解。這對父與女,重新建立起信任與理解。
正如春嬌父親所說:“不要逃避。”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像鴕鳥一樣逃避是沒有辦法的,最重要的就是去看見這一點,并且以一個成年的姿態,去重新修復與父母的關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課,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治愈。
周麗瑗說過:“親密關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給每個人療愈自己的機會。”春嬌在和志明的相處中,看見自己的猜疑,指責,不安全感。每一次她在發作之時,志明都表現出深深的理解。而這份理解,就是一種療愈。
畢竟,我們最深層次的匱乏、傷痛,只有在最親密的關系中,才能暴露出來。如果我們在關系中,一遇見問題,就選擇逃避,或離開,那不管談多少次戀愛,都只是在舊傷中不斷輪回。只有當我們從匱乏的人,得到療愈,成為完整的人,方是親密關系中的自我實現。
因此,謝謝你,張志明。當我每一次心灰意冷,想要放棄之時,謝謝你不離不棄,抓緊我的手。當我每一次想要退縮和逃避,謝謝你的包容和堅持。當我每一次暴露自己的傷口,謝謝你的溫柔體恤和理解。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
最終,我多年的心傷,終于得到治愈。我終于可以放下執念,破繭而出,去擁抱更真實的世界,去與全然的你相愛。謝謝你,溫柔而堅定,陪伴我完成這一次生命的破繭。你的愛,照亮我,溫暖我。你比想象中,更成熟,更勇敢,更有擔當。
你總說,是我讓你長大的。
其實,是你拯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