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比較冷門,我今天用到才了解到,以前都沒接觸過。。。然而卻發現這是很早就已經有的技巧。。。
引子:
如果一段文字需要多段TextView拼接而成,比如:“我叫XXX,今年XX歲了,身高X.X米”。
拿到這樣的需求可能我們第一反應就是StringBuilder的append(也許是因為我比較low的原因).然而這次需求是在PreferenceFragment 中監聽preference的變化動態設置該preference的summary,此時要求的時效性比較高,用append拼那么多行,總感覺有些消耗,所以在搜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來實現,果不其然,發現之后回頭看看自己的代碼簡直low爆了。。。
這里可以考慮用另外一種方法實現:引用string.xml文件中占位轉換符來完成string的format來實現。
Usage:
1.在string.xml中先定義好格式:
<string name="hello">String.xml占位轉換符:我叫%1$s,今年%2$d歲了,身高%3$f米。</string>
2.代碼中這樣實現
TextView tv=(TextView)findViewById(R.id.textView);
String format = getResources().getString(R.string.hello);
String result= String.format(format ,"[Android]" , 7 , 7.0);//對應xml中定義的123順序
Log.e("tag", result);
tv.setText(result);
輸出結果如下:
String.xml字符轉義拼接: 我叫[Android],今年7歲了,身高7.000000米.
Holly Crap! 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
優雅度甩開以前的"append append"幾個星球。
所以我接下來對占位轉換符稍微研究了一下,這里我只是稍微總結一下,相當于做筆記而已,畢竟資料都是零散的。不是自己的博文,老鳥輕噴啊。。。
首先要從Java里String的format()說起:
一、常規類型的格式化
String類的format()方法用于創建格式化的字符串以及連接多個字符串對象。熟悉C語言的同學應該記得C語言的sprintf()方法,兩者有類似之處。format()方法有兩種重載形式。
- format(String format, Object... args) 新字符串使用本地語言環境,制定字符串格式和參數生成格式化的新字符串。
- format(Locale locale, String format, Object... args) 使用指定的語言環境,制定字符串格式和參數生成格式化的字符串。
源碼如下:
/**
* Returns a localized formatted string, using the supplied format and arguments,
* using the user's default locale.
*
* <p>If you're formatting a string other than for human
* consumption, you should use the {@code format(Locale, String, Object...)}
* overload and supply {@code Locale.US}. See
* "<a href="../util/Locale.html#default_locale">Be wary of the default locale</a>".
*
* @param format the format string (see {@link java.util.Formatter#format})
* @param args
* the list of arguments passed to the formatter. If there are
* more arguments than required by {@code format},
* additional arguments are ignored.
* @return the formatted string.
*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de format == null}
* @throws java.util.IllegalFormatException
* if the format is invalid.
* @since 1.5
*/
public static String format(String format, Object... args) {
return format(Locale.getDefault(), format, args);
}
/**
* Returns a formatted string, using the supplied format and arguments,
* localized to the given locale.
*
* @param locale
* the locale to apply; {@code null} value means no localization.
* @param format the format string (see {@link java.util.Formatter#format})
* @param args
* the list of arguments passed to the formatter. If there are
* more arguments than required by {@code format},
* additional arguments are ignored.
* @return the formatted string.
*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de format == null}
* @throws java.util.IllegalFormatException
* if the format is invalid.
* @since 1.5
*/
public static String format(Locale locale, String format, Object... args) {
if (format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format == null");
}
int bufferSize = format.length() + (args == null ? 0 : args.length * 10);
Formatter f = new Formatter(new StringBuilder(bufferSize), locale);
return f.format(format, args).toString();
}
不同轉換符實現不同數據類型到字符串的轉換 |
---|
轉 換 符 | 說 明 | 示 例 |
---|---|---|
%s | 字符串類型 | "mingrisoft" |
%c | 字符類型 | 'm' |
%b | 布爾類型 | true |
%d | 整數類型(十進制) | 99 |
%x | 整數類型(十六進制) | FF |
%o | 整數類型(八進制) | 77 |
%f | 浮點類型 | 99.99 |
%a | 十六進制浮點類型 | FF.35AE |
%e | 指數類型 | 9.38e+5 |
%g | 通用浮點類型(f和e類型中較短的) | —— |
%h | 散列碼 | —— |
%% | 百分比類型 | % |
%n | 換行符 | —— |
%tx | 日期與時間類型(x代表不同的日期與時間轉換符) | —— |
測試用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null;
str=String.format("Hi,%s", "王力");
System.out.println(str);
str=String.format("Hi,%s:%s.%s", "王南","王力","王張");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f("字母a的大寫是:%c %n", 'A');
System.out.printf("3>7的結果是:%b %n", 3>7);
System.out.printf("100的一半是:%d %n", 100/2);
System.out.printf("100的16進制數是:%x %n", 100);
System.out.printf("100的8進制數是:%o %n", 100);
System.out.printf("50元的書打8.5折扣是:%f 元%n", 50*0.85);
System.out.printf("上面價格的16進制數是:%a %n", 50*0.85);
System.out.printf("上面價格的指數表示:%e %n", 50*0.85);
System.out.printf("上面價格的指數和浮點數結果的長度較短的是:%g %n", 50*0.85);
System.out.printf("上面的折扣是%d%% %n", 85);
System.out.printf("字母A的散列碼是:%h %n", 'A');
}
輸出結果
Hi,王力
Hi,王南:王力.王張
字母a的大寫是:A
3>7的結果是:false
100的一半是:50
100的16進制數是:64
100的8進制數是:144
50元的書打8.5折扣是:42.500000 元
上面價格的16進制數是:0x1.54p5
上面價格的指數表示:4.250000e+01
上面價格的指數和浮點數結果的長度較短的是:42.5000
上面的折扣是85%
字母A的散列碼是:41[%n起換行作用]
搭配轉換符的標志 |
---|
標 志 | 說 明 | 示 例 | 結 果 |
---|---|---|---|
+ | 為正數或者負數添加符號 | ("%+d",15) | +15 |
? | 左對齊 | ("%-5d",15) | |15 | |
0 | 數字前面補0 | ("%04d", 99) | 0099 |
空格 | 在整數之前添加指定數量的空 格 |
("% 4d", 99) | | 99| |
, | 以","對數字分組 | ("%,f", 9999.99) | 9,999.990000 |
( | 使用括號包含負數 | ("%(f", -99.99) | (99.990000) |
# | 如果是浮點數則包含小數點 如果是16進制或8進制 則添加0x或0 |
("%#x", 99) ("%#o", 99) |
0x63 0143 |
< | 格式化前一個轉換符所描述的 參數 |
("%f和%<3.2f", 99.45) | 99.450000 和99.45 |
$ | 被格式化的參數索引 | ("%1$d,%2$s", 99,"abc") | 99,abc |
測試用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null;
//$使用
str=String.format("格式參數$的使用:%1$d,%2$s", 99,"abc");
System.out.println(str);
//+使用
System.out.printf("顯示正負數的符號:%+d與%d%n", 99,-99);
//補O使用
System.out.printf("最牛的編號是:%03d%n", 7);
//空格使用
System.out.printf("Tab鍵的效果是:% 8d%n", 7);
//.使用
System.out.printf("整數分組的效果是:%,d%n", 9989997);
//空格和小數點后面個數
System.out.printf("一本書的價格是:% 50.5f元%n", 49.8);
}
輸出結果
格式參數$的使用:99,abc
顯示正負數的符號:+99與-99
最牛的編號是:007
Tab鍵的效果是: 7
整數分組的效果是:9,989,997
一本書的價格是: 49.80000元
二、日期和事件字符串格式化
在程序界面中經常需要顯示時間和日期,但是其顯示的 格式經常不盡人意,需要編寫大量的代碼經過各種算法才得到理想的日期與時間格式。字符串格式中還有%tx轉換符沒有詳細介紹,它是專門用來格式化日期和時 間的。%tx轉換符中的x代表另外的處理日期和時間格式的轉換符,它們的組合能夠將日期和時間格式化成多種格式。
常見日期和時間組合的格式轉換符: |
---|
轉 換 符 | 說 明 | 示 例 |
---|---|---|
c | 包括全部日期和時間信息 | 星期六 十月 27 14:21:20 CST 2007 |
F | “年-月-日”格式 | 2007-10-27 |
D | “月/日/年”格式 | 10/27/07 |
r | “HH:MM:SS PM”格式(12時制) | 02:25:51 下午 |
T | “HH:MM:SS”格式(24時制) | 14:28:16 |
R | “HH:MM”格式(24時制) | 14:28 |
測試用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e date=new Date();
//c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全部日期和時間信息:%tc%n",date);
//f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年-月-日格式:%tF%n",date);
//d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月/日/年格式:%tD%n",date);
//r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HH:MM:SS PM格式(12時制):%tr%n",date);
//t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HH:MM:SS格式(24時制):%tT%n",date);
//R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HH:MM格式(24時制):%tR",date);
}
輸出結果
全部日期和時間信息:星期一 九月 10 10:43:36 CST 2012
年-月-日格式:2012-09-10
月/日/年格式:09/10/12
HH:MM:SS PM格式(12時制):10:43:36 上午
HH:MM:SS格式(24時制):10:43:36
HH:MM格式(24時制):10:43
定義日期格式的轉換符可以使日期通過指定的轉換符生成新字符串。這些日期轉換符如圖所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e date=new Date();
//b的使用,月份簡稱
String str=String.format(Locale.US,"英文月份簡稱:%tb",date);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f("本地月份簡稱:%tb%n",date);
//B的使用,月份全稱
str=String.format(Locale.US,"英文月份全稱:%tB",date);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f("本地月份全稱:%tB%n",date);
//a的使用,星期簡稱
str=String.format(Locale.US,"英文星期的簡稱:%ta",date);
System.out.println(str);
//A的使用,星期全稱
System.out.printf("本地星期的簡稱:%tA%n",date);
//C的使用,年前兩位
System.out.printf("年的前兩位數字(不足兩位前面補0):%tC%n",date);
//y的使用,年后兩位
System.out.printf("年的后兩位數字(不足兩位前面補0):%ty%n",date);
//j的使用,一年的天數
System.out.printf("一年中的天數(即年的第幾天):%tj%n",date);
//m的使用,月份
System.out.printf("兩位數字的月份(不足兩位前面補0):%tm%n",date);
//d的使用,日(二位,不夠補零)
System.out.printf("兩位數字的日(不足兩位前面補0):%td%n",date);
//e的使用,日(一位不補零)
System.out.printf("月份的日(前面不補0):%te",date);
}
輸出結果
英文月份簡稱:Sep
本地月份簡稱:九月
英文月份全稱:September
本地月份全稱:九月
英文星期的簡稱:Mon
本地星期的簡稱:星期一
年的前兩位數字(不足兩位前面補0):20
年的后兩位數字(不足兩位前面補0):12
一年中的天數(即年的第幾天):254
兩位數字的月份(不足兩位前面補0):09
兩位數字的日(不足兩位前面補0):10
月份的日(前面不補0):10
和日期格式轉換符相比,時間格式的轉換符要更多、更精確。它可以將時間格式化成時、分、秒甚至時毫秒等單位。
時間字符串的轉換符 |
---|
轉 換 符 | 說 明 | 示 例 |
---|---|---|
H | 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 | 15 |
I | 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 | 03 |
k | 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 | 15 |
l | 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 | 3 |
M | 2位數字的分鐘(不足2位前面補0) | 03 |
S | 2位數字的秒(不足2位前面補0) | 09 |
L | 3位數字的毫秒(不足3位前面補0) | 015 |
N | 9位數字的毫秒數(不足9位前面補0) | 562000000 |
p | 小寫字母的上午或下午標記 | 中:下午 英:pm |
z | 相對于GMT的RFC822時區的偏移量 | +0800 |
Z | 時區縮寫字符串 | CST |
s | 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秒數 | 1193468128 |
Q | 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毫秒數 | 1193468128984 |
測試代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e date = new Date();
//H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tH%n", date);
//I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tI%n", date);
//k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tk%n", date);
//l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tl%n", date);
//M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的分鐘(不足2位前面補0):%tM%n", date);
//S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2位數字的秒(不足2位前面補0):%tS%n", date);
//L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3位數字的毫秒(不足3位前面補0):%tL%n", date);
//N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9位數字的毫秒數(不足9位前面補0):%tN%n", date);
//p的使用
String str = String.format(Locale.US, "小寫字母的上午或下午標記(英):%tp", date);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f("小寫字母的上午或下午標記(中):%tp%n", date);
//z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相對于GMT的RFC822時區的偏移量:%tz%n", date);
//Z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時區縮寫字符串:%tZ%n", date);
//s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秒數:%ts%n", date);
//Q的使用
System.out.printf("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毫秒數:%tQ%n", date);
}
輸出結果
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11
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不足2位前面補0):11
2位數字24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11
2位數字12時制的小時(前面不補0):11
2位數字的分鐘(不足2位前面補0):03
2位數字的秒(不足2位前面補0):52
3位數字的毫秒(不足3位前面補0):773
9位數字的毫秒數(不足9位前面補0):773000000
小寫字母的上午或下午標記(英):am
小寫字母的上午或下午標記(中):上午
相對于GMT的RFC822時區的偏移量:+0800
時區縮寫字符串:CST
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秒數:1347246232
1970-1-1 00:00:00 到現在所經過的毫秒數:1347246232773
以上是Java語言里本身就已經對String這個類做好了format的API開放出來,可以給開發者自由使用。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源碼里Formater的注釋,有興趣可以深入研究。
此處放一張縮略圖:
這算是Java里基本的知識吧,現在用到算是mark一下。。。
然后在Android里使用,可以配合spannable做一些高級的文字展示了
暫時先寫到這。。。有空回頭再完善
另外markdown怎么作頁面內跳轉,希望markdown高手指教一下,網上搜到用<span>標簽的方法仍然沒效果。。。按道理是可以的,先放書簽,然后做個超鏈跳書簽,試了一下并沒有用
參考文獻:
首先收藏一個HTML特殊轉義字符對照表,文章中多處不能轉義的地方都虧了它
HTML特殊轉義字符對照表
文章中的那些個表格和示例都是摘自這里,用markdown改了下格式:
JAVA字符串格式化-String.format()的使用
這里介紹了個新奇特<xliff:g>,沒有嘗試過,我覺得就用%1$s、%1$d這種好:
android中string.xml中%1$s、%1$d等的用法
然后最開始其實是看的這篇文章,里面是有毒的。。。
Android string.xml文件中整型和string型代替以及特殊轉義符
文章中說
特別注意:
在string.xml中無法直接寫成 %d,%s,%f 等這類格式化符號,必須在中間加個轉義符"$",而不是平時常用的轉義符""
實際上并不是這個原理。。。可以看到前文里介紹了$符是表示多個轉換符在一起時起到參數索引作用。
寫在最后
我在簡書也就是個無腦馬克流,經常留言后有人問我頭像。。。好吧,我現在就放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