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燉泡煮,喝了七天蓮子羹。
步入大雪節氣,深冬的氣息愈發的濃厚。雖不至滴水成冰,但是出門拉鏈,手套,帽子稍有疏忽,便定會讓你領略祖國大地冰凍三尺的威力。
一口小燉鍋,熬煮了足足12個鐘。泡發過的銀耳,伴著紅棗,蓮子,在這溫吞吞的燉鍋里面,慢慢煨出濃濃的膠。裹著膨脹開來的紅棗,已經軟糯的蓮子。慢慢翻滾,上下起伏。
微信圖片_20171209100058.jpg
微信圖片_20171209100104.jpg
微信圖片_20171209100136.jpg
腦袋里面晃了一夜的輕攏慢捻抹復挑。
屋子里暖氣十足十的熱,溫度已經直逼30度,雖然身為北方人,年近三十歲,來到濟南才真正在暖氣房里過冬。幼小家里沒有暖氣,母親又怕我晚上睡覺冷,會在床邊放置一個煤球爐。那年歲,家里沒有暖氣的家庭,一般取暖除了火爐,就是煤球爐。火爐入夜的時候一般滅掉就不在用,一是沒有太多精力去添炭通風,二是極費煤炭。所以煤球爐一般是取暖首選。但是煤球爐有個隱患,一旦燃燒不足,產生一氧化碳便會危及生命。已有鄰居三口,因為煤球爐一氧化碳中毒,被送往醫院搶救。所以使用起來還是心有戚戚焉。
有一晚,照常放置煤球爐。半夜母親驚醒,跑到我床前,用手指試探我是否還有氣息。原來母親那夜做夢,或許我中間發出了囈語,聲音也一并入了母親的夢中。母親以為我也中毒。自那之后,母親一度精神恍惚,于是開始了陪母親看病住院掛吊瓶的日子。這種日子大約持續了大半年。那一年,還珠格格大熱,紫薇小燕子滿天飛;那一年我開始了我懵懂的青春期。
好在那年秋天,母親病情好轉,慢慢面色紅潤,精神也好了。姥姥來家里看望母親,我們還一起登了泰山。
轉眼也過去了二十多年,如果不是偶爾間母親閑聊,我大概也忘記了曾經那段艱苦的歲月。
蓮子羹里面要加冰糖,這樣才會甜。
6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