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快快長高——兒童增高的那些事兒

女兒的身高,我心中的坎

女兒快9歲了,身高122cm,在班里面不是最矮的,也應該是倒數前三了。對比周圍她的很多同齡好朋友,正常比她高了半個頭(大約10cm左右)。
從《2017兒童身高標準》也可以明確:女兒的身高屬于“矮小”。

2017身高表

我是那種事業心比較重的人,剛為人父那會,對這塊的認知不足,對懷孕期老婆的營養補給也沒做到位,導致女兒出生時,體重只有2.3kg,身高48cm。
起步就慢半拍的她,后來還越來越挑食,精神頭也尤其好。這樣的結果是吃得少、睡得少。快速增高也成為奢望。就這樣,眼看著她一天一天的和周圍的同學、朋友拉開了距離。
我經常在這方面自責:事業有那么重要嗎?女兒長大成人后,會不會因為你當初的不重視、疏忽而責怪你一輩子呢?每每想到這里,我的心像針扎一樣痛。
眼看女兒再過幾年就要進入青春期了,為了不給自己留遺憾,必須抓住女兒的第二個成長時期:青春期(第一個時期在嬰兒期(1—2歲)。

人是怎樣長高的

人的身高是由骨骼決定的。人長高尤以長骨的增長最為明顯,長骨按照部位分為骨干和骨骺,在骨干和骨骺之間的軟骨是骺軟骨,也叫骨骺線。在骨骺線閉合之前,骺軟骨不斷分裂增殖生成新的軟骨,然后軟骨變成骨,骨可以不斷增長,人就隨之長高;等到骨齡成熟,骨骺線完全閉合,骺軟骨全部骨化,骨干與骨骺連成一體,骨骼完全鈣化,骨就不再增長,人的身高也就定型了。


骨骺線

支持骨骼增長的是生長激素,生長激素(HGH)是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由191個氨基酸組成。1996年,美國FDA公布了一項科研成果:生長激素是唯一能夠使人體骨骼線性生長的物質。生長激素可以加速骺端軟骨細胞分化、增殖,促使骨骺軟骨骨化,此時骨頭使勁往兩頭長,從而使身高一點點拉長。


腦垂體前葉

長高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腦垂體必須分泌足量(數量&質量)的生長激素
二是骨骺線要未閉合

影響身高的因素

1.遺傳

很多資料中都提到,人的身高70%來自遺傳。這從歐美和亞洲人的平均身高,以及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平均身高中也能看出端倪。
遺傳身高公式
我身高172cm,太太身高160cm,按照經驗公式:
女兒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女兒成年后的理論身高應該是159.4cm。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很難達到這個數據,因為從以下的年齡-增高曲線看,即便到了青春期,和嬰幼兒期的增長速度也產別很大,女孩一般在5-8cm。

年齡-增長高度

假如女兒15歲骨骺線閉合,也只有6年的時間增高,按照每年5cm的增長速度(青春期后期增長減慢),也就30cm的空間。最終的身高也就在152cm左右。

2. 營養

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身體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營養的好壞也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平均身高。50年代出生的男人平均身高在165cm左右,而80年代的這個數字是170cm左右,可見營養的改善對平均身高的影響作用。另一個讓國人詫異的案例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營養改善,一向被我們稱作“小日本”的民族,成人的平均身高竟然超過了國人!可見營養對身高的作用。
影響身高的營養來源主要包括鈣、蛋白質、維生素三個方面。
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與牙齒的主要成分,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骨骼生長、強健、預防骨質疏松等。
  牛奶、豆制品、黑色食物如黑芝麻、海帶及深綠色蔬菜等,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
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對于身高發展與鈣質同樣重要,是身體組織的重要合成元素。
  蛋類、牛奶、豆制品、蘆筍、花椰菜、南瓜、秋葵等都富含蛋白質。
維生素
  1)維生素C能幫助膠原蛋白形成,也會促進鈣質的吸收。
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甜椒、馬鈴薯、豆芽菜、青花菜、深色蔬菜、草莓、奇異果、柑橘類等更是富含維生素C。
  2)維生素D可以維護骨骼健康,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牛奶、燕麥、蛋、苜蓿、奶油、蛋黃、番薯等,都含有維生素D。適度的陽光照射,可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質吸收。
行動計劃:
a) 通過中醫調理女兒胃口,解決挑食的毛病
b) 讓孩子多在學校吃飯,同學們一起進食,能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c) 請營養師+自己動手,改善食物口味及品種,增加、平衡鈣、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

運動

運動能刺激腦下垂體產生更多的生長激素。這也是為什么經常做運動的人通常比少做運動的人高的原因。
行動計劃:
1)跳繩:300次/天,晚上20:30前完成;
2)多運動:周末組織戶外活動,增加運動量。

睡眠

兒童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并不分泌。因此,睡眠對兒童增高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睡眠對小兒腦的發育、腦功能的恢復、記憶力的增強和鞏固,也都有良好的作用。


睡眠、營養、運動VS身高

睡眠-長高

行動計劃:
1)早睡晚起:女兒經常22:00以后睡覺,看完這個作息圖之后,目標21:00睡覺。早晨07:00起床(之前06:30).
2)午睡:在學校,由于中午她睡不著,別的小朋友在睡覺的時候,她一般在教師看書。最近嘗試中午睡覺,能入睡了。

發育

發育的先后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女孩的平均身高之所以比男孩低,主要原因是發育早。

生長激素到底要不要打?

女兒的診斷結果

為了女兒的身高,特意到醫院做了系統的篩查,分別做了骨齡、腦垂體MR、DR以及子宮超生波,主要結果如下:
1)骨齡:7.6歲,比實際年齡小1歲左右;
2)生長激素(ng/ml):12.9(90min)
3)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ng/ml):106(標準值261)

生長激素 VS 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IG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中文翻譯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或“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因其結構與胰島素類似而得名;也被稱為“生長激素介質”(即SM ,somatomedins),是生長激素產生生理作用過程中必須的一種活性蛋白多肽物質。

女兒的檢測結論是:生長激素分泌的數量基本達標,但質量不達標!
醫生的建議是打生長激素,保守估計每年能多長高至少3cm。

生長激素的前世今生

< 生長激素(HGH)是一種肽類激素,其結構為一百九十一單鏈肽,含有191個氨基酸分子,由垂體中的生長激素細胞合成、存儲和分泌。生長激素能夠促進骨骼生長,增加心肌收縮力,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體內氮儲量;增加脂肪氧化分解和糖異生,提高營養物質轉換率,調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防御能力。目前,臨床用生長激素均是通過DNA重組技術而成,叫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
提到生長激素,很多人會想到很多副作用,比如早熟、內分泌失調甚至癌癥等。當我把醫生的建議給太太參考時,她的第一反應也是堅決不打。
打生長激素真的那么可怕嗎?
看看生長激素在國外的發展歷程

  • 全球審查最嚴格的機構——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2003年正式批準生長素可用于非生長素缺乏者增高治療
  • 在美國和日本,生長素治療生長素缺乏癥已經被納入國民健康計劃
  • 歐洲內分泌協會于1993年正式宣布: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用于治療矮小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FDA

雖然在發達國家,打生長激素已經得到政府及國民的認可,但在國內,還存在談激素色變的現象。所以就導致中國目前有700萬矮小癥患者,真正參與就診的只有30萬左右的現狀。

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副作用

1)少數可能出現輕微的甲狀腺功能地下
2)一過性高血糖和胰島素增高
通常隨用藥物時間延長或停藥后恢復。
3)偶有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等
4)一過性良性顱內壓增高:如頭痛、嘔吐等。
很多副作用是因為使用過量或不當造成的。因為在生長素使用期間,還要求定期做安全性監測和適時的劑量調整,且現在的監測手段更多了。做好安全性監測,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出現副作用的可能性會相對小一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