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和國家應該更多關注人心的狀態 人的心中所思所想以及好惡 事關民族前途

我是一個學習室內設計、建筑設計、城鄉規劃設計的專業人員,并在城鄉規劃管理部門為城鄉的建設出一點綿薄之力。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和腐朽,因此給自己定下一條原則,只出力不任職。這樣的原則使我保持著自己的風格,不會被世風所同化和影響。不會因為世俗的人際糾纏,阻礙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如此的堅持不懈,使我雖身處鬧市之中,心卻在俗世之外。看慣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卻能以一個旁觀者智慧和眼光明辨是非曲直,看破人世百態。

既然不被俗事糾纏,那么對俗世定有不同的見解。不沉浸在燈紅酒綠的霓虹燈下,那么對人的心境必有另一番感受。不必虛情假意的應酬這應酬那,那么必定會讓自己保持一顆真心永不變色。在這樣的心境下,你的見解是發自本真的內心,而別人對事務的看法是夾雜了太多污穢的。有人說:俗世本就是污穢的。那么我要問問大家:人心本是污穢的嗎?

一個民族和國家應該更多的關注人心的狀態。人的心中所思所想以及好惡,事關民族和國家的前途。

如果從專業來說,無論是怎樣的設計都需要先進行制圖,而后按照圖紙進行施工,終成作品。然而,任何設計圖紙、任何宏偉的工程,有一樣東西是無法記錄在有形的媒介上的,那就是人心。而恰恰是這無法書寫和記錄的每個人的人心才是品評,也是最難品評的人世間最重要的一樣東西。

記得在那部經典的歷史劇《康熙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康熙名臣周培功晚年用十載光陰,成就一張大清疆域圖。當康熙將圖展現給孝莊太后的時候,孝莊做為具有遠見卓識的祖母對康熙言道:孫兒啊,你看這圖畫盡了大清的山山水水,可是有一樣東西它是畫不上去的。。。康熙馬上回答:祖母說的是人心。而且這人心中最重要的是士子之心。一顆俗人心不用兩斗米即可得到,而一顆士子之心卻是千金難換。康熙的這些金石良言是中國歷史上所有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在人的環境中,如果不注重人心的磨練,忽略人心的消磨對長遠的影響,可以說遺恨無窮。

訴說到這里,就該到了每個人捫心自問的時候了。現代人的思想中都在想什么?都在注重什么?都有怎樣的好惡?這些問題大多數人有兩種答案。一種來自自己內心深處,另一種來自被俗世同化了的觀念。人們會說:時代不同了,就算自己心里想著堅持那些美好的精神素養和道德品質,可是大環境的歪風邪氣使自己不得不成為隨波逐流的樣子,誰能夠和大環境、大趨勢進行抗爭呢~這樣的話也許每個人都聽身邊的人說到過。可以肯定的下一結論:如此的狀態僅僅是可悲的婦人之見,奴隸性的最終表現。

如果人心是這樣的狀態,哪里談得上獨立自主的思想,健全成熟的心智。如此的人生又怎能美滿和幸福。如果你的心是可憎的,那么不管你多么的有地位,有錢財,有名利,都不可能改變你可憎的本質。如果你的心是美麗的,那么不管你的外表是怎樣的,你都一樣的美麗。

人心正,路就走的直,社會風氣就會正直和諧。而人心偏離了正道,做任何事都會走彎路,社會風氣就會正不壓邪,使得大環境歪風邪氣盛行。這就是為什么人心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前途。不明白這一點,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危險的,對于整個大環境也是危險的。人們不可不警覺,不可不慎之又慎……

點擊查看全文

點贊為你推薦更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