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自己在某篇文章的評論!
- 成功和失敗是永恒的話題,比愛情還永恒的話題。
- 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是高中,那時候我什么都不懂。上了高中的時候我才知道中國大學不止清華北大。這意思是表達我對外界一無所知,而書籍是我了解外界的最合適的方式。
- 高一的時候,我班主任告訴我要多讀書,我很相信他。但他沒告訴要讀什么書······。那時候,我看到路邊的書都是論斤賣(盜版),我就覺得這書真便宜,然后我買了很多很多。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都是“成功學”。什么卡耐基啊、什么《細節決定成敗》、《眼界決定成敗》、《心態決定一切》、《態度決定一切》、《情商決定一切》、《努力決定一切》、《成功的多少個要素》、《X歲前你必須知道的N個道理/N件事情/N系列》、《成功必備的N種能力/N個心態/N個方法》··························每本書都說的很有道理,因為我沒法判斷對錯理解主要基于大量的事實而非所謂的能力。
- 當然,這些書還是有好處的,比如,在我以后讀書的時候,我知道哪些書講得不靠譜,我知道哪些人寫的文章是靠譜的。
- 上了大學后,學了概率論,我不喜歡概率論的數學部分,我只是借此培養了自己用概率去看問題的思維。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的高考,如果再讓我去考幾次,我沒法保證我每次都能考上本一。不是自己認為能上就能上的,我們要遵守客觀規律。高考本一概率平均10%,而認為自己能考上本一的人數占比多少呢?我不知道,但遠遠高于10%。舉這個例子是表達:成功Or失敗跟我們是否認為并無多大關系!。我們認為我們能成功只是增加了我們的信心。當然,卡耐基等說過的“信心決定成敗。”
- 我們大多數看的經驗都是成功經驗,都是成功人士自己認為的成功經驗。許多家庭優渥的人會歸結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努力,于是這樣的人寫了許多成功經驗帖,這些都是片面的,都是自己認為成功的經驗。舉我考四級的例子,我考了五次,我每次都非常有信心認為自己能過線,可是現實就擺在那里,我第五次嘗試才讓現實與我的想法吻合。假如這是期末考試呢?假如這是考各種證書呢?假如這是高考呢?假如這是考公務員呢?假如這是考研呢?假如這是追求女孩子呢?假如這是升值加薪的機會呢?假如這是買彩票呢?假如這是參加各種學科比賽呢?假如這是參加各種演講比賽呢?假如這是參加各種各樣的競爭呢?
- 我們提到成功和失敗,絕大多數都是在提競爭。但論一次競爭,談概率沒有意義。但如果我們來窮舉下,我們一生中遇到的競爭機會。就會發現,太多太多了。我們都是100%成功么?客觀點,顯然不是,但我們認為成功的概率很明顯遠大于我們實際成功率,否則哪里來的那么多失望。當這樣的事情變得非常多的時候,這時候用概率思維就很好了。
- 一個曾經看過許多成功學的人,我認為的我的成功率是非常非常非常之高。但現實是非常非常之低。在我結合了自己的經歷以及閱歷(讀書)和見過的許多人后。我才得出來這篇文章圖一的論斷。
- 好書看多了,漸漸的就會變得更理性,學會慢慢用理性看待問題,而不是像剛開始看卡耐基的時候只有沖動和盲目的自信。
- 就我大學四年,遇到的競爭太多了,真的太多了,就拿我大學四年來說,我每年期末考試至少12場,四六級考試每次都參加,各種學科競賽,申請專利發表論文,追女孩子等等等。誰能保證每次成功呢?況且我還失敗了很多。而人生路還長,誰可以保證一路成功下去呢?能力?多少有能力的死在沙灘上了?自信?高考七八百萬考上了七八十萬本一,剩下都是沒自信么?**努力?心態?·······
- 我知道許多人很迷茫了,大多數人迷茫的原因都是沒有了目標。那么人生有終極目標么?有的:幸福。看看我們黨的最終目標是啥:物質豐富,精神幸福!。我有過許多理想和目標,比如當個物理學家,比如當個企業家,比如當個哲學家,比如當個教育家,比如當個廚師,比如當個工程師等等等。直到我大一的暑假把哈佛大學泰勒·沙哈爾教授的一門公開課(《哈佛幸福課》(積極心理學))學完后,我的人生終極目標就是:幸福。此后至今再也沒有變化!那么,我實現了我的目標么?當然實現了,看下圖我的簡書個人簡介。
幸福就在于追求!- 那么有追求就會有成功和失敗,幸福是體現在追求的過程中,但結果本身也是一種追求呀。美好的結果會讓追求更有意義。但,我們誰也沒法保證,在人生的無數次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都能成功。因此,為了降低結果失敗對自己人生的影響。所以,我就培養習慣。
- 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 首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要保證我能夠一無所有情況下,還能靠體力勞動。我培養了運動健身的習慣,縱使未來我失敗得一塌糊涂,我也能夠靠體力勞動養活自己呀。還能蹦蹦跳跳的活著,健康的活著比什么都好。參考 【習慣】17年第45周:更健康,這個習慣只有1%的人做到!
- 其次,在我能夠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下,能夠從事體力勞動,不至于餓死。為了活得更爽,當然得向腦力勞動進階。我能找到的最好的進階方式是讀書。(有的人會說,多交朋友,but你沒有價值誰跟你談朋友?)讀書的好處在于,更加清楚的認清現實,我們都只是普通人,別信自己啥都干(如果不是因為讀了不少于好書,真的,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下一個馬云),許多人將自己的人生經驗都寫在書上了,這就像打游戲的游戲攻略,人生又何嘗不是游戲呢?人生這個游戲攻略書上有很多,買本書或者下電子書,都很方便。而且,讀書本身可以塑造自己的精神面貌,會讓自己更加注重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本身又可以通過讀書來滿足,并不需要很多錢(書讀得多的人,會一直很窮嗎?)
- 最后,倘若,在人生路上,經過大量的競爭,你脫穎而出了,那么,很好呀,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但別忘了,還是要好好鍛煉身,多讀書。。。。萬一你在渡劫的時候失敗了呢?。。。。
- 我還有七天考研,這就是人生中一次渡劫,我只能確定自己有70%的成功率,但即使命中了那30%,我這四個多月,跑過的步還在,鍛煉的身體還在呀,讀過的書還在腦子里。像這樣的劫,從整個人生來看,還有很多次,但每次渡劫失敗,我都可以承受,會減緩我前進的步伐,但不會影響我前進的趨勢。倘若每次都是拼命,不跟人家拼攻略(讀書),那么一條命(健康)能拼幾次呢?
萬一,你在渡劫的時候失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