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色小鎮成為出鏡率最高的關鍵詞的時候,當各種房地產項目披上特色小鎮的華麗外衣蜂擁登場的時候,心下總有隱隱的不安:如果你沒有央企的雄厚實力、如果你沒有浙江那樣的營商環境、如果你沒有異于他人的獨特稟賦,如果你沒有幸福公社那樣牛叉的策劃運營團隊,你憑什么能做好動輒幾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鎮?
能進入史御力總的微信朋友圈,絕對如同上了一所編外大學,每一條都是詩一樣的語言,再加上幸福公社引爆眼球的美美的照片,瞬間會招引一幫迷弟迷妹點贊,比如這篇:“這個時代/是小而美的時代/無需急嚎嚎的做大//作小而美/小而強/讓日子行云流水/地久天長//可以在一條小街/可以在偏遠的田園/可以在離群索居的荒原/可以在沒人關注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你足夠美/在獨立的天地悄然綻放/因為這是一個平行的時代/IP是內容/可以共同豐富平臺價值/提高效率//平臺需要什么樣的IP/這是平臺自己定位的問題/沒有清晰定位和價值訴求/來一堆IP/不能解決問題/IP若是不好/平臺也不要/平臺在陽光之下/好不好一目了然/若是平臺都要死了/進來幾個IP可以解決問題嗎?/今天的競爭/是平臺和平臺的競爭/是系統和系統的戰爭/而不是單獨IP的競爭!/平臺是舞臺/是產業橫切面/平臺如何吸引好的內容IP/為他賦能/為他強大/是平臺的重心/系統是生態鏈/是多個產業面的組合拳/是若干的平臺構建的立體結構/讓平臺可以做寬做大/彼此加持共融是關鍵!”
幸福公社作為一個集國學踐行、民藝手工、休閑度假、田園農耕、養生養老、旅游教育、運動醫護一體化的幸福小鎮,幸福公社三大核心體系:
1. 永續農業——24節氣和72季候,以樸門農法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服務體系。以農業創客平臺,打造的文創農業、共生園區休閑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幸福公社,中國第一個農業創客公社,打造的是農業品牌主題公園和農業文創產品設計中心。
2.手工藝文創——發展傳統民藝,由設計院校為支撐,將傳統技藝和文創結合,把傳統民藝變身為現代文創,成為公社的產業核心,成為旅游產業的獨立分支;幸福公社引進了50個非物質遺產的項目來為業主創業,在養老要求下,不管干什么,都要恢復傳統文化。幸福公社的目的是幫助每一位業主的產品都能拿到線上去銷售。
3.儒家傳統——將幸福公社貫穿《弟子規》,學習王陽明心學,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由此,捐贈物業給雨花齋,免費吃素戒殺互助;引進免費施醫施藥中醫。建立國學幼兒園和私塾,為公社居民免費講授傳統國學!
幸福公社就是小而美的眾籌,從不吹噓自己的規模,也從不強調自己是特色小鎮,就那么美美的在那里幸福著,每一個院落、每一個門頭都是一處精雕細琢的景觀,乍看驚艷,細看驚嘆。
再書房在村落的巷弄里。以書會友,閱讀的身影留在了書房的角落里。以民藝書籍為主,匯集全世界設計創意的書籍。柔光下的綠植和一本本書籍交相輝映,免費的閱讀空間裝點的像個私家小花園。
幸福攤攤。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六,關于村落關于田園關于手工的幸福攤攤帶著小驚喜等待與你相遇。獨一無二的壩壩音樂會。在300年歷史的老戲臺聆聽黑夜里的壩壩音樂會,同友人一起在初夏里感受酣暢淋漓的快樂與激情。
小而美的微餐飲是幸福公社里最好的下飯菜。匠人村里的夫妻面館,取老友的名做店招。專注做正宗地道的重慶小面,所有配料都從重慶帶回來,保留口感的原汁原味。幸福食堂是幸福公社里的人民大食堂,15元一個餐盤,選取自己種植的有機健康食材,這里還有當地的地域美食肥腸血旺,飯點時來一頓家常美食體驗。
幸福壩壩宴。這種吃遍百家味道的生活已經好多年沒有感受過了,小時候總愛串門兒,覺得別家的食物永遠都是最好的。幸福公社里每家出一兩個拿手菜聚在壩壩頭,話家長里短,滿滿都是濃濃的鄰里情。新鮮烹飪的食物一樣樣端上桌,大鍋飯簡直就是場美食盛宴刺激味覺神經。
巷弄里的小悅客棧清新自然,斑駁的老城墻枝葉環繞,在這里時間都忘在了腦后,只想靜靜感受美。石磨當桌,土陶盛花,圍起而坐,聆聽蟬叫蟲鳴,田園生活的美好濃縮。
幸福公社就是這樣小小的、美美的幸福著,讓每個見到她的人,被她撩撥得意亂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