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是我家的“調味料”

在日語中“喧嘩"是吵架的意思,沒錯,在我家吵架是生活的調味料。小農之家,沒有開始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的瀟灑,也沒有想吃就吃不差錢的氣概,我們有的只是摩擦,在說話中摩擦,在吃飯中摩擦,在洗漱時摩擦,在做家務活時摩擦,摩擦摩擦擦擦擦。摩擦生熱,不知道古人是不是因為這樣才發現火的。但是我們家的確是這樣發現生活的熱情的。

這樣說也許你們會有點覺得賤賤的感覺,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喜歡吵架,就像文章題目所描繪的那樣,吵架是調味料,你有見過只吃調味料不吃別的嗎?也許這樣打比方不合適,但是只是想說明,就算不吵架,本人也能生活的很好,只是這種好和吵一架之后開始的生活有那么一點點的區別。

于是,我們家今晚又開始了一場干架,干架的原因真的很簡單,只是因為樓主沒有煮飯。首先闡明沒有煮飯的原因:我們家四口人,今晚現在所剩的口糧是兩碗飯,兩碗面。按照常理推測,我覺得這樣能夠管飽。所以樓主本著節約以及理性思考再三的原則之后得出不煮飯的結論,于是很舒服的在房間里面背單詞。記住是背單詞,樓主可不是一放假就開始野的孩子,深知未來只能靠自己創造,所以即使是放假也要適時地學習,這是王道。好了,扯遠了。這樣一來,媽媽上班回來,我就遭殃了,原因就是我應該煮飯,因為她覺得飯不夠,然而她不是讓你煮飯,而是!!yeld!一邊抱怨一邊咆哮:你就是懶,這么點飯你弟弟你都吃不飽,我工作回來,早上沒吃飯,中午吃一點,晚上回來還這么一點點飯,你就是懶,你就是不愿意煮,天天在家不知道干嘛,這點事都干不了,大家都說養女兒享福,我真是一點福都沒享到···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嘮叨了大概半小時。我也實在懶得吵,我就聽著,我說我覺得飯應該夠了。不說還好,一說完這句我就后悔,于是我媽又巴拉巴拉巴拉巴拉講了十分鐘,如果我是一個溫順的孩子說不定我就咽下這口氣,然而我也是一個比較橫的人,這樣一來,我一看老子不干了!靠!爸爸因為手受傷了不能煮飯,弟弟更是什么都不做,這幾天一日三餐或者至少兩餐都是我承包的還包括洗碗,打掃,打水等,她還一直在說你就是懶,你就是懶,你就是懶。我真是忍無可忍了。我大聲說了一句:不就是煮飯嗎?現在煮就行了,整天大喊大叫什么。結果就氣呼呼的煮飯去了。煮到一半,被媽媽搶過去了,我懶得爭,拿起自己的半碗面蹲在房里吃飯。當時真是心里委屈啊,眼淚啪啪的往下掉。結果爸爸看我紅了鼻子,走進廚房,不多時廚房里響起了爸爸數落媽媽的聲音。菜煮好之后,父母把飯都裝好了就等我吃飯了,我不去,結果全家一個一個過來勸······

媽媽因為工作辛苦發牢騷,爸爸因為受傷心里苦悶,大家都把這些放在心里,不愿分享,但是這樣一個機會讓大家盡情的扯開嗓子大叫進行情緒的釋放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打開心結,而且經過這一番爭吵,大家之后的相處會更加和諧。有了這款調味料,這段飯吃的有滋有味。生活不如意的地方實在太多,我們能夠盡情發泄的地方實在太少。于是在外面受的委屈大家都憋在心里,但是憋太久人會憋壞的,所以在家的時候做一個情商低的人吧,家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忍受了你的無理取鬧還愿意為你敞開懷抱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