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喝酒

喝酒是很多成年人的愛好,也有很多青年也喜歡喝酒,雖然兩種群體喜歡喝酒的原因不同,但喝酒之后產生的效果是類似的,為人們的精神松綁,脫去大家矜持的外衣,卸下你我自衛的長矛和盾牌,大家把酒言歡或灌醉對方套點對方心里的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人在青年以前,幼年和少年的時候是很少壓抑自己的,不高興了便哭,有的當著人面哭,有的躲起來哭。高興了就哈哈大笑,得意的時候眼睛眉毛都跳動起來,失望的時候,臉上堆著的沮喪連家里的狗都看出來了,想得到某件東西的時候,會直接說出來,不喜歡的時候也會很明確的表明立場。

但是人是社會性動物,小朋友慢慢長大成人,要進入社會求生圖存,就得壓抑自己的原始情緒,事實上畢業證書代表兩個東西,第一個是學習能力,另外一個則是告訴社會組織這個人精神“壓抑”合格可以參與社會活動了。

但是作為一個正常人,壓抑情緒久了總歸是需要渠道釋放的。古希臘文化里,非理性的戴奧尼索斯也就是酒神精神,主司本能放縱(說到酒神,不得不說古希臘的酒神節,酒神節當日原本只允許在自家居所活動的婦女們允許上街活動,并可任意尋找異性狂歡,當時的社會道德容許并認可這一行為,認為這是合理的釋放方式),理性的阿波羅也就是太陽神精神,主司抑制,兩者形成平衡。喝酒喝酒,喝的是酒,攝入的是酒精,酒精的作用:暫時麻痹人腦主司壓抑的額前葉區。簡單來說就是讓你暫時不用壓抑自己了,可以找到童年有過的一些純粹的快樂。這就是成年之后喜歡喝酒的人慢慢變多的原因。很多平時非常嚴肅的人,喝酒之后會顯得很性情中人,JackBlack的那部《搖滾學校》里有一位嚴厲的女校長,平日里的面孔是“人畜勿近”,被JackBlack約到酒吧里,小心翼翼喝了點酒,再聊到了自己喜愛的樂隊,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平日里自我壓抑的繩索終得以松開一段時間。

我第一次喝酒喝醉是十九歲那年,十年前的一個夏天,高中同學過二十歲生日,大家一起聚到他家里,剛開始大家規規矩矩、客客氣氣吃飯,當一箱啤酒喝空,場面開始變的熱鬧起來,眼前浮現的是一張張或紅或白開心的笑臉,沒有了剛開始見面的拘束,說話的聲音大了起來,說話的肢體語言也豐富多彩,男生女生的界限模糊了,大家干杯,相擁而泣。當蛋糕端上來的時候,進入當晚的高潮,大家瘋狂的互相抹蛋糕,一群人就像是剛下班的油漆工人,有哭的,有笑的,最后大家都累了,有的人睡在浴缸里,有的人坐在馬桶上睡著了,地上橫七豎八睡著我喝醉了的同學們。多年之后看《美國派》里面硬條的party結束后的場景和我十九歲喝醉后要離開的早晨看到的場景非常像,這是中國式的party,我人生中印象深刻的一次party。

喝醉了之后,很多行為是不可控的,容易導致很多悲劇發生,也會引發很多矛盾。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適度,喝到七分就完全足夠了,另外就是最好喝低度數酒,比如說:米酒、果酒、葡萄酒、清酒。我們學描寫李白的課文里通常會寫其如何如何海量,會覺得詩仙的名號果然是名符其實。其實李白喝的都是低度數酒,也就是米酒和果酒,可以喝得多而慢醉,只要不吐,最終可以吸收為熱量,而詩仙也就可以在長時間的微醺下作出那么多美妙詩篇,如果讓他按他通常的酒量喝二鍋頭,恐怕一篇詩也做不出來只有昏醉在床了。《宿醉》三部曲講的便是喝酒喝到斷篇兒的故事,電影終歸是電影,可以有個HappyEnding,俗人的生活還是不要喝到短篇兒,因為你人生的導演組不確定是要拍一出喜劇還是黑色幽默片。

老同學聚會的時候,酒是潤滑劑。大家多年不見,起初的討論熱點無非是:男人在哪里發財,發了什么財,大財還是小財;女人嫁到了哪里,老公在哪里發財,發了什么財,是大財還是小財。發財的神采飛揚,未發財的斜視其神采飛揚,或黯然神傷。待這個階段過去,大家喝了一些酒,脫掉外套,精神開始放松,這時候老同學聚會的精華部分才正式開始,大家又回到了那個剛拉著行李箱,來到那座即將一起生活學習的綠野仙蹤,大家扮演那個時候的自己,開始吐槽那時候某同學的糗事,開始一起沉醉春日彌漫在籃球場上那股燒荒草的味道,開始口水那個曾經被吐槽很多次食堂的砂鍋,開始描繪某日心血來潮的清晨夾著書去圖書館看到的純凈場景,深吸一口氣,仿佛能嗅到圖書館窗口的那串薔薇花香。《將愛》里面的同學聚會和上述節奏不太相同,但是也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喝酒前和喝酒后整個聚會氛圍變化的。

喝酒要喝到高興,最合適的還是三倆知己一起喝。人是群體性動物,在人群中很多行為是具有表演性質的,當一群人都喝了酒之后,表演性有時候不減反增,而且如果參與者某幾位酒品不好的話,會導致整個場面失控,原本歡樂高興的氣氛蕩然無存。四年前,和一好友一起去海寧做伴郎。因為現在的婚禮大家都開車,基本都不太喝酒,所以很多桌上的葡萄酒只是打開卻基本沒喝。兩個人各拎一瓶開了口卻沒有喝的紅酒回了酒店,坐在酒店落地窗前互相斟酒,碰杯飲盡,說過去,聊未來,談到二十二世紀去了,氣氛輕松愉快,場面溫馨自然。知己是互相都很了解,所以即便沒有酒,在一起聊天也會很舒服,只是有些時候加入了酒精把氣氛勾兌至微醺,會讓原有的交談更順滑的進入更高一層。《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里面教授快要走的時候拿出了一瓶綠方威士忌,和前來為他送行的同事們共飲,大家喝完之后就聊開了,結果解開了這位即將要離開的教授的神秘面紗。這樣一個接近沙龍性質的送別會,是從打開威士忌瓶蓋開始的。

這是一篇非常主觀的閑談,寫在快三十歲的時候。

2015.1.13 上海 李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個人完全不喝酒,人際關系不會好到哪兒去。一個人太過于喜歡喝酒,人際關系必定會很壞! 有的人平時還好好的,一喝酒就...
    大張冰閱讀 302評論 1 4
  • 有些人酒量一般,聚餐時也沒少喝,但很少見喝醉過。而且一場飯局下來人緣混的也不錯。 這種人有以下特點 一,從不主動敬...
    大張冰閱讀 151評論 1 3
  • 說喝酒 看一信息, 說我國每年軍費開支約9000億元,造一艘航母需要約600億元。我國酒廠每年上繳的利稅...
    邯鄲趙金海閱讀 1,009評論 0 1
  • 并沒有什么文章要寫 又回到了被時間追著走的節奏,而我,在千萬次拖延失敗的案例中已經被認證為其中的優秀會員。如我般的...
    陳焰閱讀 206評論 0 0
  • 1.多重邊框 我們可以通過使用border-image來寫一個多重邊框,或使用多個元素來模擬多重邊框,不過我們有更...
    FlyingWWS閱讀 2,431評論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