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哼,原來你這么自私!


前天去離辦公室不遠的快遞公司拿包裹,發生了如下一幕。

我:大叔,我來拿包裹。

快遞員:找到了。(不要問我為什么找的速度這么快,因為我是他們快遞公司的常客,你懂的)

速度果然快,看來經常來這拿包裹還是有好處的,面熟。

我:好的,謝謝。

快遞員:你同事也有包裹你幫她一起拿嗎?

我猶豫了一下回答:不拿了,她自己來拿。

快遞員似乎滿臉的不高興:你同事每次都幫你拿包裹,你居然一次都不幫她拿?

我:她今天下午有事請假了,……

哼,原來你這么自私?。?!待我話未說完,他以眼睛一瞪,鼻腔噴出“噗嗤”聲來回敬我。

從這兩個動作表情我領悟到了他的情緒:一臉不屑和憤憤不平。

我本想把被他打斷的話繼續說完,甚至想跟他理論一番。

但是,我不再說話了。

因為我突然深有體會的明白了一個道理:

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

這是李敖在某篇文章中說過的話。

這句話完全精準的描述了我當時的心情和由衷感嘆。

有時候覺得看了一些書也沒啥用,反正也記不住。但當某個情景需要,它就會“噌噌噌”的出現在你面前,所謂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便是如此了吧,你不服都不行。

看到文章的可能你也會想我:同事幫了你那么多次,舉手之勞你都不愿意是不是真的太過分了?

本來我想跟快遞大叔說:她今天下午有事請假了,沒有過來。而現在下班了,辦公室可能都已經關門了,我拿著這份包裹放在哪里呢?

她家的店鋪就在這快遞公司附近,我的確是可以給她放在她家去。

但是,我不認識她的母親,她本人不在家,我就這樣冒失扛著個包裹走進別人家,合適嗎?

之前無意間聊過這個話題,她說,不用幫她拿包裹。

由此,我更深刻的理解到又一真理。

幫助他人要以他能接受的方式。

楊瀾曾在《幸福問答》一書中說過這樣的話,愛一個人要以他能接受的方式。

既然愛一個要以他能接受的方式,樂于助人也應該要以他能接受的方式。

聽了快遞大叔如此決絕的話,原本心有不悅。

何必做他人情緒的無頭蒼蠅?

此事領悟了如此多,我便笑著離開了,你若不懂我,我為何要怪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