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收快件,這是現在最最日常的一件事了。快遞員連接著買家和賣家,就像過去的郵遞員,連接著信件和包裹的兩端。
兩端的人都期盼著快件可以順利抵達,運送它們的快遞員自然也懷著同樣的心情,因為他們要靠這份工作來生活。
快遞是一個辛苦的工作,這是共識。快遞也是一個危險的工作,卻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上個月,濟南的一位18歲快遞小哥被客戶打得鼻子骨折,據說客戶揮拳相向是因為無法打開快遞柜。后來雖然報了警立了案,但打人的家伙卻消失了。
同樣在濟南,一個快遞員因為上門速度慢了一點,自己的腦袋就挨了幾磚頭,住進醫院縫6針。打人的客戶并不在乎,說不就是賠點錢嘛!
雙十一期間,快遞滿天飛,快遞公司面對著包裹量劇增的壓力。但是他們有辦法,而且看起來還很“合算”。
陜西240名大二學生被安排到快遞分揀崗位,每天工作十小時,報酬只有十塊錢。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學的是公路運輸管理專業,和快遞毫不相干。
學生們很無奈,如果不去干這個,實習學分就拿不到,直接會影響畢業。據說,快遞公司給臨時工的工資是每小時14元,學生們吃了大虧。
挨打和苦力并不是快遞員們遭遇最慘的事情。湖南的一個39歲的快遞員竟然為了這份工作送了性命,臨死前只說了一句:好累。
更悲催的是,他在試用期沒保險,父親膀胱癌母親腦梗塞,兩個兒子也都還小。他老婆也覺得,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勞累過度。
和大多數想象的不一樣,快遞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體力勞動。如果快遞只是跑腿工作,就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了。
而一旦出現問題,快遞員是要自己買單的。比如有一個快遞小哥,嫌麻煩沒使用防摔包裝,結果客戶郵寄的化妝品碎了一瓶。
快遞是一個體力活兒細致活兒,也是一個丟命破財的危險活兒。但歸根結底,它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比它累比它細比它險的工作可多的是呢。
在這一點上,快遞并不比其他工作更高尚。可是快遞是現在我們必須打交道的職業之一,它甚至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我們不需要對某一種職業特別尊重,而是要尊重所有為我們生活提供便利的人。說到底,對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記得有人倡議說,家里破碎的玻璃制品一定要包裹嚴實再丟進垃圾桶,這樣可以防止劃傷環衛工人。
同樣的道理,你也不需要額外付出什么,只要對快遞員說句謝謝,也許就會讓他在面對下一位客戶時多一點耐心和熱情。
友善有時候比病毒傳播的還迅速,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時候。無論你從事的是什么職業,其實你內心里也會希望得到對方的尊重,快遞員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