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撩了個男孩,花了好大力氣要到了微信,但畢竟不算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切入話題。
說完,她掏出手機給我看了下對方微信。
“哈哈,這八九不離十是個重度裝逼犯了。”我說道。
她問我怎么看出來,我說一個人是什么樣的,總是可以從細節里看出來。
你看他頭像微信名里,什么信息都不留,想留給別人更多的臆想空間,一打開他們的朋友圈,會是各種擺拍,秀炫曬。
發朋友喜歡在評論里自言自語,讓人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你可以說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但好得太過了就有點假了。
慢慢地,我總結了出微信名看這個人是怎樣。
△1.名字前面帶A的▽
帶A的名字,目的是想讓自己在通訊錄中的排名靠前再靠前,不求聊騷只求曝光率,想站在蕓蕓眾生的最顯眼的位置.
A無疑是一頂閃閃發光的王冠,在像微信號的主人招手“看我,看我,我在這”。
一般帶“A”開頭的,多是微商,小賣部老板,房產中介……
△2.公司名+本名▽
通常來說,很多是銷售、保險、中介等,一般是在企業中擔任基層,這個號很可能也是他們的工作號。
名字也是自己身份的一種體現,公司名置首,也就是在體現單位高于自我存在的一種表現。
他們以自己的職業或者公司為榮,喜歡成功學,樂于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公司信息或者行業信息,高頻率轉發雞湯和成功學。
△3.微信名奇長▽
有點不明白這類人群,但他們要的就是你的不明白。
比如有個叫“我不會告訴你我的名字和我的吊一樣長”,這都什么跟什么?還有個叫“我最討厭名字取得長又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這又是什么?腦子里波濤洶涌,大概說的就是這種人了。
再比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中二了。
有人天生有超人的表達欲,微信名狹隘有限的空間,是的確很難滿足他們狂奔的傾訴欲。
但就像起名字一樣,外人會通過你的名字去樹立第一印象,你在哪里洋洋灑灑不好,非要和自己的名字過不去。
△4.中年人生活哲學類微信名▽
諸如“上善若水”、“相逢即是緣”、“淡泊人生”……表達以“隨緣”、“淡薄”等佛系人生態度的,以及傳遞出以“熱愛生活”為核心的正能量的微信名,多半是我們的長輩無疑。
他們的頭像也多配以風景圖,牡丹、玫瑰、向日葵...或者是粗糙的,簡單加了濾鏡的面無表情大臉自拍圖。
別問為什么,雖說人與人不同,但每一代人多多少少大致上可以捕捉到共同點。
△5.直接用真名▽
混得不錯的中年人居多。
他們的名字是個人品牌,多多少少在自己的業內有較廣的人脈,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為人處世也比較自信,畢竟閱歷和經濟實力給了他們最大的底氣。
所以像微信這種社交軟件對于他們更像純粹的社交工具,他們不需要也不愛偽裝乃至過度美化自己。
△6.小小××,一枚××、×小×,越萌越作類▽
看起來奇萌無比,通常打開朋友圈,會是滿滿的嘟嘴重度修圖自拍照,帶著很濃重的綠茶氣息,自認為很萌很純真,即使有的明明一把年紀了。
朋友圈里有個叫“一顆小心心”的,外帶一串表情符,常常在朋友圈曬“一個人的夜”加黑白側臉傷感自拍,“我是你的貓,我是你的妖”加性感自拍。
直男都會覺得是個萌萌噠的妹子,后來聽說她和很多男生聊騷。
有幾個的女朋友直接在微博曬出男朋友和她的聊天截圖,而她自己也有男朋友,結局是放眼望去,青青草地綠油油。
△7.英文名▽
通常,對英語越有執念的反而是英語不好的。
英文名+性別的方式:因為不好,所以認定這是有逼格的命名方式。
如“AnneLI”、“FlowerFang”還有一些不知所云的英文字母組合。基本上多處于二三線城市的辦公室女性,輕熟女。
還有在英文名后面添加表情的,愛旅游愛發定位,愛曬朋友愛秀小資的居多。
△8.帶明星名的▽
時時不忘提愛豆,基本上是追星一族。諸如“王俊凱老婆”、“易烊千璽我愛你”、“蔡徐坤寶寶”……
比較年輕,比較活潑有個性,95后,00后居多。
△9.強調減肥和胖▽
諸如“有趣的靈魂200斤”、“今年瘦十斤”、“不瘦不是人”……
不需要多說,是胖子,立志減肥或者正在減肥中,然而,一般都還停留在立志階段,成功率不高。
△10.逗比類▽
有些有趣的靈魂,隔著手機屏幕都能嗅到他快要溢出來的騷氣和逗比。
像愛用網絡搞笑梗的,諸如“村頭王二狗”,逗比!“讓婦女和兒童先走”,逗比!“胡漢三”,逗比!“東北花澤類/湖南吳彥祖/四川彭于晏/福建劉德華”嗯,是長得不帥的逗比!
你能夠感受到他們放蕩不羈的靈魂,還有不安于現狀的躁動,以及被荷爾蒙折磨得不堪忍受的焦慮。
△11.經常改名字類▽
以前有個舍友,你光看她微信名就知道她最近在干嘛。
比如“期末閉關中,勿擾”、“人在旅途--川藏徒步”、“備戰教資中,電話勿擾”等等他們會踴躍出現在各種活動中,當學生時是干部。
時刻正能量爆棚,積極得讓人討厭。
最后還是要說,微信起名沒有絕對,這些只是個人經歷做出的分析總結,一個人究竟如何,還是要多相處多了解才會有更多的認識。
畢竟鑒定是個技術活,是人是婊只有深接觸才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