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寶典》讀后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和你一起終身成長,這里是小蘇手記!

最近一直在閱讀查理芒格的自傳——《窮查理寶典》。對于查理芒格,可能多數(shù)人都比較陌生,哪怕是看完這本書也很難說了解這個人,反而會對他更加不解。查理芒格作為股神巴菲特的合作伙伴,行事相對而言更加低調。這一點其實和小蘇挺像的,真的,不騙你。

當初是出于他人的推薦看得這本書,說實話,撇開那些晦澀難懂的章節(jié),這本書總體的感覺還是很棒的。所以我希望讀者可以抽空去看下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少看人物傳記,但是依然被這本書深深吸引。相信每個讀過這本書得人,都會有所收獲。所以下面就來談談我的收獲。

書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查理芒格對閱讀的執(zhí)著,書中用移動的書本來形容查理芒格,由此可見他的閱讀量有多豐富。一直以來,在我的認知中,類似于查理這類成功人士,因為每天都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閱讀,但是書中提到,查理幾乎每天都會閱讀,會利用各種空閑進行閱讀,查理隨身都會帶著書,在等待公交時,等待客戶時都會選擇閱讀。類似于查理,巴菲特也特別喜歡閱讀,我突然意識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可能唯一不會被替代的就是那些有用的書籍。

之前碰到很多人表示明明想看書,但是一直看不下去,或者是沒有時間。其實我覺得,看書的習慣可以慢慢培養(yǎng),一開始不必太過苛求,許多人就是因為一開始就定死目標,導致堅持不下去。比如每天要求閱讀一小時,一開始可能會堅持,但是久而久之很容易就會把讀書當做一項任務來做。這樣很容易半途而廢。我建議可以靈活地處理每天閱讀的時間,根據(jù)自己的空閑時間來調整閱讀計劃,比如你每天有一小時的空閑時間,那么你的閱讀計劃就可以定每天閱讀半小時或者四十分鐘,一定不要定死一小時,這樣很容易因為某天沒有閱讀一小時而產生不必要的罪惡感,影響自己的閱讀體驗。同時允許自己偶爾的放棄,讀書不一定要讀完,有些書實在看不下去就放棄換其他書籍。因為做任何事只有真正感興趣才能做下去。先培養(yǎng)閱讀興趣,再追求讀書的實用性。

同時,要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照搬書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不要求太多,哪怕只有一句話甚至一個字也可以,但是一定得有讀書筆記。只有足夠的輸出,才能增加自己對知識的渴望,刺激自己不斷去閱讀。

還有,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一味地追求閱讀速度,這樣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覺得讀了和沒讀一樣。因為閱讀其實是一個思考的過程,然而當刻意追求閱讀速度,很容易讓思考的速度跟不上閱讀的速度,導致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可能作者已經進入下一件事,而你的思維還被困在上個事件不能自拔。關于閱讀,我推薦李笑來老師的閱讀方式——只字不差地閱讀。有些時候,你可能因為漏掉一些關鍵字而曲解作者的原意。雖然有些人鼓勵跳讀,但我覺得只要你的閱讀量提高了,識字多了,閱讀的速度自然提升了,所以相對于閱讀得速度,我們應該追求得是閱讀的質量。

關于學習時間的安排,我覺得可以靈活一些,不必限制太死,只要有時間就可以閱讀。比如吃早餐的時候,蹲坑的時候等。

還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很多人以為只有看那些非虛構的書籍才算看書,我覺得沒我在必要刻意追求事實,比如有些好的科幻小說依然值得閱讀,比如《三體》。所以我們不必刻意追求閱讀的題材,說實話,哪怕是那些網絡小說,也值得我們閱讀。我們可以去可以專攻一個類目,比如經濟學,心理學。也可以廣泛閱讀,多方涉獵。

說白了,閱讀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打發(fā)時間,文藝點的說法叫和名人交流,說白了還不是聊天,所以不要有太大壓力,不管啥書,先看了再說。聊天最重要的不是聊什么,而是能不能開心地聊下去不是。


題圖攝影:libellule789

題圖授權基于:CCO協(xié)議


請把「小蘇手記」推薦給你的朋友

個人轉載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你并不孤獨


【日有所思】

既然談到讀書,我就推薦一本個人覺得最容易入門的書籍吧!菜頭叔的《槽邊往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