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要去看一場電影《后來的我們》
? 電影里現實是灰色的,過去卻是彩色的。電影里的愛情也是以錯過而告終。坐在影院里,看見身邊的好多姑娘在悄悄地流著眼淚。愛情真的很苦澀嗎?如果是那樣的話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忙著脫單呢?現在的你也想脫單了嗎?
? 不知道為什么,上了大二后身邊的好多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男友或是女友,每逢節假日必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發圈秀恩愛,更有甚者都開始秀“公婆”了。這些對我來說談不上羨慕吧,只能說是她早早地就遇到了那個對的人。
? 現在的我雖然單身,但并未覺得在大學里單身有什么不好,很自由,很美好,同時也給自己的未來留了一份遐想。沒事的時候做個兼職,晚上睡覺之前看看書,周末的時候給自己放個假看個韓劇(滿足一下老夫的少女心)。都說單身能成癮,有可能我就是。寢室里有時會開玩笑說等到大學畢業寢室八個人里可能就我和上鋪是單身狗了。
? 處對象這種事好像從小學五年級才開始興起,貌似也是從五年級時起才有了少女的懵懂。如果說活到20歲,一個喜歡的人都沒有或者是一個曾經暗戀過的異性都沒有貌似沒有多么大的可能。我也曾喜歡過一個男孩,但只是過去而已,暗戀一個人真的挺累的,因為那是一種卑微的愛,來自內心深處的自卑。覺得他總是高高在上的,我和他相距那么遠,他真的好優秀啊??烧嬲佑|下來的時候,慢慢會發現,其實他也就是個普通人。也許這就是人類的特點,總是喜歡把那個從未相處過但內心十分崇拜的人神化,當然最后的結果肯定是讓自己失望。很多女孩都向往“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當她們真正成為“兩人”時,真的有那么好嗎?并不羨慕那些剛脫單或已脫單的朋友或者早已結婚生子的同學,她(他)們過的真的很好嗎?看看爸爸媽媽正過的生活就足以看到他(她)們正在過的生活,無非就是孩子、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要不然就是各種哭哭鬧鬧,多不安寧?。】蛇€是有人奮不顧身地奔向愛情,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大多數人也會有一種從眾心理,他(她)都找到對象了,那我是不是也該找啦。畢竟都這么大了!我們有多大?我們也只不過是20歲出頭而已,真的著急把自己拖進愛情的深淵里嗎?此時的我們一無所有,什么承諾都無法給予對方,何談責任呢?如果只是所謂的體驗一下愛情,那未免也太草率了吧,我記得精讀老師對“女生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評論,她說如果在過去一些女生畢業就結婚是讓人羨慕的,但是現在不一樣,相反可能會讓人覺得可憐。有可能是我比較現實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家庭環境影響的原因,從不敢輕易地打開心扉。還有一句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一個“愛人”而是失去了一個最親愛的朋友。? 都說最大的幸福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這種十全十美的事情發生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大多都是錯過之后才知原來那個人才是最好的。
記得電影頭號玩家一句臺詞這樣說到"The reality is the only true."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注:此篇文章僅發表個人意見,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