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雞湯,不過想問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
大學一年,給了你什么?
不久前恰逢高考放榜,和一個之前高考失利的朋友說起成績,談起他去年知道成績后的無奈和失望,在復讀和上大學之間徘徊的無助,還有填報志愿以及查詢錄取時的不情愿。他告訴我她當時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是:“這三年的努力就這樣喂狗了嗎?”正當我想安慰他時,他說:“不過我現在覺得一切都過去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真的挺好的,這就是所謂的高考考差的幾分,差的剛剛好吧”。
可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他那時和我聲嘶力竭地訴說自己高考夢想破滅時的痛苦,交叉出現的,是他朋友圈那些這一年來和女朋友的甜蜜合照,各種社團集體帶來的溫暖合照,還有高數掛科后自己的調侃“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
但,這真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覺得更多只不過好了傷疤忘了痛。大學是美好的,她給了你比高中多得多的自由,你可以在這片舞臺上去盡情展示你的才能,不再只有成績這一衡量成功的標準。同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完全放任,說我累了,我需要休息;說我需要積累人脈,然后曠課熬夜投身到讓你自己都覺得偉大的社團活動;說我覺得高數大英沒意思,然后在宿舍里熬了一部又一部??;說你自己是拖延癥晚期,然后讓一個又一個的flag順理成章地倒下?;剡^頭想想,在大學伊始,你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有幾個實現了。
并非看開了不好,能夠把高考失利看作是人生的一種經歷,把你三年來的努力化為灰燼看作是甘甜之前的苦難,固然可以幫助你減輕負擔,至少可以讓你繼續相信努力還有用,只是高考那時運氣不好。高考也并非人生的獨木橋,不談論讀書有用無用論,人生而不同,人生自然也不同。
只不過把高考失利當作一個擋箭牌,埋怨自己現在所處的大學環境差,所以自己沒有辦法再往前邁一步;埋怨身邊的同學每天沉迷王者榮耀而讓自己想要冷靜學習的心也變得躁動。但你在抱怨的同時,是否忽略了身邊那些拼盡全力來到這個環境的同學,他們正在慢慢超越你吧。用另一個同學和我談論到高考失利的同學成天抱怨時說到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真覺得你自己是鶴立雞群,那你怎么沒辦法在新學校中閃光,怎么連獎學金都拿不了?”。
每到期末考總會看見朋友圈里大家互相調侃還在預習,也總會有人的名字會出現在補考的名單上。大學一年,最常聽到身邊朋友說的一句話就是“哇,我最近好咸魚啊,成天開黑打游戲,周末睡到下午,真懷念高三那時候充實的生活”。其實你不用懷疑,說出這句話的大部分人確實是做了咸魚,只不過希望通過你的一句“我也是”找到認同感,好讓他的內心不那么愧疚。每每和已經畢業了師兄師姐聊天探討該怎么度過大學生活才算充實,總會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努力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再來談及其他的發展。倘若你沒有這些基礎的支撐,再好人脈和交際也無用武之地。
很快,新生將要入學了;很快,又將有人結束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一年過去了,去年的新生,大學一年,給了你什么?今年的新生,你又有沒有想過,明年這個時候,你能怎么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