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書吸引學生

上周六放學的時候,我和其他兩位老師看到辦公室里的一張小書桌上放著三本書,封面都黑乎乎的,一看感覺很壓抑。走近一看,其中兩本是《十宗罪》的第四冊和第五冊,另一半是《鬼故事》。我們一問才知道,是別的班沒收來的,說是發現學生在讀這個,里面都是兇殺案、強奸案之類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書籍不適合我們的學生看,我暗自慶幸我班孩子沒有人在讀。

今天下午第二節課是我的課,我還沒走到班門口,二班王老師就攔住我說:“你先不用去,苗苗(我班班主任)在班里呢。第一節課苗苗從你班叫來了十六個孩子盤問,又叫來了兩個家長。你班孩子在讀《十宗罪》,里面寫的又是兇殺又是碎尸、強奸的,太恐怖了。你班學生家長來了后,說怪不得孩子夜里嚇得睡不著覺,原來讀了些這個……氣得苗苗可不清”。

上課鈴已經響過一會了,苗苗還在班里講著。聽王老師說完,我推門進教室看看情況。苗苗看到我進去,想要走,我示意她把要講的講完。有些教育比學知識更重要。看看苗苗在那里氣憤地講著,再看看此刻坐得老老實實的孩子們,我真沒想到,我班這幫瘋子一樣整天吵嚷的孩子中,竟有這么多悄悄地讀著這樣的書。苗苗講完,我請讀這樣書的孩子站起來,我看看都有誰,沒想到我班班長劉舒暢、語文成績一直年級第一的梁夢、家長特別關注其學習的劉書寧以及說話說不利索考試還經常考不及格的張子佳都在其中,這是優中差都有啊!苗苗說班里出現這么多這樣的書,是劉書寧、孫雨驍、張子佳帶來的。劉書寧的一套書是他姥爺領他出去玩時買的,他挑書,他姥爺出錢。孫雨驍的一套書是看了“快手”后自己從網上買的,她家長只知道她從網上買了書,但不知道買的啥書。張子佳則是從他上六年級的哥哥那里拿來的。他們三個把書帶到班里后,就在班里傳閱開來。

苗苗走后我沒有再上課,而是和孩子們談談讀書的事。我告訴他們,課外應該多讀書,但是要讀好書,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而不是讀這些寫社會陰暗面的書。我從食物、氣味、運動等各方面作比,告訴他們那些刺激的書往往不是好書。看著孩子們那多是木然的表情,我真為他們擔心。

回到辦公室,我找到已被扔到廢紙箱里的《十宗罪》順手一翻,入眼的兩行字所描寫的事既可怕又讓人反胃,嚇得我立馬把書合上又扔回廢紙箱里。上網一查,原來這是網絡驚悚書籍。這樣的書怎么能看?想起國慶放假前我就發給孩子們的《城南舊事》,薄薄的一本書,有些孩子到現在還沒讀完,可是《十宗罪》每本都那么厚,那么驚悚,孩子們卻讀得一點都不慢。網絡書籍吸引孩子們啊!看到他們讀這些書,我想起前年我教過的那個六年級五班,有些孩子瘋迷網絡言情小說,在家偷偷從手機上看,拿零花錢買紙質書帶學校里來看,小學還沒畢業就問老師男女性之事,而家訪時說起來,家長對孩子的狀況卻全然不知。

現在的孩子們不少都有手機,他們玩手機比我們老師還溜,他們手中每天零花錢不斷,好多孩子每天十塊二十塊的錢不在話下。而不少家長對孩子則是只要老師找不了來,就任其自然,至于孩子在學什么、讀什么、干什么,則往往不知道。就像上周我叫來座談的家長所說,只要孩子吃完飯一進臥室,立刻把門關緊,叫都叫不開。我們課本上推薦讀的書,孩子們買的不多,現在的我們更不敢給孩子推薦任何課外書。我們以為我們不再給學生家長推薦孩子們應讀的書目,家長們會上網查查孩子們適合讀哪些書,卻沒想到更多的家長是只提供錢,至于孩子們買什么書,家長則一概不管。

什么書更吸引學生?現實中我們已經看到。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怎么才能讓那些讀網絡書籍的孩子喜歡上他們這個年齡該讀的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