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文/趙安毅
? 摘要:楚漢之爭中項羽是常勝將軍,而劉邦在項羽大勢已去時還是被嚇上了山。如此大的差距,為什么劉邦能取得勝利,而項羽會被逼自刎于烏江邊上呢?通過研究劉邦項羽的戰爭史,政治策略和他們手下實力變化給他們帶來的變化來進行研究。如果彭城之戰過后,項羽能夠乘勝追擊,是不是就能一舉滅漢。如果項羽收復地方后采用郡縣制而非分封制是否會更容易得勝些。如果項羽沒有屠殺那么多百姓,劉邦是否就不會那么容易等到民心,子嬰不會選擇投降給劉邦而是項羽呢?項羽可以說事逢站必勝可卻輸給了總是輸的劉邦。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后果,正文如下:
? 關鍵詞:劉邦、項羽、劉邦成功的原因、楚漢戰爭。
? 正文:
? 都知道秦末時,劉邦項羽之間爆發的那場轟轟烈烈楚漢之爭。劉邦也因此成為了自古以來第一個草根皇帝。但是,為什么當上皇帝的是劉邦而非項羽,明明在戰爭是項羽才是那個常勝將軍啊。劉邦在哪些方面勝過了項羽從而得到了勝利呢?具體原因如下:
? 一、劉邦項羽戰爭史
? 劉項戰爭時要從項羽的巨鹿之戰開始說起了。背水一戰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早有耳聞,它的出處正是項羽所創下的巨鹿之戰。歷史記錄說,項羽以五萬軍馬攻破秦軍四十萬。英勇無比,為項羽之后的戰爭之路做好了準備。可是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實際上巨鹿之戰時與項羽相對抗的只有王離的十五萬軍馬,章邯的軍隊在別處,并沒有參與巨鹿之戰。此時的秦國也因為趙高亂成了一鍋粥,各地諸侯都想著保全自己,不愿再為秦效力。秦軍的軍心不穩,戰斗能力自然削弱了很多。而項羽這邊再加上一些起義軍。仔細算來,項羽并沒有吃多少虧。所以,項羽并沒有傳聞中說的那么兇猛,巨鹿之戰雖然對他以后的戰爭之路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的軍事實力。但實際上,也不過是雙方帶著差不多人數相同的軍隊相對抗,何來得以少勝多呢?而此時的劉邦得了韓信,采用韓信的漢中記。隨后進行了陳倉之戰,得到了這個大后方。實力雖不如項羽,但也不可小覷。
? 公元前205年間,著名戰役彭城之戰爆發。劉邦抓住了項羽東去平齊的空子,攻其主要城市彭城。從當時局勢來看劉邦是占很大優勢的。首先他是趁項羽危難之時,容易成功,而且在人數上占很大優勢。以五十六萬人馬攻打三萬人馬,結局是顯而易見的。也許你和我想的一樣,劉邦會勝利。可實際上項羽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把劉邦打跑了。劉邦的人數雖多,可是十有八九沒有上過戰場,戰斗能力可見一斑,而項羽的三萬人馬,個個都是精兵良將。再加項羽指揮得當,很容易就勝了劉邦。項羽以上的表現都非常好,但是似乎之后智商就不太夠用了。他打跑了劉邦,如果能夠一舉滅漢,清除異己,不是會為他之后的大一統事業提供方便嗎?可是他最后放過了劉邦,養虎為患。但是卻虜獲劉邦妻子與父親,也不算失敗。可是最后又因為劉邦派來的辨士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譴責項羽,于是放了劉邦的妻子和父親。失去了這個可以用來要挾劉邦的好機會。在這之后,劉邦的手下韓信迅速趕到滎陽,利用當地的地形條件制定策略,有效制止了戰爭失敗后副作用的蔓延,不斷抵擋楚方涌上來的前鋒。將漢由劣勢轉入與楚相對峙的狀態,這是楚漢之爭中第一次較大的轉折。史稱“京索之戰”
? 公元前204年一月,淮水之戰爆發。這成為了楚漢之爭中最大的轉折點。楚漢的對峙狀態轉為漢盛楚衰。也是在這場戰役中,漢高祖劉邦以五萬軍馬破楚號稱二十萬軍馬。可以說是十分精彩了。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爆發,這是楚漢之爭中最后一場戰役,最終楚軍抵擋不住,楚國剩余的10萬人死的死,逃的逃。項羽英雄末路,不得已自刎于烏江邊上。
? 二、楚漢之爭中韓信、彭越等人不一樣的作用。
? 眾所周知,劉邦手下的能兵猛將是很多的。就比如說韓信,彭越,英布這三人。他們都曾是項羽的部下,可都沒有受用。一個一個的說吧。
? 首先,韓信為漢的建立都提供了哪些好處呢?陳倉之戰從開頭我們就提到了,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主意正是韓信提出的。不僅為漢提供了一個大后方,并且鼓舞士心。也算是大功一件了。之前也說過韓信在彭城之戰過后所作所為,但他的功勞并不止步于此。在此之后,公元前205年八月,在安逸之戰中滅魏。公元前205年九月,破代之戰中滅掉代國。公元前204年十月,井陘之戰中滅趙。同月燕降。公元前203年七月,破齊之戰中,滅掉齊國。一年零十一個月里滅掉五個即將崛起的國家和談容易,又何不能證明韓信強大的軍事才能呢?在這期間,公元前204年一月與淮水之戰。韓信同樣也參與了這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韓信以五萬軍馬滅楚號稱二十萬的軍馬。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一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爭,徹底扭轉了局面。此時,楚漢之爭的最終結局已可見一斑了。
? 再來就是彭越了。彭越最著名的事件莫過于“彭越撓楚”彭城之戰時,項羽與劉邦在前方作戰,他就在項羽后方斷項羽軍糧,沒了軍糧又怎么做戰呢?項羽只得返還。可當項羽回去是,彭越早就跑得遠遠的了。這便是著名的“彭越撓楚”也是最早的游擊戰爭。也就是說彭越相當于游擊戰的開山鼻祖。回到事情本身上來,彭越這樣來回騷擾項羽,使得項羽不能安心的制定策略,不是對劉邦起到很大的幫助嗎?類似的事情英布也做過,他們的方案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吧。不得不說,起到很大的作用。
? 最后就到了英布。實際上英布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雖然是個人才,可在項羽處不被重用,換到這邊來又有韓信為劉邦出謀劃策,也沒有出多少力氣。雖然如此,英布的離開對項羽也是一個損失呀。在垓下之戰時,也與韓信,彭越等人共同對抗項羽。
? 總而言之,劉邦能夠取得天下,與他的手下脫不了關系。不只是這些大將謀事,還有一些為劉邦買了命。而項羽卻沒有這么多的忠心耿耿的人為他賣命,有的,也因為他的疑心逼走或是氣死了。就比如說范增,最后還不是因為劉邦使了些計謀使項羽對范增起了疑心,以至于活活氣死了范增。
? 三、劉邦項羽的戰略布局
? 首先,我想先說一下項羽的這些盟友。他們并不像劉邦的那些韓信,彭越,英布一樣,能真正幫助到劉邦。項羽的那些盟友章邯,楚懷王等不僅沒有幫項羽多少忙,很多時候還會限制項羽的發展。舉例說,楚懷王是項羽的叔叔立的,可楚懷王還不是與天下諸侯約定先入咸陽者王之。又設計不讓項羽先到,項羽又能怎么辦呢?所以說項羽的這些盟友太不靠譜,這個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 其次,為什么劉邦總是輸,項羽總是贏,可最后稱帝的還是劉邦呢?根據一些資料顯示,雖然劉邦總是輸,可是他的盟友韓信,彭越卻在一點點強大著。他的盟友或者說是手下強大了,劉邦也就強大了,所以雖然劉邦總是輸,可是這無傷大雅,他的勢力還是一樣的,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并且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不會像項羽一樣在乎那些道德上的什么東西。輸了就繼續召集軍隊,繼續訓練出一支軍隊出來與敵人對抗啊!像這種連兒女妻子都可以不顧,父親都可以不在乎的人又怎么會在乎這些面子里子上的問題?于是劉邦不怕輸,就算輸了韓信彭越的勢力也可以拿來用啊,總有一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感覺。而項羽做不到,他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看自己,如若不是逼急了是不會做過分的事情出來的。而且就算生氣了也不過就是威脅你一下或是氣得說不出話來。這對劉邦來說只會讓他發笑。
? 再下來,我想說一下項羽與劉邦兩人分別用的? 統治方法。都說項羽是一個兇殘的人,到一個地方便屠殺一方百姓。可是劉邦就沒有屠過城嗎?不過是當時有人給他出主意說要反其道而行之,這里反的正是項羽屠城的道路。以此是天下百姓愛戴劉邦,而懼怕項羽。也就是說,在我看來劉邦的寬厚仁愛不過是一種政治手段罷了。他并不是骨子里就是一個愛戴百姓的人。這一點,項羽不懂。而劉邦懂。他正是利用了老百姓渴望天下太平,有明君治理的心理才得以成功。并且劉邦這人十分精明,他運用郡縣制管理人民土地與諸侯,不管土地讓誰管理,決定權都在自己手里。至少要比分封制要安全些。而項羽所運用的分封制,則是把土地直接交給他人管理。項羽以為他的分封能控制住劉邦。可是回過頭發現這些人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忠心,更忘記了蜀地雖不好造反,但也易守難攻。他不出來,你也打不著他。就好像圍城一樣。于是當項羽回過頭來看時,早已楚歌四起,危機四伏。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并且項羽還是太單純。他以為和劉邦有了一紙條約劉邦就會“安分守己”嗎?政治上哪有講什么道德,有的只是利益罷了。
? 最后,我想就項羽燒毀咸陽宮這件事情對他統一天下的的弊端。咸陽宮所在地是重要的地理位置,咸陽宮更是金銀財寶,香車美女。據史記記載,項羽燒咸陽宮,大火足足燃了三個月才將咸陽宮燒毀。可見這咸陽宮是多么的宏偉壯觀。并且咸陽是秦的京城,可謂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項羽卻屠了這里的百姓。項羽作為要一統天下的一方諸侯卻沒有看到咸陽城的這么多好處,這是不可能的。在情義的角度上他這么做也沒有錯。畢竟他的祖父,他的父親,他的舅舅,他的國家都是因為秦而死去的。下到家愁,上至國恨,于情于理他燒著咸陽宮都不是過錯。可是,這關咸陽的百姓什么事?屠殺咸陽的百姓,就失去關中地區百姓的心。并且站在政治的角度上,咸陽是多么好的戰略地點啊,他卻棄之不顧,一心還楚國舊地。著未免太過情緒化。他這么做,不僅失了天下百姓之心,更是白白錯過一個極好的機會。作為諸侯,是要將這些小情小旭都過濾掉的。即使恨之入骨也可以在一統天下后再做這些事情。那時不會有這么大的副作用。并且也沒人會管你燒不燒咸陽宮。有了資本,完全可以再造一個宏偉壯觀的宮殿啊。可項羽沒有控制住自己,就這樣做了。所以說項羽燒咸陽宮,屠殺百姓,實在是糊涂之際,更加糊涂的,是他完全不聽身邊人的勸導,一意孤行。
? 綜上所述,項羽的失敗并不是因為實力不濟,而是他除了實力上基本上都是失利的。他的盟友不行,策略不行,又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看問題。失敗便像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如果他不是亂世里的霸王,必定是和平年代的英雄。這也許也是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了。可悲的是,到最后臨死之時,他都還認為失去天下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天不容他,到最后一刻他都還單純的認為自己逢站必勝就能稱霸天下。臨死,都沒弄懂這其中的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