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和他一起愛上閱讀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領著班里的孩子們共讀了一本書《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共同積累了好詞好句。已經有一年閱讀基礎的孩子,當我讀到好詞時,他們都會搶著告訴我發現了一個好的詞語,當我讀到好句時,他們會異口同聲地說這是比喻句,這是擬人句,我在讀的時候,故意停頓,讓孩子們猜標點符號,剛升入二年級的孩子也能準確無誤的喊出省略號……

看到孩子認真的聆聽,看到孩子對閱讀的喜悅,看到孩子點滴的進步,我的心中也欣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大錢理群教授說:“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要素就是閱讀?!睖厝迕艚淌谝舱f:“閱讀最接近教育的本質,是語文教育的靈魂,是語文教育之本?!?/p>

語文教育家朱永新在《新教育》中指出,沒有閱讀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更說過,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滿的教育。


從一年級入學開始,我就要求孩子們讀書,好的閱讀習慣從入學第一天抓起。有的家長也很苦惱,問我說,劉老師,我們家的孩子不愿意讀書,怎么辦?我告訴他說,先看看家里的書適合孩子看嗎?孩子喜歡看嗎?孩子看的懂嗎?閱讀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上學期,我就領著孩子們在大屏幕上讀繪本,從簡單的故事入手,每次孩子們都是爭著搶著表現好,想親手閱讀唯一的那一本繪本書。這個時候,孩子們是有興趣的。比如給他們讀得《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先讓他們了解什么是系列書,了解圖文作者,翻譯,以及出版社和目錄部分。讓孩子知道拿到一本書,先看什么,怎樣快速地了解一本書的信息。經典的《鼠小弟的小背心》里面內容簡單,就是一直在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首先讓孩子們先讀,然后反復的閱讀中了解句式,一年級的孩子就可以進行模仿了,記得當時孩子們經過引導后說的五花八門“媽媽做的菜真香,讓我嘗嘗,好嗎?”“這本書真好看,讓我看看,好嗎?”“你的橡皮擦得真干凈,讓我用用,好嗎?”……在讀書的氛圍中有了語言積累的收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有的孩子理解力不夠,我給家長的建議是親子閱讀。語文講究聽、說、讀、寫。把聽放在了首位,不無道理。現在好多大城市的語文測試第一題就有聽力部分。閱讀也同樣。親子閱讀,既可以推進親子感情,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假如,孩子不認字,讀不下來,家長在一旁,又是玩手機,又是訓斥,孩子會有閱讀的興趣嗎?恐怕就會“談書色變”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跟孩子一起閱讀,更是關愛孩子心靈和精神成長的表現,因為,人不能單靠吃飯活著,僅僅關心他的生活是不夠的,只有跟他保持正面的對話和接觸,才能讓處在反叛期的孩子同時也接受父母的意見。

從閱讀開始,一直保持跟孩子一起讀書的習慣,就是在不斷維系一個跟孩子溝通的渠道。從這個意義上講,閱讀的好處,收獲最大的,也是我們家長。(今天我家孩子從放學到睡覺這期間看了一本書《三年級小屁孩日記》,我和他書里的內容,對于每一章節,他侃侃而談,我們有了溝通的內容,我們今天的交談是愉悅的,母子關系貌似也好了很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愛孩子,就陪他一起愛上閱讀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